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叼幼蟲是什么原因?怎么處理?
蜜蜂叼幼蟲是什么原因?怎么處理?
養蜂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①、原來有幼蟲的蜂房,突然幼蟲就不見了。
②、原來在蜂房的幼蟲卻出現在了蜂箱外。
③、原來沒有幼蟲的蜂房突然有了幼蟲,卻不是蜂王產進去的。
其實這些情況的發生,聽蜂之語觀察得出都是出自它們只手:工蜂。
那么這些工蜂為什么會叼幼蟲?叼這些幼蟲又是為了什么呢?看完以下三點才恍然大悟。
一、蜜蜂自救行為。
當蜂群失王以后,最先感受到危機的便是“家族”內的其他成員:工蜂。它們深知沒有蜂王后,未來將一片渺茫;為了自己的未來,就得靠自己,所以才會有急造王臺出現,然而急造王臺并不是都長在巢脾中央的,聽蜂之語認為長在巢脾中間的急造王臺也往往并不怎么好。
然而有一種急造王臺卻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和自然王臺沒什么區別。這種急造王臺是這樣產生的:蜂群內部子脾有小幼蟲,工蜂發現失王后,馬不停蹄的造出了新王臺,王臺建在了正常位置,也就是懸掛在巢脾底端。然而有王臺了卻沒有卵和幼蟲,這時候工蜂就會出現叼幼蟲的現象,把幼蟲叼進王臺培育。最后培育出了新的優質蜂王。這種工蜂叼蟲行為不得不說是蜜蜂充滿了智慧。
二、護脾移蟲。
有的時候蜂王品質不是特別好,產卵不整齊;或者是偶爾出現了將個別的卵產得比較遠,這樣就很不利于工蜂來哺育。蜂群小,子脾越集中越好,這樣有利于工蜂來飼喂和保暖。此時就會有個別的蜂群出現驚人之舉:工蜂將幼蟲叼到集中的地方哺育。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發現幼蟲不見了,或者忽然多出來幼蟲的原因。小小的蜜蜂充滿了力量,讓你感到震驚。
三、清巢叼蟲。
蜂王把卵產入巢房以后是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健康發育成蜂的。然而聽蜂之語發現在這個發育的過程中幼蟲出現問題是常見的現象,比如:
①、巢脾有病菌,幼蟲發育不全。
②、溫度過高,幼蟲發育受挫。
③、有巢蟲,幼蟲被啃成“殘疾”。
出現了以上這三種情況,幼蟲都是“夭折”的。蜜蜂在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不會坐視不管,因為殘留的幼蟲尸體會污染它們的生存環境,影響蜂王再次產卵。這個時候工蜂就會把它們叼出蜂箱,俗稱“清巢”行為。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第一種情況工蜂叼的是三日內小幼蟲;第二種情況工蜂叼的是小幼蟲;第三種情況小幼蟲和大幼蟲都有。
此可以看出,蜜蜂叼幼蟲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但都是積極的信號,如果工蜂連幼蟲都完全不再叼了,那只能說明這群蜂非常正常健康,反之則是已病入膏肓了。
下一篇:如何人工育王?育王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