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基礎知識和一般管理技術-養蜂場地的選擇
蜂基礎知識和一般管理技術是養蜂生產中經常而普遍運用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通過檢查蜂群,將了解到的蜂群具體情況,結合外界蜜源和氣候條件,采取適當的管理措施,使蜂群處于最佳工作狀態,才能取得養蜂生產的高產穩產,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當然,要開始養蜂,首先得選一個好的場地。
養蜂場地的選擇
養蜂場所的環境條件與養蜂的成敗和蜂產品的產量密切相關。應經過周密的調查,選擇蜜源豐富,環境適宜的地方建立蜂場。養蜂場地周圍2.5千米半徑范圍內,全年至少要有一兩種大面積的主要蜜源植物,同時,還要有多種花期交錯的輔助蜜源、粉源植物。依賴輔助蜜源植物可以培養壯大埠群,造脾或生產蜂王漿;利用流蜜量大的主要蜜源可大量生產蜂蜜。養蜂場地要求背風向陽,地勢高燥,不積水,小氣候適宜。蜂場周圍的小氣候,直接影響蜜蜂的飛行、出和收工時間以及植物的泌蜜。西北面最好有院墻或密林,山區應選在山腳或山腰南向的坡地上,背有擋風屏障,前面地勢開闊,陽光充足,場地中間有稀疏的小樹。這樣的場所,冬春可防寒風吹襲,夏季有小樹遮蔭,免遭烈日曝曬,是理想的建場地方。高寒山頂,經常出現強大氣流的峽谷,容易積水的沼澤荒灘等地,不宜建立蜂場。蜂場附近應有清潔的水源,若有長年流水不斷的小溪,更為理想,可供蜜蜂采水。蜂場前面不可緊靠水庫、湖泊、大河,以免蜜蜂被大風刮入水中,蜂王交尾時也容易落水溺死。有些工廠排出的污水有毒,在污水源附近不可設置蜂場。蜂場的環境要求安靜,沒有牲畜打擾,沒有振動。在工廠、鐵路、牧場附近和可能受到山洪沖擊或有塌方的地方不宜建立蜂場。農藥場或農藥倉庫附近放蜂,容易引起蜜蜂中毒,也不宜建場。在糖廠或果脯廠附近放蜂,不僅影響工廠工作,還會引起蜜蜂傷亡損失。
一個蜂場放置的蜂群以不多于50群蜂為宜,蜂場與蜂場之間至少應相隔2千米,以保證蜂群有充足的蜜源,并減少蜜蜂疾病的傳播。注意查清附近有無蟲、獸敵害,以便采取防護措施。對于固定蜂場,要求的條件比較嚴格,因此,需要進行周密的調查,將蜂群放在預選的地方試養2—3年,確認符合條件以后,再進行基本建設。 在蜜蜂活動季節,蜂群的蜜蜂、蜂子和蜜粉飼料貯備的數量經常變化,應通過檢查了解蜂群的情況,采取適當的管理措施,為蜂群的生活、發展和蜂產品生產創造有利條件;開箱檢查,可以掌握蜂群的具體情況;從箱外觀察蜜蜂的活動,可以推測蜂群的情況。
1.開箱檢查
開箱檢查,是取下蜂箱箱蓋,把巢脾提出來察看。檢查蜂群以前,準備好隨手應用的起刮刀、蜂掃、蜂具凳等用具和記錄本,戴上面網。為了避免蜂蜇,要穿著淺色服裝;春秋季節氣溫較低時,扎上袖口和褲腿,防止蜜蜂鉆入衣內;身上不要有濃烈的酒、蒜、蔥、香水等刺激性氣味;從蜂箱側面或后面走近蜂群,站在蜂群側面,背向日光;還可點燃噴煙器,向巢門噴少量煙,然后取下箱蓋,倒放在箱后的地面上。用起刮刀輕輕撬動副蓋,稍等片刻,取下副蓋和蓋布,翻過來搭在蜂箱巢門前的底板上。這時,亦可向巢內噴少量煙,使巢框兩側的蜜蜂爬入巢內。
