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的春季管理
|OK蜜蜂網
蜂群的春繁期是蜂群管理中最主要、最復雜的一個階段。特別是早春氣溫低且不穩定。如果管理不當,容易發生蜜蜂孢子蟲病、麻痹病、歐洲幼蟲腐臭病、囊狀幼蟲病、蜜蜂蛹病等。我國各地氣候、蜜源不同,蜂群本身有強有弱.蜂王有優劣,早春蜂群恢復活動和蜂王產卵時間也有先有后。北方蜂群越冬期長,蜂王在越冬后,2月底3月初開始產卵;華南冬季天氣溫暖,在1l~12月份蜂群便進入繁殖期;長江中下游地區蜂王在立春前后開始產卵。
1.促進蜜蜂飛翔排泄蜜蜂在越冬期間一般不飛出排泄,糞便積聚在大腸中,使大腸膨大幾倍。當氣溫達到一定溫度,蜂王便開始產卵,蜜蜂飼料消耗增加,使蜜蜂大腸中糞便積累增多。因此,為了保證蜜蜂的健康,到了越冬末期一定的時間,必須創造條件,促進蜜蜂飛翔排泄。在北方,選擇晴暖無風、氣溫在8"C以上的天氣,取下蜂箱上部的箱外保溫物,打開箱蓋,讓陽光曬暖蜂巢,促使蜜蜂出巢飛翔排泄。如果蜂群系室內越冬,應選擇晴暖天氣,把越冬蜂搬出室外,兩兩排開,或成排擺放,讓蜜蜂爽身排泄飛翔后進行外包裝保溫。排泄后的蜂群可在巢門擋一塊木板或紙板,給蜂巢遮光,保持蜂群的黑暗和安靜。在天氣良好的條件下,可讓蜜蜂繼續排泄1~2。
2.全面檢查蜂群越冬會出現失王現象,且會有很多老蜂死亡落于箱底。開春后,選擇晴暖無風天氣,對蜂群進行一次快速全面檢查,以了解蜂群越冬飼料消耗狀況、蜂王損失情況等。對缺乏貯蜜蜂群要及時補人大蜜脾;無王群及時介紹儲備蜂王或結合群勢調整并人它群。借全面檢查之機,把箱底死蜂、碎蠟渣、霉變物等清除干凈,這樣既保持了群內衛生,又減少了蜜蜂清理死蜂等的工作負擔。扣王越冬的蜂場,可同時將蜂王放出王籠。這次全面檢查也是促進蜜蜂排泄的一次良好機會。
3.調整密集群勢蜜蜂經過越冬后,會重新認巢。為平衡強弱群間的群勢,需進行蜂群群勢調整。蜂群在未做爽身飛翔前,或剛搬出越冬室是調整平衡蜂群群勢的好機會。為有利于蜂群有效保溫繁殖和抵御病害。群勢調整要掌握全場群勢均衡、強弱適度、適當密集、蜂多于脾的原則。蜂群群勢最弱也在3足框以上,且較為均衡的蜂場,可以免去蜂群相互間調整這一工作,待繁殖到新老蜂交替初期再強弱互補調整群勢。平均群勢在3框蜂左右•強弱群勢相差又很懸殊的,要進行蜂群調整,以強補弱。蜂場群勢都在3足框以下。需把l~2框蜂的弱群組成雙王群或干脆合并.以利于蜂群的保溫和繁殖。蜂群群勢太弱,其保溫和哺育力不足,蜂王的產卵力得不到充分發揮。群勢調整是在全面檢查摸底,待蜜蜂安靜后,把強群的蜜蜂連脾提出,輕輕放人弱群隔板外.注意不要把蜂王帶出,次日把該脾移到隔板內即可。對群勢密集,蜂群中多余的巢脾,可在晴暖午后將蜂抖于箱內抽出。無王群及弱群可直接進行合并。
4.防治蜂螨蜂王產卵以后,9天內就會出現封蓋子脾,防治蜂螨工作必須在子脾封蓋前結束,否則蜂螨潛入封蓋子脾內,就不容易防治徹底。一旦蜂群中已出現少量蜂蓋子脾,應毫不猶豫地將其割除,然后進行治螨。這次治螨的目的是消滅越冬初期蜂群治螨中未被徹底殺滅的蜂螨。這是一年中最早最重要的一次治螨。選晴暖午后,用氟胺氰菊酯條 即螨撲懸掛于蜂群內,每個蜂群1條,3周后取出;氟氯苯氰菊酯條 懸掛于蜂群內,每個蜂群l條。6周后取出。
