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育出好蜂王
強群是豐收的保證,王好是強群的根本。育出一批好蜂王是每個養蜂人的共同愿望。怎樣才能育出好蜂王呢? 作者經過數年的觀察、對比、試驗,發現一條規律,凡是強群自然分蜂留下的自然王臺,育出的蜂王,不但形體粗壯、健康,而且交尾快、成功率高,產子節率陡,適應外界環境變化敏感,其優良品性都超過人工培育的蜂王。然而,這些王臺再優越,卻遠滿足不了大型蜂場的需要。為此,筆者以蜜蜂生物學為理論指導,以蜂群自然生活規律為依據,總結了一套模擬自然王臺的育王方法。
1 良種的選育
良好的育王方法必須以良種為前提。所謂良種,就是以自己蜂場所在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蜜源情況及其本人的客觀條件選定一個當家品種,然后從信譽好的種蜂場引進種王。如果當地蜂場較密,還要協調起來,統一引種,統一時間育王,統一時間培育雄蜂,統一時間殺凈非種用雄蜂。當年郵寄的種王,本年不能使用,必須觀察1 年等其優良性狀穩定以后,方可大力推廣。只有認真做好以上工作,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后代。
2 良好的育王方法
2. 1 育王時間的選定
蜂場習慣什么時候缺王就什么時間培育,那是絕對錯誤的。應該選在春秋個自然分蜂期,和自然分蜂相吻合。因此時氣候適宜,蜜源豐富,群勢強大,一般蜂群有輕微的分蜂意念,此時介入王臺,工蜂哺育積極性提高,育出的蜂王質量就好。
2. 2 組織哺育群
在育王日確定后的前10 天,在蜂場內選擇一群品性優良的15~16 框的強群,立即抖出4張蜂脾密集蜂數,蜜粉不足的,立即補足,10 天以后,由于蜜足、粉足、蜂足,蜂群將會出現輕微的分蜂意念。此時介入育王框,將會立即接受,積極投入哺育。此時應將蜂王提入繼箱,育王框放入巢箱,6 天之內不開箱,不取蜜,王臺封蓋以后再轉入其他群護理,設法解除本群分蜂熱。
2. 3 割脾育王:在確定育王日15 天前,將種王用鐵紗王籠囚禁起來,育王日前4 天放出來,限制在1 張較新的巢脾上產卵,這樣能達到大卵育大王的目的。然后將這張卵脾提出,在卵圈的下方,脾的下沿斜削一刀(不要傷卵) ,然后再在脾的中間橫向割掉一塊長38cm ,寬3cm的脾塊,這一來,蜜蜂即會在方孔的邊沿和脾的下沿改造出王臺來,其質量可和自然王臺媲美。
2. 4 上述方法雖好,但有割取王臺時的麻煩。另外可以用快刀從卵脾上割取2cm 寬的脾條,先削掉一面的卵房,然后用蠟粘到事先準備好的育王框上,再用刀割掉房眼深度的1Π3 ,再每隔3 個房眼留1 個房眼,其余的一律連卵一起削掉,剩下的房眼再用筆肚尾輕輕地將其房眼撐大(不要傷著蜂卵) ,工蜂即可及時將其改造成王臺,其效果比移蟲育的王好得多。 黑龍江省肇東市德昌鄉新躍養蜂研究所(151105) 王桂清 養蜂科技
更多信息
育王
上一篇:小棉絮在養蜂中的應用
下一篇:養蜂與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