點燃一些卷好的草紙、麻布、破布等燃料,放在噴煙器的燃料筒內,用起刮刀將它壓下,鼓動風箱使燃料點燃,再加一些燃料把火焰壓下去;只使它噴出濃煙,不噴出火星,難備隨時應用。
把隔板向外推開或提到箱外;用起刮刀依次插入兩框之間靠近框耳(巢框的握手)處,輕輕撬動,使粘連的巢脾松動,即可提出巢脾察看。如果箱內放滿了巢脾,先提出第二個巢脾,臨時靠在蜂箱旁邊或放在一只空蜂箱內。提脾檢查的方法是,雙手緊握巢框兩端的框耳,將巢脾垂直地提出,注意不要與相鄰的巢脾和箱壁碰撞,以免擠傷或激怒蜜蜂。使提出的巢脾的一面對著視線,與眼睛保持約30厘米的距離。察看完一面需要看另一面時,將巢框上梁垂直地豎起,以上梁為軸使巢脾向外轉半個圈,然后把雙手放平。察看巢脾和翻轉巢脾,使巢脾始終與地面保持垂直,可以防止巢脾里的稀蜜汁和花粉掀落。需要察看的巢脾看完后,放回蜂箱,擺好蜂路(脾間距離),還原隔板,蓋好副蓋和箱蓋。
初次檢查蜂群,首先要克服恐懼心理,動作要輕穩。若有蜜蜂撲面飛舞,可稍停片刻,或向巢內和飛舞的蜜蜂噴一些煙,用噴姻鎮服蜜蜂。有經驗以后,盡量少使用噴煙器。即使偶爾被蜇,也不要慌張,可將巢脾放下,刮去螫針。切不可揮打蜜蜂,棄脾逃跑。
根據檢查蜂群的范圍和目的要求的不同,開箱檢查又可分為全面檢查和局部檢查。
(1)全面檢查
全面檢查是將巢脾逐框全部提出,仔細察看一遍,了解蜂群的全面情況,包括巢脾、蜜蜂、蜂子、蜂王的情況和有無疾病。在分蜂季節,還要察看是否出現王臺。全面檢查蜂群時,一般問題隨時處理,同時做記錄。個別鮮群的特殊問題,可在檢查完全部蜂群后再做處理。
①巢脾數量和質量:巢脾數包括子脾、蜜脾、粉眸、空脾和巢礎框數。供蜂王產卵的巢脾含有的雄蜂房應在5%以下。新脾是當年造的巢脾。談棕色的是使用2—3年的巢脾。產卵使用了3年以上的巢脾,顏色黑暗,房孔縮小,要及時淘汰。脾面凹凸不平的,雄蜂房多的,被蠟螟幼蟲(巢蟲)咬毀的,長霉的巢脾都不能繼續使用。
②蜜蜂數量:蜂群群勢(蜜蜂數量)按框(脾)數計算。一個意蜂標準巢脾兩面爬滿蜜蜂約有2000只(重約 200克)。精密計算時,按每個巢脾上蜜蜂的成數(百分率)統計,折合成總框數。一般統計時按四舍五入計,即有五成蜂以上的按1框計,五成蜂以下的不計。
③子脾數量:有的分為卵蟲脾和蛹脾兩種。精密計算按每脾成數折合成總框數,一般按四舍五入計。
④蜜脾、粉脾數:一個標準巢脾裝滿蜂蜜約重2500克,其中巢脾重500克,蜂蜜凈重2000克。裝有一半蜂蜜的可稱做半蜜脾。通常只統計整蜜脾、半蜜脾和整框的花粉脾,子脾邊角的蜜、粉不計在內。
⑤蜂王情況:在蜜蜂活動季節.蜂王每晝夜都在產卵。所以,只要看到子脾上有卵蟲,不必每次檢查蜂群都要尋找蜂王。好蜂王在質量優良的巢脾內可以把卵產到接近巢脾的上梁,子脾面積達到八成以上。
