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蜂群飼管“四重點”,蜂群秋季管理重點
進入秋冬季節,蜜蜂一方面要采蜜生產,另一方面要貯存體能越冬。此期的蜜蜂生產和飼養管理,既不同于春季,也有別于夏季。因此,在飼養過程中要針對當地不同的飼養條件和實際情況,突出抓好以下四個重點,切實搞好秋冬蜂群的飼養管理和繁殖。
進入秋冬季節,蜜蜂一方面要采蜜生產,另一方面要貯存體能越冬。此期的蜜蜂生產和飼養管理,既不同于春季,也有別于夏季。因此,在飼養過程中要針對當地不同的飼養條件和實際情況,突出抓好以下四個重點,切實搞好秋冬蜂群的飼養管理和繁殖。
看天搖蜜。每隔2~4天搖蜜1次,天氣好進蜜多,要把巢中蜜搖出大部分。天氣不佳,要少搖蜜,多保留一些飼料蜜。
培育新王。秋季盛花期是育蜂王的好時機,定地飼養的蜂群和小轉地蜂群都要有計劃地培育好新蜂王,更換老劣蜂王。
狠治蜂螨。秋季殺滅蜂群的螨蟲,可采用殺螨劑1號4000倍液噴霧蜂體。也可用殺螨2號紙片煙劑,小群用1.5片,平箱群用1片,繼箱群用1片,放在蜂箱點燃,密閉巢門15分鐘,即可達到熏殺螨蟲的目的。
繁殖冬蜂。秋花后期是繁殖冬蜂的最后階段,要抓緊搞好蜂群繁殖。可把蜂巢內的全封蓋蜜脾和空脾及時提出去,或者貯存在繼箱中,逐漸把子脾集中在巢箱內,面積小的放在兩側,面積大的放在中間,每張子脾上應保持500克左右的邊角蜜。蜂巢內不加空脾,不造新脾,不實行擴大蜂巢的措施,保持蜂路9~10毫米,使蜂箱密集護脾,在現有子脾的基礎上繼續繁殖越冬蜂。
秋冬管理是養蜂工作中比較重要的一環。在我地自9月底關王斷子(冀中和冀南地區可適當推后),到2月中旬左右蜜蜂爽飛有3、4個月的時間。這期間管理如何,關系到蜂群能否安全過冬,關系到第二年春季繁殖能否順利,更遠一點說,關系到下一年的養蜂生產。為使蜂群安全越冬,在做好培養強群、合并弱群、適時培育越冬蜂(王)、淘汰老劣王的基礎上,還需做好如下工作:
1、平衡群勢。越冬蜂群要達到5脾蜂到6脾蜂,不足的要及時合并或組成雙王同箱,盡量不要以小群過冬。
2、檢查越冬飼料。不足及時補喂。每箱蜂(5~6脾蜂)需越冬飼料20~25斤,不足要及時進行調整或補充。
3、適度遮蔭。關王之后,外界尚有少量菊科植物開花,但只有少量的花粉,引誘蜜蜂采集飛行,蜂群有育子沖動,對蜂群利小弊大,故應在蜂箱上放置遮擋物,控制蜜蜂的無效飛行。在10月下旬選晴好天氣,去掉遮擋物,讓蜜蜂進行越冬前的爽身飛行。
4、徹底治螨。蜂螨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大敵。蜂螨在越冬期會影響蜂群越冬時保持安靜,嚴重者引起蜜蜂騷動,危及蜂群越冬安全,且在春繁時對蜂群造成危害。所以應當在10月中下旬子脾全部出完后,選擇晴朗天氣用水劑殺螨藥狠治2~3次,具體情況視落螨情況而定,一定要使蜂螨寄生率降到最低限度。治螨之后要放出蜂王。
5、調整巢脾。巢箱放5~6張封蓋蜜脾,半蜜脾放在中間,整蜜脾放在兩邊,以便越冬蜂結團。蜂路保持在10厘米左右。
6、箱外包裝保溫。隨著氣溫的降低,要逐漸加強對蜂群的保溫工作。一般是在最低氣溫下降到-10℃時,在蜂箱底部鋪一層塑料布或油氈防潮,上邊墊10厘米的鋸末(為防鼠害,鋸末中可添加5%左右的白灰粉);一排蜂箱的后邊和兩側用磚塊碼到與蜂箱等高,距蜂箱側壁約10厘米,蜂箱上部用草簾蓋好。之后當最低氣溫降到-15℃時,在蜂箱兩側和箱后壁填15厘米高的鋸末。最低氣溫降到-20℃以下時,要把鋸末填到蜂箱大蓋的下沿。
7、越冬期要多做箱外觀察。判斷蜂群情況。若發現有少數蜂群不安,且從紗蓋上觀察到蜜蜂散團,可能是貯蜜結晶或蜜蜂吃了不成熟糖漿;若在蜂箱外看到有殘缺不全的蜂尸,可能是發生鼠害。發現以上情況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后期要保持巢門通暢,可以10天到15天聽測蜂群動靜一次。
立春之后,要時刻注意天氣變化,每天關注天氣預報,選最高氣溫達到8℃以上晴暖無風天氣,去掉蜂箱上的保溫物,打開大蓋,晾曬蜂箱,促使蜜蜂進行爽身飛行。同時進行蜂群快速檢查,做到心中有數,對異常情況進行快速處理,缺蜜的補給蜜脾,失王的和弱群合并,如時間充裕,應同時關王,抽出蜂群中的子脾。準備到3月中旬開始春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