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蜜蜂蜂箱
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國的養蜂工作者研制了多種型式的中蜂蜂箱,其中已初步定型、有代表性或使用較普遍的有從化式中蜂箱、高仄式中蜂箱、沅陵式中蜂箱、中一式中蜂箱、中籠式中蜂箱、中華蜜蜂十框蜂箱、 FWF 型中蜂箱和GN式中蜂箱等。 這些箱型的主要技術參數、特點和流行地區見表2-3。
表2-3 幾種典型中華蜜蜂蜂箱的技術參數、特點和流行地區 |
|||||||
技術參數 |
從化式中蜂箱 |
高仄式中蜂箱 |
中一式中蜂箱* |
中華蜜蜂 |
FWF 型中蜂箱 |
GN式中蜂箱 |
|
巢脾中心距(mm) |
32或35 |
33 |
32 |
32 |
32 |
32 |
|
巢框內圍尺寸 |
繼箱 |
/ |
/ |
/ |
400×100 |
300×175 |
290×132 |
底箱 |
350×215 |
244×309 |
385×220 |
400×220 |
300×175 |
290×132 |
|
巢框厚度(mm )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
每個箱體容巢框數(個) |
12 |
14 |
16 |
10 |
12 |
10 |
|
箱體內圍尺寸 |
繼 |
/ |
/ |
/ |
440×370×135 |
336×400×210 |
330×400×157 |
底 |
386×462×260 |
280×465×350 |
421×552×271 |
440×370×270 |
336×400×235 |
330×400×182 |
|
框間蜂路(mm) |
7或10 |
8 |
7 |
8 |
7 |
8 |
|
上蜂路(mm) |
8 |
7 |
7 |
8 |
繼箱8,底箱5 |
6 |
|
前后蜂路(mm) |
8 |
8 |
8 |
10 |
8 |
8 |
|
下蜂路(mm) |
繼箱 |
/ |
/ |
/ |
2 |
5 |
2 |
底箱 |
20 |
10或17 |
14 |
20 |
25 |
25 |
|
使 用 特 點 |
可多箱飼養;早春促進繁殖,冬季安全越冬;流蜜期集中群勢采蜜 |
有利蜂群保溫,春季繁殖迅速,可防中囊病,越冬性能較好 |
可雙群同箱飼養;早春繁殖,維持勢群和產蜜較好 |
可雙群同箱飼養,早春繁殖快, 利用淺繼箱取蜜、可生產優質蜂蜜 |
雙群同箱、繼箱飼養,繼箱強群取蜜產漿,越冬和早春繁殖能好 |
||
流 行 地 區 |
廣東省從化縣 |
黃河以北地區 |
四川省南部 |
全國 |
正在推廣 |
沅陵式中蜂箱和中籠式中蜂箱與中一式中蜂箱相似。
⒈從化式中蜂箱
從化式中蜂箱是廣東省從化縣的梁輯伯研制的,流行于廣東省從化縣,其構造和大小如圖(圖2-58)所示。
這種蜂箱能容納12個巢框。箱體前、后壁內豎向分別設計有3條各寬7 mm、深5 mm 的槽,供需要時插入1~3塊閘板把箱內空間分隔成2~4個完全隔離的小區,以采用多群同箱飼養。箱體的前、后壁與箱內小室相應處開設有4個巢門,供多群同箱飼養時使用。此外,箱體的一個側壁開設有一小側門,育王時用作交尾群巢門。
巢框采用較薄的上梁(厚12 mm )和下梁(厚5 mm ),強度較差,容易變形影響使用,在抖蜂和轉地運輸受震時易斷裂造成損失。