⑥王臺情況:在蜂群發展強壯,巢內出現了雄蜂,檢查時應注意是否有王臺。分蜂王臺通常造在巢脾下邊和兩側邊緣。在割下王臺的同時,應及時采取控制分蜂的措施。
⑦病蟲害情況:健康幼蟲白色有光澤,染病幼蟲灰白色至棕黑色,有臭味。健康蛹的封蓋呈棕色,封蓋子密集成片;患病蛹的封蓋有的塌陷,呈深棕色到黑色,有的有穿洞,有的有臭味。應挑開數個房蓋,仔細檢查。發現幼蜂的翅卷曲,要查明病因。全面檢查需要較長的時間,對蜂巢內的溫濕度和蜜蜂的活動有較大影響,還容易發生盜蜂,次數不宜過多。一般在春季陳列蜂群后,容易發生分蜂的時期,主要采蜜期開始前和結束后,為蜂群準備越冬時,以及蜂群的轉運前后,進行全面檢查。時間宜選擇風和日暖,氣溫在14℃以上時進行。夏季宜在早晚檢查。主要流蜜期盡量避免在蜜蜂出勤高峰時開箱。檢查結果和采取的管理措施,應簡要地記錄在蜂群檢查記錄表上。 檢查繼箱群時,把箱蓋翻轉放在箱后的地面上,繼箱擱在箱蓋的框邊上,用起刮刀輕輕撬動隔王板的四角,取下隔王板,搭在蜂箱底板前、先檢查巢箱,后檢查繼箱里的情況。
(2)局部檢查
局部檢查是為了解埠群某種特定情況,只提出少數幾個巢脾察看。局部檢查省時省工,少打擾蜂群,主要是察看飼料情況、上蜜情況和加減巢脾。
①飼料情況:邊脾是蜜脾,表明飼料充足;邊脾或第三脾兩上角有封蓋蜜,說明貯蜜短期夠用,否則 ,為飼料缺乏,需要飼喂。
②上蜜情況:框梁上和巢脾上部出現白色新蠟,表明外界有蜜源;提起邊脾估計大概重量,決定是否 加脾或加繼箱。
③加減巢牌:副蓋或覆布下、隔板外、邊脾上充滿蜜蜂,表明需要加脾擴大蜂巢;邊脾無蜂或蜜蜂稀少,需要抽脾縮小蜂巢。早春為了蜂巢保溫,通常保持蜂多于脾,使蜜蜂密集,應根據子脾情況加減脾。
(3)如何尋找蜂王
蜂王的足比工蜂的長,紅棕色,它通常在有空巢房的子脾上產卵。提脾檢查時,它常爬到巢脾邊緣較暗的地方。檢查巢脾時,首先從上到下察看整個脾面,然后在巢脾邊緣尋找,再翻轉另一面尋找,時常可在另一面找到它。
2.箱外觀察
經常到蜂場巡視,在箱外觀察蜜蜂的活動和各種跡象,推斷蜂群的大致情況,必要時進行個別蜂群的 重點檢查。
(1)有無鼠害
蜂群越冬期,蜂箱前有碎蜂尸,表明發生了鼠害;如果從巢門掏出了碎蜂尸和蠟渣,說 明老鼠已潛入箱內,要開箱處理。
(2)飼料缺乏
越冬后期,個別蜂群不管天氣好壞不斷往外飛,或在巢門前爬出爬進,提起蜂箱感到很輕,表明缺乏飼料。箱底死蜂成堆,死螃腹縮小,喙伸出,說明蜂是餓死的。
(3)中毒死亡
蜂場上有大量死蜂,翅散開,喙伸出,腹勾曲,大多是采集蜂,這是中毒的癥狀。
(4)下痢癥狀
早春,蜜蜂飛翔排泄時,巢門附近、蜂箱前壁有棕黑色糞污,表明越冬飼料稀薄,含有 甘露蜜,或者感染了孢子蟲病。
(5)胡蜂侵害
夏秋季,場地有缺頭、斷足的死蜂,表明有胡蜂襲擊蜜蜂。
(6)發生螨害
不斷發現一些體格弱小、翅殘缺的蜜蜂爬出箱外,可能是遭受了螨害。
(7)蜂王情況