5.蜂群保溫早春夜間氣溫常降到0℃以下,與育蜂區溫度相差懸殊。雖通過密集群勢后,蜂群自身保溫能力有所加強。但氣溫高時,蜂群子圈擴大,寒潮來臨,蜂群護脾不利,就會凍壞子脾。早春蜂群的保溫工作甚為重要。早春蜂群應擺放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的地方。可2~3群一組并列或成排擺放,這樣既有利于蜂群間的相互借溫,又節省蜂群保溫的包裝材料。蜂群保溫的方法有箱內和箱外保溫及巢門調節等。(1)箱內保溫:把巢脾集中于蜂箱中央,雙王群則集中于隔板兩側。兩側各加隔板,隔板用釘子暫時固定,防止塞草時隔板內傾。兩側空間用草把塞實。框粱上面先覆蓋一層覆布,蓋上副蓋,副蓋上再加蓋棉墊或草墊。箱內保溫物可隨氣溫升高、蜂巢的擴大逐步撤除。(2)箱外保溫:用紙糊嚴箱縫,封閉紗窗,箱底墊草,蜂箱左右和后壁用稻草簾包住,再用農用塑料薄膜把整排的蜂箱蓋住。箱后的塑料薄膜用箱角壓住.箱前可以翻動。晴暖的白天翻開,讓工蜂進出,低溫陰雨和夜里蓋上,防寒祛濕。注意加蓋草簾和塑料薄膜時,要留出巢門,不要堵塞。箱外保溫在蜂群發展到一定群勢.外界氣溫轉高、穩定時全部撤除。(3)巢門調節:巢門是蜂群調節巢溫的主要機關。氣溫較低時,冷空氣容易從巢門進入蜂箱。寒潮期間和夜晚應縮小巢門。弱群的巢門夜晚可全部關閉,第2天再打開。
6.蜂群飼喂豐富的營養是蜜蜂健康繁育的基礎。為了保證蜂群的健康快速繁殖,定地飼養的蜂群,在緊脾調整蜂巢前1~2天,對全面檢查中缺乏花粉的蜂群,就應給其插入一張粉脾。緊脾時留下此脾。蜂場中如無花粉脾,繁殖開始后,要及時給缺粉蜂群飼喂花粉或花粉代用品。給蜂群保溫時,留在箱內的巢脾每脾應有蜜0.5~1公斤;不足的,需及時進行補喂。為加快蜂群繁殖。氣溫較高時,還需對蜂群進行獎勵飼喂。并定期及時給蜂群補充飼喂花粉或花粉代用品。氣溫低和陰雨天,蜜蜂采水困難,還要給蜂群喂水。
7.擴大子圈,加脾擴巢有效擴大子圈,增加子脾數量,是春繁階段的重要任務。但本階段外界氣溫不穩定.蜜粉源情況變化較大,如果盲目擴大子圈,加脾擴巢,氣溫降低時,蜜蜂護不住脾,會使子脾受凍。此階段必須因群、因時制宜,靈活運用擴大子圈,增大蜂巢的技術。(1)擴大子圈:蜂王產卵,從巢脾中間開始,螺旋形擴大,呈圓形,常稱子圈。在剛開始繁殖時,只有少數幾個巢脾上有子,可采取割開子脾周圍蜜蓋,讓蜜蜂采食后產子來擴大子圈。繁殖一段時間后,巢脾朝向陽面一端,子脾面積大。可把此巢脾前后調頭,使整個子球拉長,不久蜂群就會擴大子圈,幾張脾的子球就會變圓變大。(2)加脾擴巢:繁殖初期蜂多于脾的蜂群,一般在子脾上有2/3巢房封蓋,或有少數新蜂出房時,給蜂群加第1張脾。新加的第1張脾,應是育過蟲的半蜜粉脾,加到蜂巢外側,這樣既為蜂群補充了飼料.遇到寒潮襲擊,蜜蜂又可退到原來的子脾上保溫,確保子脾安全。當新蜂大量出房,氣溫較高且較穩定后,便可加第2張脾。第2張脾可加到邊脾與邊2脾之間,此后每隔3~4天加l張脾。直到加至8~9張,可基本滿足蜂王產卵。蜜蜂滿箱后,可及時加繼箱,采用雙箱體養蜂。初春加脾時正值寒潮,要盡可能避開,可拖至寒尾暖頭。在群勢增長過程中,如有適當蜜源,蜂群出現蜜壓子時,可以加巢礎造新脾,這時是筑造優良新脾的好時機。蜂群不僅造脾快,而且造出的新脾雄蜂房少,子脾面積也容易擴大。造脾加礎位置,一般在邊2、3脾之間。
8.防止花粉壓縮子圈當蜂群發展到一定群勢,外界粉源豐富時.工蜂會大量采集花粉,蜂巢內許多巢脾上都貯滿花粉,造成蜂王產卵空間縮小,子脾面積減少,影響蜂群的正常繁殖。此時可在巢門口安置一定時間的脫粉器,減少蜂群的進粉量。如蜂群已出現粉壓子,可將整花粉脾提出,原位置加入空脾讓蜜蜂繼續存粉,以減少蜜蜂因存粉對其它巢脾的占用。提出的花粉脾集中妥善保存,留待缺粉季節使用。
上一篇:轉運途中的蜂群管理
下一篇:穿上泡沫“衣”蜜蜂好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