此外,這種蜂箱還設計有蜂路條,其長402 mm、寬10 mm、厚 7 mm,使用時可根據需要,或是把蜂路間隔成10 mm,或是把蜂路間隔成 7 mm。采用蜂路條把框間蜂路的上部封住,冷天有利保溫,夏天有利保濕。
采用這種蜂箱,弱小蜂群可以多群同箱飼養,越冬期和早春可互相取暖保溫,有利弱小蜂群安全越冬和早春快速繁殖;采蜜期可集中群勢采蜜,從而獲得高產。
圖2-58 從化式中蜂箱(單位:mm )
A 箱體 B 副蓋 C 巢框 D 隔板 E 箱蓋 F 巢門板 G 閘板
⒉高仄式中蜂箱
高仄式中蜂箱是在博亞式中蜂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流行于黃河以北地區。其結構和大小如圖(圖2-59)所示。
這種蜂箱容納巢框14個。巢框呈高窄型,內寬244 mm、高為309 mm。其上、下梁均采用較薄的木條制成;側條上部擴大至33 mm,提供蜂路自動間隔裝置。蜂箱的底板設計成活動底板,有兩種形式:一種為抽板式,即底板通過箱體腳柱的小木塊嵌裝在箱體底部,需要時可以抽出清理臟物;另一種的結構與朗氏活底蜂箱底板相似,底板的兩面分別可提供10或17 mm的蜂路間隔,以供冬季和夏季翻轉使用。
高仄式中蜂箱采用高窄型巢框,箱體呈高窄形,有利于蜂群結團保溫,在養蜂生產上有利于蜂群春季繁殖,并表現出抗中蜂囊狀幼蟲病、越冬蜜蜂死亡率低、越冬飼料消耗少等優越性,在采蜜期還能緩和蜜壓脾的矛盾。但巢框較高,提脾檢查和取蜜操作不便。
圖2-59 高仄式中蜂箱(單位:mm )
A 箱體 B 副蓋 C 巢框 D 箱蓋 E 隔板
試驗顯示,在單群產蜜量方面,高仄式中蜂箱比朗氏蜂箱和中一式中蜂箱差。在分蜂的群勢方面,高仄式中蜂箱產生分蜂王臺時的群勢比朗氏蜂箱和中一式中蜂箱的弱。在抗逆性能方面,高仄式中蜂箱越夏期的蜂群群勢比朗氏蜂箱、中一式中蜂箱、沅陵式中蜂箱、中籠式中蜂箱和從化式中蜂箱的下降得少;而越冬期的群勢下降也較少但飼料消耗卻比中一式中蜂箱的略高。在中蜂囊狀幼蟲病發生方面,高仄式中蜂箱比朗氏蜂箱、中一式中蜂箱和從化式中蜂箱低。
⒊中一式中蜂箱
中一式中蜂箱流行于四川省南部地區,其構造和大小如圖2-60所示。這種蜂箱可容納16個巢框,箱體內部采用閘板后可雙群同箱飼養。箱體的后壁和箱蓋都設計有通風裝置,并采用紗副蓋,適用于轉地放蜂。
試驗顯示,中一式中蜂箱在春季繁殖、維持群勢和產蜜量方面均比朗氏蜂箱好。但在干熱氣候條件下,蜂箱在散熱性能、維持群勢和保持繁殖等方面比朗氏蜂箱差。
⒋中華蜜蜂十框蜂箱
中華蜜蜂十框蜂箱,簡稱“中標箱”,1983年被
國家標準局批準為我國飼養中華蜜蜂的十框標準蜂箱(GB3607-83),并于1984年開始實施。
圖2-61 中華蜜蜂十框蜂箱(單位:mm )
A 底箱 B 紗蓋 C 繼箱 D 箱蓋 E 底箱巢框 F 繼箱巢框 G 巢門板 H 隔板 I 閘板
中華蜜蜂十框蜂箱由底箱、繼箱、巢框、箱蓋、紗副蓋、木副蓋、隔板、閘板和巢門板等部件構成(圖2-61 )。采用這種蜂箱,早春可雙群同箱飼養,加速蜂群繁殖和維持強大群勢,至采蜜期可采用單王,集中力量采蜜;取蜜采用淺繼箱,可利用蜜蜂向上貯蜜的習性,生產優質分離蜜和巢蜜。
