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甲型H1N1流感”在義烏被攻克
養蜂專家正在參觀陳淵的蜂場。 張建成 攝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了,人類最多只能活4年。”對義烏江東街道四小區的普通農民陳淵來說,養蜂48年賺多少錢,都比不上他破解“空巢病”這一世界難題來得意義深遠,價值無法估量。今年72歲的他,經過一年時間的探索研究,找到了讓全世界束手無策的蜜蜂“空巢病”真菌感染的病因及對癥下藥的良方。
“空巢病”被稱為蜜蜂的“艾滋病”,又稱為養蜂界的“甲型H1N1流感”,是世界頑疾,中國、美國及法國、德國等歐洲許多國家都頻發蜜蜂“空巢病”,損失不計其數。美國、法國、德國等許多國家都投入巨資進行研究,卻至今找不到治愈良策。陳淵,一位老實巴交的蜂農攻克世界難題,其緣于實踐的研究成果引起世界養蜂業的震動。
7月8日,來自浙江、河南等全國知名的養蜂專家會聚義烏,陳淵的研究成果獲評審鑒定會通過,一致認為“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可望“在全國養蜂界推廣”。
實踐破解“空巢病”
“空巢病”,顧名思義是指受病毒侵襲,工蜂不歸巢,最后留在巢內的蜂后和幼蜂在短時間內被活活餓死,蜂巢成了空殼,科學家稱之為“蜂群衰竭失調”或“蜜蜂空巢病”。2006年下半年以來,“空巢病”席卷大半個地球,中國、美國及歐洲許多國家都深受其害,蜂農叫苦連天。沒有人能夠說出蜜蜂失去方向感、無法回巢的確切原因。為此,各種理論和猜測也隨之出現:轉基因農作物、手機信號發射塔、高壓電線都成了可能的蜜蜂“殺手”,甚至還有權威人士聲稱這是本·拉登以此來摧毀美國農業的“陰招”。
有著豐富養蜂經驗的陳淵飼養的蜜蜂也未能幸免于難。“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我放養的34箱蜂群,不到兩個星期,其中的24箱蜂群患上了‘空巢病’,3萬多只蜜蜂全部死光。”望著整箱整箱的蜜蜂成了空箱,陳淵心痛不已。陳淵從專業報刊上看到美國、加拿大、巴西等許多國家幾乎在同一時間也受到了“空巢病”的困擾,僅美國一年內就有160萬箱蜜蜂成了空巢,對以蜜蜂授粉為主的美國農業造成致命的打擊。看著身邊蜂農一個個愁眉不展的樣子,陳淵感同身受,再也坐不住了。2006年11月,他四處搜集資料,著手攻克“空巢病”難關。
陳淵根據自己多年的養蜂經驗,從蜂場周邊生態狀況、環境空氣、溫度濕度等調查入手,開展認真細致的研究。通過分析搜集的死亡蜜蜂的樣本,陳淵驚奇地發現,當空巢中蜜蜂大量死亡后,竟沒有食腐昆蟲前來“享受”,陳淵懷疑“蜜蜂殺手”很有可能就是真菌。為證明自己的推斷,陳淵用3組蜂進行試驗,第一組蜂箱原地不動;第二組蜂箱不添蜂,不增加蜂群;第三組找病因,分組治療,最后得出結論,真菌果然是“蜜蜂殺手”。
陳淵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找到了病因,陳淵又開始探究治愈的良方。“我相信實踐出真知,采取最笨的方法———藥物篩選,前后篩選的藥物不下10種。”陳淵經過反復對比試驗治療,發現藥物“里素勞”對治療“空巢病”有特效,立竿見影。他連續用“里素勞”噴灑7天,以后每間隔3天治療一次,共治10次,蜂群大批大批死亡的形勢得到控制,20天后蜂群中找不到卷翅幼蜂。經過對癥下藥,2007年10月左右,陳淵終于在自己的蜂場完全控制住“空巢病”的蔓延。
全國蜂農受益陳淵秘方
陳淵出身于文化世家,父親文思敏捷,寫得一手好字,棄政從商后曾在自家園子里養有兩箱中蜂。
“父親上班之余,有空總喜歡蹲在蜂箱邊看蜜蜂進進出出。有一次我也站在邊上看熱鬧,父親對我說,養蜂是個自由職業,不受社會條件限制,養多了可以養家糊口,養少了可以補充家用。蜜蜂王國里還有許多道理,能夠使人終身受用。”陳淵說,當時他還只是一名小學生,聽不懂父親的這番道理。后來,他走上養蜂的道路,與少時父親的影響不無關系。
