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塞普路斯蜜蜂( A. m. cyprica )原產于地中海東部的塞普路斯島上,表型為鮮艷的橙黃色,非常醒目,惹人喜歡。其工蜂個體比意蜂小,腹部前3 節背板呈橙黃色,其上各有一條黑色環帶,后3節背板為黑色,腹部腹板除最后兩節外,通常呈鮮明的橙黃色,這是塞蜂最明顯的特征。其蜂王腹部為淺黃色,每節背板都有一條新月形的黑環,其產卵力強,分蜂性弱,性情兇暴。中國農業科學院養蜂研究所于1973、1974年曾引入過兩批塞蜂蜂王,由于蜂性兇暴異常,已被淘汰。而體色黃,產卵力強,分蜂性弱正是當今意大利蜜蜂的3個重要特點。
第二,早在1935年出版的《 ABC and XYZ of Bee Culture 》621 頁中提到:“大致上可以說,塞普路斯蜜蜂不但是敘利亞蜜蜂(A.m.syriaca)和巴勒斯坦蜂( Palestinias ),而且也是意大利蜜蜂的祖系”。
第三,蜜蜂體色遺傳規律屬于中間遺傳。意蜂體色的表現正是塞蜂與黑蜂的中間型。
第四,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地中海航運就已十分發達,冬季塞蜂通過航運到達亞平寧半島港口是十分可能的。
意蜂1853年首次引到法國。1859年,又引到了美國,并且也和其他國家一樣,成為企業化蜂種。自從意大利和美國的育王企業建立之后,意種蜂王便不斷地發送到世界各地,推動了世界養蜂業的發展。
意大利蜂的體形比黑蜂略小,腹部細長,吻較長(6.3~6.6mm);腹板幾丁質顏色鮮明,在第2至第4腹節背板的前部具黃色環帶。但黃色區域的大小和色澤深淺有很大變化,有的蜂群較寬而淺,有的窄而深。淺色的蜂種,常具有黃色的小盾片,類似塞普路斯蜜蜂。 意蜂的特淺色類型, 就是眾所周知的“黃金種蜜蜂”(Aurea ),僅在腹部末端具有黑色小斑。意蜂的絨毛亦具黃色,這在雄蜂上特別易于區別。其覆毛短,絨毛帶寬而密。肘脈指數中等或偏高,平均為2.2~2.5。
意蜂一般比較溫順,在提脾翻轉檢查時,能保持安靜。蜂群育蟲力特強,從早春可直至深秋都能保持大面積子脾(地中海型的育蟲周期)。分蜂性非常弱。特強的蜂群在仲夏仍能很好地工作,這樣就能在主要季節,節省大量管理勞力。由于意蜂吻較長,可以利用它為紅三葉草授粉。它的造脾性能優越,蜜蓋潔白,可以生產巢蜜。意蜂分泌王漿的能力特強,并善采貯大量花粉。在夏秋,往往采集較多樹膠。清巢能力強,抗巢蟲。但意蜂以強群越冬,食料消耗大。在較高緯度地區,越冬困難。早春育蟲時,工蜂往往受凍損失,因而春季群勢發展遲緩。若夏季流蜜不佳,由于消耗大,容易出現飼料短缺。
意蜂抗病力弱,常見的疾病有美洲幼蟲腐臭病、歐洲幼蟲腐臭病、麻痹病、孢子蟲病、壁虱病、白堊病等。對蜂螨的抵抗力弱。
意蜂是地中海氣候的產物。地中海地區冬季溫和、潮濕且較短,夏季流蜜期長而干旱。實踐證明,在各地類似的氣候條件下,意蜂是一個非常優良的品種;但在冬季較長,早春氣候多變的地區,它是難以適應的。一百多年來,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北部,人們幾經引種,它都未能很好地立足。
由于意蜂的群勢很強,又非常機敏,因此在流蜜良好的情況下,意蜂能表現出特別優越的采集力。然而,這種特殊的機敏性,也會導致盜性。
意蜂定向力很弱。在養蜂室同時飼養許多蜂群的情況下,外勤蜂經常迷巢、錯投。
在美國,意蜂的形態與原產地基本一樣,但黃色部分增加,這是偏愛淺色蜜蜂有意識選留淺色類型的結果。美國在育種工作上,還特別注意子脾的發展速率、開箱檢查時蜜蜂的安靜程度,以及對某些流蜜植物的適應性。于是形成了一些“美國意蜂”的新品系。
意蜂在中國養蜂生產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廣泛飼養于長江下游、華北、西北和東北的大部分地區。它還適于追花奪蜜,突擊利用南北四季蜜粉源。在油菜、紫云英、荊條、椴樹、荔枝、烏桕等主要蜜源花期中,一個生產群日進蜜超過5 kg,一個花期產蜜超過50kg甚為常見。其產漿性能是所有蜜蜂品種中首屈一指的,經選育的優秀品系,年群產王漿可達5~7kg。它也適于生產蜂花粉、蜂膠、蜂蛹及蜂毒等,生產性能堪稱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