目前,這種蜂箱正在推廣試用之中。據筆者于1990-1992年在福建閩北地區,進行這種蜂箱與朗氏十框蜂箱飼養中蜂的對比試驗,結果顯示:在蜂群繁殖方面,早春,中標箱雙群同箱飼養其蜂群繁殖的速度比朗氏蜂箱的快,但到春季繁殖中期以后,中標箱蜂群的繁殖受箱體空間過小的限制,其速度變慢,并且較早出現分蜂熱,無法維持大群,其群勢發展不如朗氏蜂箱的快。在產蜜量方面,中標箱采用淺繼箱采蜜,生產的蜂蜜質量比朗氏箱的好,但僅取繼箱上的蜂蜜時,其產蜜量不如朗氏蜂箱的;而當中標箱的底箱也一起取蜜時,其產蜜量與朗氏蜂箱的無大差異。在使用方面,中標箱采用繼箱取蜜,可充分利用蜜蜂向上貯蜜的習性生產純凈的分離蜜和利用中蜂生產巢蜜,而且對實現現代化、機械化飼養中蜂具有重大的意義,但因采用了淺繼箱的設計,其上、下箱內巢框規格不一,無法交換使用,造成了蜂群管理上的不便和采用繼箱巢框造脾的困難。
⒌ FWF型中蜂蜂箱
FWF 型中蜂蜂箱是福建農業大學蜂學系于1991年研制的。它由巢框、底箱、繼箱、箱蓋、紗副蓋、隔板、巢門板等部件,以及閘板、框式隔王板和平面隔王板等附件構成(圖2-62)。
這種中蜂箱配備紗副蓋、木副蓋和閘板,其中紗副蓋在蜜蜂轉地運輸途中使用,木副蓋平時用以加強箱內保溫,閘板在蜂群越冬期更換框式隔王板使用。
FWF 型中蜂箱使用時采取雙群同箱飼養,底箱采用框式隔王板將兩群中蜂的蜂王隔開,但工蜂可以自由相通,以解決中蜂雙群同箱飼養中的偏集問題。當底箱的蜜蜂滿箱時,通過疊加繼箱擴大蜂巢,并在繼箱與底箱之間采用平面隔王板將蜂王限制在底箱產卵繁殖。
采用這種中蜂箱養蜂,有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雙群同箱飼養能維持強大群勢,蜜蜂可充滿上、下兩個箱體(共24框,約相當于朗氏巢框12足框)。強大群勢是高產的前提。
第二,雙群同箱飼養后,箱內保溫良好,一個脾上子圈可擴大至巢框上梁和下梁處,整個巢內子圈可以擴至大邊脾,蜂群繁殖迅速。通過采用繼箱擴大蜂巢,可有效地緩解因箱內擁擠而出現的分蜂熱。
第三,巢框和箱體的形狀與大小有利迫使中蜂上繼箱,早春蜂群稍加繁殖便可上繼箱。采用繼箱飼養時,上、下箱體的蜜蜂無明顯的偏集現象,且無論哪個日齡的卵、蟲脾提上繼箱后均可正常發育和羽化。
第四,流蜜期蜜蜂可方便地通過平面隔王板把蜜貯到繼箱內,并且能獲得滿繼箱的純凈成熟蜜脾。
第五,采用這種蜂箱,不但可在繼箱內育王和產漿,而且在平箱內單王具有六足框蜂(約為朗氏巢框 3足框蜂)時也能良好地育王和產漿。
第六,蜂箱的巢框及箱體相對較小,越冬期蜂群充滿底箱,有利于蜜蜂結團保溫,且雙群同箱飼養可相互取暖。所以,在南方越冬期間蜂箱內外無需加任何保溫物,蜂群仍可安全越冬。
第七,雙群同箱繼箱飼養,除了每次在提子脾到繼箱的第三天和第六天需檢查和毀除改造王臺各一次外,其它飼養管理方法與意蜂的同類型飼養管理方法基本相同,無特別不便之處,因此,可為一般養蜂者接受。
圖2-62 FWF 型中蜂蜂箱(單位:mm )
A 底箱 B 繼箱 C 箱蓋 D 紗副蓋 E 巢框 F 隔板 G 巢門板 H 閘板
目前,我國雖有多種中蜂箱出現,但大多數中蜂仍采用朗氏十框蜂箱(構造詳見“朗氏十框標準蜂箱”)飼養。由于朗氏蜂箱是西方蜜蜂蜂箱,飼養中蜂,其容積和脾面都過大,中蜂難以布滿脾面保溫,越冬和早春蜂群往往保溫不良,導致越冬期間死亡率高,早春弱小蜂群發展緩慢。然而,實踐證明,在群強及氣候溫和的條件下,根據中蜂的特點將朗氏十框蜂箱加以改良,或越冬期和早春繁殖期采用雙群、甚至多群同箱飼養技術,朗氏蜂箱飼養中蜂的不足可以得到彌補。
圖2-60 中一式中蜂箱(單位:mm )
A 箱體 B 箱蓋 C 紗副蓋 D 巢框 E 隔板 F 閘板
西方蜜蜂蜂箱
上一篇:王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