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可以借鑒意蜂的養殖方法,意蜂可以學習中蜂的養殖方法嗎?
中蜂可以借鑒意蜂的養殖方法,意蜂可以學習中蜂的養殖方法嗎?
傳統養殖中蜂一直以來是粗放管理,并不追求技術和產量。因為中蜂已經適應了氣候環境,能夠不用多加管理都能生存下去,并且有收益。所以中蜂雖然養殖了幾百近千年,并沒有成熟的養殖方法。
后來意蜂的引進,也帶來了完整的養蜂技術。因為產量高,收益大,迅速被中國養蜂業接受,養殖意蜂蜂的遠遠比養中蜂的多。中蜂人也開始借鑒意蜂的養殖技術,提高產量。有些人為了追求原生態,還是堅持傳統的養蜂方法。因而中蜂蜜以原生態著稱價格要高得多。
這時養意蜂的可能也會想,如果學習中蜂的養殖方法,不用精心管理飼喂,采取放養的模式,一年只取幾次蜂蜜,既不用藥,也不喂白糖,產出的蜂蜜也與中蜂蜜一樣優質,賣高價錢,行不行呢?
這里我警告大家,如果你養的是意蜂,想不用藥,不喂白糖,不用活框養殖,是根本養不成意蜂的。意蜂必須精細化管理,有嚴格的養殖方法,該怎么操作,絲毫馬虎不得。
首先意蜂必須常年防治螨蟲。因為意蜂是引進的外來蜂種,不能抵抗螨蟲。螨蟲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工蜂在采集時,螨蟲會粘附在工蜂身上帶回蜂巢。而且螨蟲的繁殖力驚人,產下的卵7天就可以成熟,所有的雌螨都可以產卵。慢充在蜂巢房里,發育長大,以蟲蛹為食,也會吸食成年蜂的身體淋巴液,對整個蜂群會造成巨大的危害。
蜂巢里的螨蟲,殺滅以后,會繼續帶入,所以防治螨蟲的工作不能停歇。而且不能等螨蟲爆發了再治,這樣蜂群已經完蛋了,治好也沒多大用處。所以養意蜂一定要學習完整的防治螨蟲的方法,定期防治,絲毫馬虎不得,不能抱有僥幸心理,不能怕用藥。
二,意蜂必須要用活框養殖。
蜜蜂經過兩三百年的不斷改良,已經改變了原始的習性。意蜂造脾是必須要安處造脾,如果沒有標準的巢脾,讓意蜂自己造脾,造出來的都是雄蜂巢房,這樣產下來的都是雄蜂,是完全不能用的。
養意蜂的人一定不能偷懶,要買標準的蜂框,要認真的安礎造脾。不能學習中蜂那樣,自己造脾,也不能想弄一個蜂桶就可以養意蜂。沒有好的巢脾,意蜂是發展不起來的。
三,意蜂必須要搭配白糖來飼喂。
意蜂的采集能力強,產蜜量高,但是,意蜂的個大食量大,消耗的蜂蜜量也是十分驚人的。如果養的是中蜂,一巢蜂蜜可能要吃幾個月。但強盛的意蜂群,一巢蜜可能只能吃十幾天。如果沒有零星的蜜源花補充,如果真的是一個多月的蜜粉源枯竭期,就必須要大量的飼喂蜜糖,讓蜂群活下去,僅憑留在蜂巢里的蜂蜜,是無論如何不夠意蜂吃的。
在蜜粉源并不太充足的地方,飼喂蜜糖的量是十分驚人的。如果堅持用蜂蜜來喂給蜜蜂吃,可能收的蜂蜜還不夠喂。只能用白糖漿混搭著的飼喂節約成本。
而且養意蜂必須要進行春繁和秋繁的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在蜜源花開前能有采集蜂,才有蜜收。如果一個花期沒有采到蜂蜜,那就要幾個月才能等到下一個花期,這樣是難有收益的。春繁和秋繁的飼喂時間就有兩三個月,如果不拿白糖漿來喂怎么能進行呢?
可以說,如果不想飼喂糖漿,意蜂不會有高的收益,而且會賠本,賠本很大,可能蜂也養沒了。
四,養殖意蜂必須要學會育王換王的方法。
蜜蜂繁殖速度快,沒有強盛的蜂王是難以維持的。只有學習人工育王技術,提前換王,使每群蜂都是優秀蜂王,養意蜂才會有收益。
如果學習中蜂聽之任之的態度,等待自然王的出現,意蜂也只能養出弱小的蜂群,也會逃蜂不斷。而且弱小的意蜂群更容易感染各種蜂病,這可變中蜂要麻煩得多。
所以,如果想養蜂,怕麻煩,不講收益,就只能養中蜂。如果想效益高,養意蜂就必須要注意養蜂技術,想不飼喂,不用藥,不人工育王……那是養不好意蜂,不會有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