有蜜粉源的晴暖天氣,蜜蜂頻繁出入,回巢蜂1對后足攜帶著花粉團,表明蜂王健在。個別蜂群的蜜蜂很少出巢采集花粉,有些蜜蜂在巢門前振翅,來回爬動,可能是喪失了蜂王。
(8)分蜂預兆
分蜂季節,個別蜂群很少有蜜蜂出去采集,許多蜜蜂在巢門前形成“蜂胡子”,有的蜜蜂在咬巢門,說明蜂群在準備進行自然分蜂。
(9)發生盜蜂
蜜源稀少時,巢門前有蜜蜂抱團廝殺,進巢蜂腹小,出巢蜂腹大。這是發生盜蜂的跡象。
(10)通風不良
夏季,許多蜜蜂在巢門前扇風,晚問有些蜜蜂在巢前聚集成堆,表明蜂箱通風不良。
(11)進入流蜜期
全場蜂群都在忙碌從事采集,蜜蜂扇風釀蜜之聲徹夜不停,表明已經進入主要蜜源 植物的大流蜜期。 (12)幼蜂試飛
天氣晴暖,在中午有數十只蜜蜂在蜂箱前盤旋飛舞,這是幼蜂認巢的集團飛翔,又稱 試飛。
3.記 錄
記錄對了解蜜蜂的生活活動,蜂群的發展規律,蜂群對各種管理措施的反應,以及蜜源植物的開花、 泌蜜等情況有重要作用。
(1)蜂群檢查記錄
蜂群檢查記錄有兩種表格:一種是全場蜂群的總表,它是按檢查次序(日期順序)記錄全場蜂群的情況及各項管理工作的。根據它可以了解蜂群在當地的環境條件下變化發展的規律,并且可以比較各個蜂群的生產性能和生物學特性。另一種是分表,記錄個別蜂群在1年中的變化情況、發現的問題和處理方法。它可以幫助了解個別蜂群的消長情況、生產性能和特性。每次檢查蜂群時,把蜂群的情況和處理工作簡要地填寫在總表內。以后再把各個蜂群的情況分別記入分表。在每次檢查蜂群前,先看看上次的記錄,作到心中有數。表內發現的問題或工作事項欄,應記載檢查到的問題和處理方法。例如,出現雄蜂蛹或雄蜂的日期, 發現王臺,缺蜜、缺粉,加脾或減脾,加繼箱等。每個蜂群都有編號,但不是給蜂箱編號,可用漆在小鐵片或木片上寫上號碼,掛在蜂箱前壁。群號跟隨蜂群移動,在分蜂時,如將蜂王與部分蜜蜂移到另一蜂箱,則群號隨蜂王轉移。
(2)蜂場日記
它主要記錄影響蜂群生活活動的自然環境條件的變化情況,包括氣象和正在開花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以及示重群的重量。經過多年記載和仔細分析蜂場日記,可以得出當地氣候的變化規律,主要蜜源植物的情況,以及它們對于蜂群生活的影響。例如,備注欄記錄普遍發生分蜂熱的日期,然后研究、分斬巢內外的條件,就會逐漸認識哪些因素是促成蜂群分蜂的主要原因。
(3)示重群的記錄
示重群是放在地秤上的強壯蜂群,用來測定其每日重量的變化,以便了解蜜源的開始、結束日期和采蜜量。如果示重群的重量,不變,表明有蜜源,但是采回巢內的蜜、粉僅夠蜂群當日的消耗;倘若重量增加,就表示采來的調料除去消費以外還有剩余;重量減輕,則表示蜜源稀少。記錄是學習養蜂技術的重要參考資料。根據多年的記錄,能夠在養蜂年度開始前,預先制定蜂場工作計劃和生產計劃,加強養蜂工作的計劃性。
相關文章
養蜂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