陳淵在自己的蜂場治療“空巢病”取得成功后,開始義務為全國各地蜂友支招,防治“空巢病”的突襲。
2007年10月底,義烏市孟榮坤蜂場150群蜂爆發“空巢病”,不到一個月,只剩下70群。陳淵用“里素勞”幫他進行治療,治愈50群。在取得了可靠的防治“空巢病”有關數據后,陳淵對此病的防治進行總結,并寫成論文寄到鄭州年會發表,引起養蜂界強烈反響。
去年3月,新一輪“空巢病”持續爆發,全國各地蜂農叫苦不迭,請教和求助電話、信件像雪片般飛向陳淵。其中,河南省新安縣大面積爆發蜜蜂“空巢病”,情況非常嚴峻。全縣1萬多蜂群有一半染上此病,而且幾天內就有2000群蜂死亡。情急之下,河南新安縣養蜂協會高級工程師賈樹彥向陳淵求援,當晚陳淵火速坐火車趕往河南新安,一周內就控制住蜜蜂空巢病的蔓延,為新安縣保住8000蜂群,挽回經濟損失一億多元。
同年,蜜蜂“空巢病”防治方法列為義烏市2008首批科研計劃項目。
希望研究后繼有人
當陳淵把蜜蜂“空巢病”防治技術透露給浙江大學養蜂專家蘇松坤教授時,蘇教授感到既興奮又驚訝,馬上叫陳淵抓緊整理蜜蜂“空巢病”防治技術的論文。此后,陳淵在全國權威雜志上先后發表《南方各省的雪災形成蜂群空前的災難》《蜜蜂“空巢病”給我們的反思》等多篇論文,向世人毫無保留地公布“空巢病”的防治方法。
有人說他傻,秘方怎么可以輕易透露?如果申請專利,一定能賺大錢。
陳淵一笑了之,幾十年的養蜂經歷,他與蜜蜂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蜜蜂不再只是在花叢中飛舞的小精靈,而視為女兒、兒子,是家里至親的一員。他不忍蜜蜂患“空巢病”后,多一分一秒的折磨。之所以將秘方公之于眾,他希望“更多的蜂農能夠通過及時的防治減少損失,蜜蜂能盡可能地少一些傷亡”。
2008年3月10日至13日,作為大會唯一的蜂農代表,陳淵參加全國蜂產品市場信息交流會暨中國蜂業博覽會,向大會鄭重提交了技術論文《蜜蜂空巢病的探討和治療措施》,引起了與會專家和蜂業企業家的震動,論文刊發后被稱為“爆炸式新聞”。2008年11月,陳淵應邀出席第九屆亞洲蜂產品博覽會。會上,他提交了《蜜蜂王國探秘》和《蜜蜂的新災難“空巢病”》兩篇技術論文,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引起廣泛注意。專家、教授和蜂農一致認為,采用陳淵提出的用“里素勞”防治爬蜂造成的“空巢病”,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值得推廣。會后,亞洲蜂聯副主席、中國養蜂學會會長張復興專程來義烏實地考察,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
在第九屆亞洲蜂產品博覽會上被亞洲蜂聯、中國養蜂學會、中國農業部一致評為“亞洲優秀蜂農”的陳淵日前又接到通知,應邀參加9月中旬在法國舉辦的第41屆國際蜂大會,以及10月份在中國臺灣臺中市舉行的海峽兩岸第7屆蜜蜂與蜂產品研討會。土專家陳淵將在會上提交5篇論文,與赫赫有名的國際蜂業專家、教授一起進行學術交流。
“蜜蜂‘空巢病’令全球蜂農損失慘重,成為國際蜜蜂養殖業的一大難題。陳淵潛心研究,終于初步破解了這一難題,有望給全球蜂農帶來福音。”在7月8日舉行的蜜蜂“空巢病”研究和防治評審會上,陳淵的研究成果得到國內養蜂業專家的一致認可。陳淵認為,蜜蜂“空巢病”與全球氣溫變暖有很大的關系,自己歲長年高,希望年輕人能接過他的接力棒,對蜜蜂“空巢病”病原體作進一步研究,并設法培養搞生菌蜂群,徹底杜絕蜜蜂“空巢病”的爆發。
陳淵,這位皮膚黝黑、滿臉皺紋的老蜂農,仍在為蜜蜂世界的持續安寧而操勞
下一篇:小蜜蜂撐起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