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育王的重要性_提前培育蜂王的方法技巧
對于蜜蜂知識相對熟悉的人都知道,育王是一個重要的步驟。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提前育王的重要性和提前培育蜂王的方法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提前育王的重要性
復壯階段育王,必須提早培育雄蜂,新老更替過程前期就應向種用群加雄蜂脾,沒有整張雄蜂脾的可于頭年秋季前把雄蜂房多的新脾切去中下部放到強群內,加強飼喂讓被切部分的空隙補造雄蜂房,這種脾雄蜂房多房眼大,實際上最理想。雄蜂封蓋近兩星期,蜂群達到4—5個脾就可培育王臺,到誘入王臺時,蜂群已發展到7—8個脾,已有分提交尾群的能力。
西北東部地區定地飼養的蜂場,一般年份在4月20日前后開始培育新王。此時,箱內所有巢脾均能裝滿蜜、粉,甚至會出現壓子現象。如果繁殖順利。便可著手育王,利用油菜花流蜜期培育第一批王臺。僅此時外界氣溫不穩定,可以采用無王群培育第一批王臺。第二批次后便可在有王群的繼箱中培育。為了能在4月20日前后開始育王,放王緊脾時就應該在事先選好的父群中留下一兩張雄蜂房較多的巢脾,放在中間的位置供蜂王產雄蜂卵。在正常情況下,3月底或4月初蜂王便會產下雄蜂卵,4月20日前后使會有成批雄蜂出房,5月10日前培育出來的王臺,移蟲后13天才能出房。
第一批育出的王臺主要用來更換老劣蜂王,也可伴隨洋槐花期的到來進行全場換王,增加洋槐蜜的收益,即采取洋槐花期處女王交尾、減輕內勤負擔,增強采集力量的方法。當然也可視情況進行分蜂,因此時分出的蜂群可在6月底培養強壯,投入生產。需要說明的是:這時氣溫偏低且不穩,分出群應進行箱內保溫。分出數量應以1/3為宜。可采用新分群異地交尾法(將新分群搬出5千米外的新址交尾),使交尾后群勢較為一致,各齡蜂都有,容易培養成壯群。也可以采用新王產卵以后搬回原場,用正出房的老子脾補充的方法,連補2—3次,使新分群迅速發展壯大。
為不影響原群繁殖,還可采用巢脾閘板飼養1—2群強的雙王群。西北—般在4月下旬。方法是將巢脾閘板一側的蜂于和未出房的封蓋子一起提出作為育王區,育王區留封蓋子脾和蜜粉卵蟲混合脾各1張,在兩脾間加育王框育王,巢脾閘板另一邊所有子脾全部脫蜂提出,寄補他群,同時加入1張空脾,將蜂王捉到空脾上產卵。為提高王臺質量,務必使育王群保持蜂多于脾的狀態,并進行大量飼喂。王臺封蓋后,可在有王區加入空脾讓王產卵,以保證蜂群正常繁殖。王臺成熟前,用1/4高窄式巢脾十室交尾箱、朗氏脾四室交尾箱或1/2朗氏脾四室交尾箱組織交尾群。
提早培育蜂王方法技巧
一、提早培育蜂王的時間
同一時刻全國溫度不會一致,各地分蜂時間、蜜源開花時間也不盡相同,所以要因地制宜,一般宜在當地大流蜜期前15天左右培育新王為最理想。湘中地區以清明前后幾天為大分蜂期,則應在春分前后提早培育蜂王。若過早,蜂王交尾成功率低,過晚則失去意義。此時育王成功,正碰上油菜花大流蜜,將強群全部換上新王,利用新王的優勢,充分發揮新王產卵積極性,以及工蜂出工采集積極性,來奪取油菜花蜜高產。
二、提早培育蜂王的目的
1、提早培育出來的蜂王品種純,能夠隔離偽劣品種、幼蟲病雄蜂進行婚飛交配,杜絕囊狀幼蟲病蔓延,增強中蜂抗病能力。
2、新王是奪取蜂蜜高產的動力。因為當年培育的新王群勢強,能控制分蜂熱之發生。特別是江南大地,雖然蜜源豐富,但連綿陰雨天多,寒流入侵時間長,好不容易養成強群,結果發生了分蜂,強群一下子淪為弱群。如果是新王,則能夠維持強群。
3、培育出來的王臺,可用多個小箱進行交尾。交尾成功后可分別介入到強群中去,進行控制其它強群發生分蜂。
三、提早培育蜂王的條件
提早培育蜂王應采用一年以上的老王群,且該蜂群在頭年各方面都表現良好,即分蜂弱,能夠維持強群,衰退慢,抗巢蟲和囊狀幼蟲病能力強的強群,用來作為育種蜂群。
四、組織蜂群提早育王的方法
我校科技組師生采用雙王繁殖、單王育王的方法進行。早春,我們有意預先選好符合條件的蜂王——一老一新。等到育王時間到來時,提出新王另外組成新分群,抽出隔王板,因老王不能維持這么強的群勢,便馬上營造雄蜂房孔,進行培育雄蜂和王臺。
也可以單王育王,打開蜂群之間的界限,進行相互補助,把育王群中的幼蟲脾全部抽出,補入快出房的封蓋成熟子脾,迫使工蜂營造雄蜂房孔和王臺,同樣能夠實現強群高產夢想。
上一篇:蜂王培育的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