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體質好壽命長的工蜂
養蜂的基本方法并不復雜,只是因為各地氣候不同,蜂種不同,養蜂人不同,所以操作方法就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看起來就十分復雜了并不復雜不復雜那么多人說的養蜂技術,是真是假,值不值得信任,當然要靠自己的智慧來辨別,還要明白的是,養蜂沒有一成不變的養蜂技術。沒有最好的養蜂技術,只有最適合的養蜂技術。只有根據季節變化和蜂群狀態來管理分區才能養好蜂。
可是,對于養蜂新人來說,能根據蜂群狀態和季節變化,摸索出適合的養蜂經驗,是很難的。聽信各方養蜂師傅的講解,也是真假難辨,不知所從。今天我要告訴大家,養蜂技術不要想的太復雜了,只要讓你的工蜂體質好,壽命長,蜂就養好了,其他都不是問題。
如果工蜂體質好,抗病能力就強了,能抵御各種蜂病,只要蜂群不得病,就能穩步發展。工蜂體質好了,勞動能力就強得多,采集半徑和工作時間就能延長,能盡可能的多采花蜜,能夠日夜釀造蜂蜜。而且,體質好的工蜂壽命要長得多。如果體質弱,遇到高強度的勞動會很快死亡,可能一個月都不到,如果體質好的工蜂,可以勞動兩三個月,這樣就相當于多產一兩代子,蜜源期也不會造成蜂群衰竭,能夠穩步發展。只有穩步發展的蜂群才能養強盛,能夠產出優秀的蜂王,能夠大量產子,就不會發生分蜂熱的麻煩。至于其它怎樣造脾,怎樣促使多產子就不成為問題了,爛子病,爬蜂病等蜂病就不怕了,巢蟲害也不會存在,養蜂就變得容易得多。
養蜂朋友們,不要為表面的養蜂技術而操心。無論怎樣努力讓蜂王多產子,如果長出來的幼蜂,體弱多病壽命短,是沒有多少價值的。什么時候多產子,什么時候要造脾?什么時候想分蜂?這些都是蜂群正常的現象,不用我們多操心的。風吹里最重要的是工蜂,只有工蜂體質好,健壯長壽才能抵御各種氣候災害,能讓蜂群穩步發展,能培育出優秀的蜂王,才能取得真正的效益。人不能違背自然讓蜂群多產子,多加脾,這些是要付出代價的,也會給蜂群帶來各種災害。弱小的蜂群,是沒辦法養出好蜂王,沒有好蜂王就養不出強盛蜂群。人為的一些辦法,是不能能夠真正讓蜂群好好發展,只要發生疾病,發生逃蜂,一切努力都是白費。
明白了培育體質好工蜂的重要性,就要學習怎樣才能培育體質優良的工蜂。
一,在氣候不適宜的時候,過冷過熱時,一定不要勉強蜂群多產子。幼蟲要長成蜜蜂,不僅僅是要吃夠蜜糖花粉,還要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任何時候都不要忽略。正常的蜂巢溫度是35 度左右,幅度不能超過一攝氏度。想一想,四季變化那么大,晝夜溫差不同,小小的工蜂該怎樣才能維持蜂巢溫度?工蜂,必須用自己的體能調控蜂巢溫度,在蜂巢溫度難以維持時,只能緊緊的趴在幼蟲巢房上,使幼蟲能夠正常發育。而且撫育幼蟲還要有大量的工蜂分泌王漿,還要有采集蜂釀造蜂釀造蜂糧,還要有清潔蜂清理蜂巢環境,還有把蜂王照顧好……所以,子脾上必須要有堆積的蜂才能保證幼蟲正常發育。特別是在濕冷的春秋季節和炎熱的夏天,稀疏的蜂群是根本難以撫育出健壯的幼蜂,只有堆積著的蜂才能撫育出健壯的蜂。
如果覺得蜂群弱小急于繁蜂,只希望蜂王多產子,不考慮工蜂是否能夠照顧好,甚至想用大量喂白糖的方法,刺激蜂王多產子,這樣長出來的工蜂體質能好嗎?蜂病發生就難以挽救了。
二,只有密集強盛的蜂群,才能在不適宜的春秋季節促進繁蜂,弱小的蜂群只在溫度適宜時,抓緊時間繁蜂。
在濕冷季節,大量產子對蜂群是十分危險,也無益的。蜂群繁殖的最佳溫度是15~25攝氏度,過冷過熱就不能想辦法繁蜂。在溫度適宜時一只工蜂可以撫育20只幼蟲,才可能讓蜂王大量產子。這時候只要保證蜂巢里蜜蜂充足,適當進行獎勵,飼喂,蜂王就會多產子,蜂群就會快速發展,幼蜂也會體質健康。
三,擴巢跟繁蜂是沒有必然關系的,不要以為巢脾多了,蜂王就會多產子。
除了在蜜源期,會因為蜜壓子圈影響蜂王產子以外,平時無論蜂群多么密集,都不存在蜂王無處產子的現象。無論多么強盛的蜂群,只要有五六張子脾就足夠了。對于一般養蜂新人來說,能培育三四張子脾就已經很不錯了。讓蜂密集,如果能產出整張大子脾,可以抵七八張只產巴掌大點子脾吧?
少加子脾并不影響產子量,而且密集的蜂群,能夠保證幼蟲健康發展,這比多加脾效果好得多。
好了,說了這么多,希望大家注意怎樣培育體質好的工蜂,不要怎樣想著讓蜂王多產子!讓工蜂能抵抗疾病,擔負繁重的工作,壽命延長,這樣養蜂就變得容易得多!
上一篇:尋蜂寶典---養蜂從無到有
下一篇:蜂王產卵快,蜜蜂才能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