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想要高產,蜂王很重要
蜜蜂屬于單王社會群體,蜂群中只有一只發育充分的生殖器官的蜂王,所有的卵都是蜂王生產的,其他的成千上萬雌蜂都是不能正常進行生育的工蜂,在活動的季節上還會有多數的雄峰。蜂王在群峰中無論是長相色澤都與工蜂跟雄蜂有所不同,蜂王的體型比較大,腹部粗大 ,腹部粗大的原因就是因為蜂王就是專門產卵的,不像其他蜜蜂到處采取花蜜花粉來釀造蜂蜜,他是蜂群中其他成員的母親,他的壽命長達三到四年之久,工蜂是蜂王所生產的卵發育而成的,他的生命只能短短的存活幾周,如果蜂王每天不產卵的話,就沒有發育完成的幼蜂來代替已經衰老或者是死亡的工蜂,那么這個群體社會就不能生存下去。蜂王對于群峰而言是他們的“精神 ”支柱,蜂王所分泌的外激素在蜜蜂之間互相傳播,蜜蜂又能感覺到蜂王的存在,外激素能夠影響到蜜蜂的行為與生理狀態,能夠讓蜜蜂正常的活動,一旦失去蜂王,這個群體社會就會發生混亂,導致不能正常采集,養育,造脾等其他活動。
國不可以一日無王,蜂王是由蜂群培育而成的,而蜂群是在群體繁殖下,更替衰老蜂王跟偶然喪失蜂王這三種狀況下培育蜂王的。
1、群體繁殖,冬去春來,經過了一個冬天,蜂群開始日益壯大,蜜蜂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蜂巢擁擠,而且所分泌的外激素分配到每個蜜蜂的數量也會減少,這時候蜂巢擁擠,外面又有足夠的蜜源,那么群峰就開始進行分蜂,在外面建立新的蜂王臺,培育新的蜂王。蜂王臺的建造首先要在巢脾邊上鑄造房口朝下的王臺基礎,隨后蜂王在里面產下一枚卵,等到幼蟲孵化后,蜜蜂就會對幼蟲進行喂養豐富的蜂王漿,讓幼蟲漂浮在蜂王漿的上面,隨著幼蟲的成長,蜂王臺也在不斷地加高,等到幼蟲已經成長的第五天之后,就可以給王臺封口,任其幼蟲生長發育。
2、更替衰老蜂王,隨著蜂王人日益衰老,他的生產量也在慢慢下降,跟不上蜂群成長發育,這時候蜜蜂就開始建造四到六個蜂王臺,培育新的蜂王,用來替換掉老蜂王。
3、喪失蜂王,由于偶然喪失或者是疾病發生導致突然喪失蜂王的時候,蜜蜂就會立即選擇幾只雌性的幼蟲,開始大量喂養蜂王漿,擴大蜂巢。隨著幼蟲的成長,王臺也在不斷地加高,高于巢脾的表面,房口仍舊是朝下的,建造蜂王的急造王臺。蜂王從卵發育成成蟲大概需要十六天左右,羽化好的蜂王,就會將王臺頂部的封口咬破 ,羽化好的處女王就會在蜂巢內尋找封口完好的王臺,從側面咬開一個洞,伸入螯針,用螯針將幼蟲刺死,隨后由工蜂將死亡的幼蟲拖出,如果還有處女王沒有發現未封蓋王臺,那么工蜂就會把王臺破壞掉。如果出現兩只已經羽化好而且同時出房,這兩只就會相互爭斗,直到剩下一只就能成為蜂王了,由于氣候原因會導致推遲分蜂群的出發,常會發生這種情況。
發育成熟,羽化出房的蜂王被稱作為處女王,處女王會在三到五日之內飛出巢穴,熟悉周圍蜂巢的位置, 之后的日子里就會與雄蜂進行交配,雄蜂常常會固定聚集在幾千米的空中盤旋飛翔,那個位置也就是雄蜂的聚集地。蜂王便會飛到雄蜂的聚集地,蜂王會分泌外激素,在聚集地飛翔的蜜蜂就會收到外分泌的影響,成群的追逐蜂王。處女王會與20只以內的雄蜂進行交配,一次婚飛就能夠與數只雄風就交配,如果在交配中受精不足, 處女王會在當日或者是次日再次進行婚飛交配。交配完畢,蜂王體內會存有大量的精子,能夠供蜂王一生產卵受精使用。蜂王產卵中會區分工蜂房跟雄峰房,分別產下受精卵跟未受精卵,受精卵就會發育成雌性蜂,產出的卵沒有受精 ,卵核也開始分裂,將來就會發育成雄蜂。
蜂王在群蜂中占有主導地位,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蜂王的安全性還要耐心學習跟掌握人工養殖蜂王的技術與管理,就能夠保證蜂蜜的產量與品質,穩定經濟收人。
上一篇:養蜂人如何預防、避免分蜂?
下一篇:養殖的蜜蜂繁殖加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