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蟲育王的工具 移蟲育王使用的工具有移蟲針、育王框、蠟碗棒和蠟碗、毛巾、面盆、蜂王漿等。 移蟲針是用來將小幼蟲移植到王臺碗內的工具,可用粗銅絲或者鵝毛管自制一頭呈扁薄的尖舌狀,另一頭呈彎匙狀。帶彈簧的移蟲針使用方便。 育王框是安放王臺的框子。可用標準框改制,其上下框梁和側板的寬度相等,為13毫米左右。框內等距離地橫著安裝3條寬10毫米的板條。 蠟碗棒是蘸制蠟碗的木棒,長100毫米,蘸蠟碗的一端十分圓滑,距端部10毫米處直徑8-9毫米。 蠟碗是培育蜂王的王臺基,用蠟碗棒蘸融化的蜂蠟制成。把蠟碗棒放入冷水泡一段時間,取出甩去水,垂直插入融蠟中約10毫米深處,取出稍停,如此反復蘸2-3次,一次比一次蘸得淺一些,然后將它放入冷水冷卻后取下,制成的蠟碗口薄底厚,里面光滑無氣泡,也可以使用塑料王臺。 蜂王漿可臨時從自然王臺取得,也可預先收集保存在冰箱內,使用時加1倍溫水,把王漿調稀。
(2)移蟲方法 移蟲育王可以有計劃地培育出需要數量的、成熟期一致的處女王。首先在育王框的板條上粘上2-3層巢礎條或者相等距離用熔蠟粘上小三角形薄鐵片,其上粘7-10個蠟碗,3條共20-30個蠟碗,放入育王群中,讓蜜蜂清理2-3小時,取出,用蜂掃帚掃去蜜蜂,在每個蠟碗內點上一滴稀釋的蜂王漿,或者蜂蜜,即可進行移蟲。 移蟲在清潔明亮的室內進行,室溫保持在25攝氏度-30攝氏度,相對濕度80%-90%。如果濕度不夠,可在地面灑水。氣溫在25攝氏度以上沒有盜蜂時,也可在室外的蔭處移蟲。 從母群提出一框小幼蟲脾,掃凈蜜蜂,拿去移蟲。先把粘有蠟碗的板條并排放在桌上,用清潔的圓頭細玻璃棒或者細竹棒在經過蜜蜂清理的蠟碗里點上米粒大小的稀蜂王漿,然后移蟲。移蟲要從小幼蟲(一日齡)的背部(凸面)一側下針,針尖緊靠房底,把針尖插入幼蟲和房底之間,將幼蟲挑起,放入蠟碗里的蜂王漿上。再從下面輕輕地抽出移蟲針。幼蟲十分妖嫩,移蟲的動作要輕穩迅速,一條幼蟲只允許用移蟲針挑一次。移完蟲的板條用濕毛巾蓋好(以免降低溫度)。再移第二條。把移完蟲的板條裝到育王框上,加在育王群內幼蟲脾和花粉脾之間,經過半天至一天后提出養王框,把已接受的小幼蟲去掉,重新移入一日齡以內的幼蟲,這叫復式移蟲。復式移蟲可以獲得較多的王漿,用此法培育的蜂王比一次移蟲培育出的質量好,接受率高。
(3)移蟲后的管理 育王群中加入移蟲的育王框后,連續在傍晚獎勵飼喂。二天檢查幼蟲是否被接受。已被接受的幼蟲,其王臺加高,臺中的蜂王漿增多,幼蟲浮在蜂王漿上;未被接受的其王臺被咬壞,王臺中沒有幼蟲。如果用無王群育王,這時把育王框轉移到有王育王群的繼箱中,同時把無王育王群與原群合并,如用有王育王群育王,第六天王臺已經封蓋時檢查封蓋王臺情況,淘汰小的、歪斜的王臺。統計可用王臺的數量,以便組織需要數量的交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