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的箱體,如何更換蜂王?
那么多的箱體,如何更換蜂王?
說到養蜂,我們都知道有計劃的培育蜂王并且適時換王是養殖蜜蜂強群和維持強群的關鍵,在國內養蜂我們都知道,換王的時候要先滅掉老王,對于國內養殖的蜜蜂來說,一般最多就是雙箱體養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雙王群帶繼箱養殖,而國外養殖蜜蜂則大多以多箱體養殖為主,箱體多大四五個,而且巢脾就是幾十張,這樣的蜂群如果按照國內的方法更換蜂王,必然體現不出多箱體養蜂的便利性,那么國外的多箱體養蜂究竟是如何換王的呢?
多箱體養蜂如何尋找蜂王?
可能這是我們國內蜂友們首先想問的一個問題,畢竟幾十脾蜜蜂,想要在里面快速找到蜂王,那真的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就連巢箱養殖的蜜蜂,尋找蜂王的時候強群都困難,更別說多大數十脾蜜蜂的多箱體。
其實多箱體養蜂,根本就不用尋找蜂王,這就是為什么那么多箱體還可以輕松換王的原因,而這里面有一個操作是我們國內蜂友認為不妥的,非常危險的,但是老外他們就用了這種方法,那就是自然淘汰法,具體怎么操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換王方法
多箱體養蜂的換王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養王,第二步是合群,第三步才是換王,但是這個操作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下面我們就來仔細看看具體怎么操作。
第一步:養王
由于多箱體養殖的箱體比較多,一般在換王的時候并不會動其它箱體,而是動最高一個蜂箱的箱體,在需要更換蜂王的時候,在最上層的箱體內放2到3框幼蟲正在出房的封蓋子脾,兩邊放蜜脾和粉脾,然后用木板副蓋或者有一層覆布的鐵紗副蓋,把最上層的箱體與下層的箱體分開,誘入產卵王或者王臺,打開最上層箱體后端的的圓孔巢門,多箱體的箱體上都有一個圓孔,用來給蜜蜂出入,根據需要用的時候打開,不用的時候關閉。這個過程要直到處女王交尾完成。而圓孔朝后又以避免了處女王迷巢。
第二步:合群
在處女王交尾完成并產卵以后,撤去最上層箱體與下層箱體之間的副蓋,采用報紙合并的方法將最上層的箱體中的蜜蜂與下層箱體中的蜜蜂合并。
第三步:淘汰老王
多箱體養蜂是不用尋找蜂王的,是采用自動淘汰的模式,當上層箱體與下層箱體合并以后,蜂王在上下箱體之間自由來回,出現了一個多箱體蜂群中有兩只蜂王的現象,最后劣質的蜂王被自動淘汰,完成了新老王的自動更換。
擇機換王
在多箱體換王的時候,一般是根據季節來進行更換的,在每年春季蜂群強大起來才會更換,換王的時候要求外界蜜源植物豐富,培育的蜂王質量好,換王后能夠維持原來的群勢。除了春季意外,秋季的流蜜期也是換王的較好時間,在換王后能夠維持強群,便于培育適齡越冬蜂,提高蜂群第二天春繁的效率。
什么值得借鑒?
其實在我國養蜂的過程中,大多采用逐脾檢查的方式,而且對于蜂王的保護太過強烈,很多朋友就是擔心換入新王后出現廝殺現象,其實上面提到的多箱體養蜂法中這種換王方式,并不排除出現蜂王廝殺的可能,但是多箱體養蜂的換王不怕廝殺,理由是劣質的蜂王會被殺死,當然在明顯的劣質蜂王與優質蜂王選擇的時候,多箱體養蜂也會選擇滅掉老王的方法的,但是一般換王都是采用自然淘汰的方式。
這個過程其實是比較明了的,在我們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格子箱養蜂和土法養蜂其實都與多箱體養蜂類似,同樣面臨換王困難,說傳統土養的中蜂與多箱體養蜂有一定差別這不假,在清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多箱體養蜂的雛形,可以說就是今天我們中蜂養殖的格子箱養殖方法,而格子箱養殖與多箱體養殖其實差別并不大,所以我們采用格子箱養蜂的朋友,不妨也嘗試一下這樣的方法,或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