培育蜂王是蜂群最重大的事情,工蜂會選錯蜂王候選人嗎?
培育蜂王是蜂群最重大的事情,工蜂會選錯蜂王候選人嗎?
如果問蜂群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可能就是培育蜂王,讓蜂群有年輕優秀蜂王。工蜂辛勤勞動采集的目的是為了讓蜂群繁育,能夠讓蜂王保持旺盛的繁殖能力靠的就是年輕優秀的蜂王。所以當蜂王的能力讓工蜂不滿意時,工蜂就會自己造王臺培育新蜂王。蜂群有年輕優秀的蜂王才能發展快,好蜂王是蜂群最幸運的事情。
在蜂群發展的旺盛時期,蜜粉充足時,工蜂是十分熱衷于培育自然王的。只要蜂王沒有能力控制住工蜂,造自然王臺,鬧分蜂是工蜂很喜歡做的事情。因為工蜂只服從優秀的蜂王,想辦法培育優秀的蜂王,是工蜂一輩子都不會忘卻的事情。每一只工蜂也都懂得怎么樣造自然王臺,培育新蜂王。工蜂培育出來的自然王基本上就不會差,這也說明了工蜂育王技術十分精湛,不會有什么差池的。
現在養蜂開始了人工移蟲育王的技術,按照人的意愿,把選定的幼蟲移入造好的王臺里,批量培育蜂王。養蜂人必須要把三日齡以下的工蜂幼蟲移入王臺里,要被工蜂接受,精心撫育才能培育出真正的蜂王。這時可能有的人就會問了,如果移入王臺的幼蟲是雄蜂幼蟲,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呢?畢竟幼蟲看起來都是一樣的,而且那么小,不小心移入王臺內也是可能的。
這個問題我也認真的想過,在多年以前養蜂時,我也做過這樣的試驗。故意把雄蜂巢房里的幼蟲移入到王臺里,雄蜂巢房比較大,是能夠看出來的。移蟲時十分小心,嚴格按照以往的操作方式完整。試驗的結果在第2天揭曉,所移入的20只雄蜂幼蟲沒有一個被接受,都是空王臺。這令我驚訝,也讓我贊嘆,工蜂真的不是傻瓜,絕不會認不出幼蟲的雌雄,也不會把沒資格的幼蟲當做蜂王來培育的。
能夠長成蜂王,絕不是僅僅吃蜂王漿就可以了,第1條件必須要保證幼蟲是受精卵發育而成的。蜂王是雌性,必須由雌性幼蟲才能發育而成,只有工蜂幼蟲才是雌性的。吃蜂王漿只不過使蜂王雌性器官能夠發育完整,并不能真正改變幼蟲的性別。雄蜂幼蟲從卵那一刻就決定了雄性身份,未受精卵只能孵化長成雄蜂,這是永遠不能改變的。
蜂王會用觸角測量蜂巢房的大小,決定是產受精的還是未受精的?大的雄蜂巢房就產未受精卵,小的工蜂巢房就產受精卵。而工蜂需要蜂王產下什么幼蟲,就會清理什么樣的巢房,蜂群會產多少工蜂卵多少雄蜂卵還是由工蜂決定的。
工蜂培育蜂王是重大事項,當然也會有法則不會犯錯的。自然王臺造好后工蜂會脅迫蜂王在王臺里產受精卵,在某些情況下蜂王不產卵——比如失王了,蜂王強盛不聽從工蜂的擺布下,工蜂也會選擇合格的幼蟲改造成蜂王臺,培育蜂王。無論是什么情況下造出來的自然王品質都不會差,也絕不會選錯幼蟲,把雄蜂幼蟲來培育蜂王的。
哪怕人工移蟲育王時,移入的是雄蜂幼蟲,工蜂也是完全有能力辨別出來的。每一只幼蟲都會釋放幼蟲信息素,這些信息素不僅包含著要求工蜂撫育勞動的指令,還包含著幼蟲是雄性還是雌性?是健康還是處于病態?在大自然中,很多生物都是靠釋放的信息素來辨別的,辨別雌雄,了解發育是否成熟靠的都是氣味,絕不會像人類一樣靠眼睛的觀察。
移入的幼蟲工蜂會辨別是否合格——健康的工蜂幼蟲才會被接受。如果幼蟲受到損傷,或者感染疾病,甚至是雄蜂幼蟲,工蜂是絕不會接受的。會把幼蟲吃掉,只留下空的王臺。當然,如果移入的幼蟲過多,工蜂并沒有育王欲望,也會拒絕接受的。所以如果人工移蟲育王接受率不高,并不一定是你移蟲技術的問題,可能是工蜂不愿意接受而已。
在移蟲時我們要努力選擇比較小的工蜂幼蟲,大家看起來王漿比較多的雄蜂幼蟲就不要移入了,雄蜂幼蟲無論怎么樣撫育也不會長成蜂王。我們也不要擔心錯把雄蜂幼蟲移入王臺里會造成什么后果?不論多么小的幼蟲,工蜂是完全能夠識別雌雄的,雄蜂幼蟲會馬上處理了,絕不會浪費功夫培育成王臺的。能夠封蓋的一定是真正的自然王臺。
只有懂蜂才能養好蜂,我們不能用人的認知方式誤解蜜蜂。只有科學的了解蜜蜂習性,在事實中驗證,才會掌握真正的蜜蜂知識,這樣在養蜂過程中才不會犯錯。否則,瞎擔心,干傻事,總也養不好蜂就很有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