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檢查
“驚蜇”后,天氣明顯變暖,但夜晚氣候仍在零度左右;此時距“立夏”只有60天時間,充其量也只能繁殖三番蜂。全面檢查可了解箱內存蜜、蜂王產卵、蜂數以及是否有別的問題:一是蜂王健康程度及產卵量。蜂王產卵圈大小、多少,在于蜂王本身產卵力、當時的氣候變化、箱內存蜜、正常的產卵圈在蜂脾中間,隨著氣溫升高而擴展到前部和后部。二是雄蜂卵。北方雄蜂卵少,如果此時子圈內多處有雄蜂房,說明蜂王有了問題,需要更換蜂王。二是箱內有蜜。定地飼養者必須關注存蜜情況,將去年留下來的蜜蜂調換到邊脾位置,饑餓飼養會導致蜂王產卵少、哺育差或只見幼子不見蜂現象,春季繁殖期必須有足夠的存蜜。三是蜂數密集程度。此時不穩定的寒流出現,脾子多,蜂數少,容易造成幼子凍傷,所以要蜂多于脾,邊脾外部用保溫物填裝。
二、獎勵飼養
適時給予蜜汁或糖汁飼養,可刺激蜂王多產卵,蜜蜂通過活動而提高箱內溫度,使幼蟲能得到很好哺育。獎勵飼養有多種:一是小轉地飼養。于“春分”前將蜂群轉移到平原或丘陵區油菜地以及甘藍育種地,靠外界蜜源花粉培養群勢是最有效的繁殖方法,短途放蜂起群快,蜂體健壯。二是定地飼喂。于“春分”后在邊脾外放置蜜槽,第一次少一點,以后慢慢增多,每天或隔天喂一次,喂量多與少可根據箱內存蜜而定,但每次必須吃完,如果吃不完,次日早晨拿出來,以免招來盜蜂。三是當外界已有一點蜜源時,將上年留下的蜜脾用溫水噴一下,把封蓋蜜用刀割開,放入邊脾位置,獎勵效果也不錯。
三、調換群勢
“清明”后,氣溫大幅回升,特別是夜間氣溫保持在4~6℃,箱內蜂數也隨之大增。調整蜂勢,首先是在蜂脾相稱的情況下,將產子脾調頭,使蜂王能在后部空房內產卵,老子脾往邊脾調整;其次是加脾,出現蜂多于脾,天氣比較好時,可考慮加脾,第一次加脾,應選擇有大量蜜且雄蜂房少的脾,加到外邊脾位置,經過幾次加脾,到“立夏”達到平箱以上;三是注意前兩次加脾不要往中間加,寒流來時,也不能往中間加,預防成為隔離板,要慎重加脾,保證蜂脾相稱。
四、迎接蜜期
太行山區刺槐花期自東往西往北第次開花。花期10天,邢臺市刺槐花期為4月25日~10月15日之間,平原、丘陵、山區相隔2天。采蜜前準備:一是組建強群,投入采蜜期的群勢最少為平箱,最好在15脾以上。達不到這個程度就要采用合并方法,臨時組成大群箱。一種是隔紙合并,將其中一群蜂王帶一張出房的老子脾和一脾蜂放置蜂場一角,使原群成為王群。傍晚放入繼箱內扣到已墊上一張扎空報紙的有王箱上,并上下噴煙少許,第二天,兩箱相互咬破報紙而成為一群,這種方法在刺槐花期比較安全。另一種是在開花前半月,將別的群正在出房的老子脾抽調到一個群內,連續抽調三次,就可成為大群。二是制定采蜜線路,小轉地采蜜成本低、收益大,由平原到山區連轉兩個場地,如邢臺市可選擇到沙河市大沙河刺槐林區,再到邢臺、沙河、內邱、臨城山區,搖一次蜜后轉場。
河北省太行山呈南北走向,氣溫比平原地帶偏低2~3℃,給蜂群夏季強壯帶來困難,要想到5月1日左右達到每箱15脾以上的強群,就必須精心操作,合理制定春繁計劃,為刺槐花期奪高產而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