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蜂逃群損失大,怎么做才好?
分蜂逃群損失大,怎么做才好?
蜜蜂往外搬家分兩種:
①、每次都是一部分蜜蜂由蜂王帶領搬出,熟稱“分蜂”。
②、全部都集中性地一次性往外搬,熟稱“逃蜂”。
所以在小編看來,制止蜜蜂搬家就是要制止蜜蜂分蜂和逃蜂。
一、分蜂。
分蜂是蜜蜂自然發展的規律,是無法完全避免的。特別到了農歷三月份左右是中蜂典型的分蜂“旺季”。當然,我們可以在遵循蜜蜂自然發展的規律下進行一些人為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分蜂程度。小編將其細分為以下幾點:
①、保證蜂王優質。
能有優質品種的中蜂王是最好;如果沒有,那就做到每年至少更換一次中蜂王,且保證新蜂王是健壯和交尾成功的。
之所以要更換蜂王,主要原因就是隨著蜂王年齡的增長,它們的機能會慢慢老化,帶蜂能力差,產卵速度和產卵質量都跟不上蜂群發展的節奏,極容易導致分蜂。
②、保障巢脾優質。
中蜂對巢脾的要求比意蜂挑剔得多。它們最喜歡的是自己做的巢脾,可偏偏它們的造脾能力又一般,速度慢。所以平常我們會給它們加巢礎來減少它們的造脾難度,但是要命的是它們最喜歡的純蠟薄款深房的巢礎是很難買到的,小編在以前的文章中也介紹過為什么巢礎廠家很少做純蠟巢礎的原因,大家可以翻閱。所以在巢礎的選擇上面一定要下功夫,要不蜜蜂住得就不舒服。
另外就是老巢脾也需要及時更換,一般周期就是一年換一次。
巢脾直接關乎到蜜蜂的生活環境,環境好,強群概率高,不容易分蜂。否則很小的群都可能會發分蜂熱。
③、保障生活環境。使蜜蜂生活在它們的宜居地帶。這里就涉及到蜂場的選址問題,主要是做到通風性好,出入便捷,能夠給強群創造生活條件。
④、提前人工分蜂。
避免自然分蜂最好的做法其實是提前人工分蜂,這樣既順應了蜂情又避免了自然分蜂帶來的損失。
二、逃蜂。
逃蜂發生的原因有很多,有人把逃蜂的原因甚至整理到了將近二十種之多。小編認為最主要的逃蜂問題集中在以下幾種情況:
①、蟲害侵襲。比較典型的就是中蜂巢蟲的爆發,很容易將蜜蜂給趕出去。另外就是胡蜂的泛濫,也是導致蜜蜂逃群的主要蟲害。
②、箱內環境太差。在濕氣過重,溫度過高的蜂箱里,蜜蜂居住起來非常的“費勁”,一有機會就選擇逃群。
③、蜂場選址太差。小編發現有一部分人因為蜜蜂養得少,采用就近原則,結果就在自己家里的茅廁,豬欄和雞舍旁邊養起了蜂,這些地方蚊蟲多,病菌多,給蜂群會帶來非常大的干擾和侵害。其中蜂麻蠅就是典型的代表,在這種地方感染疾病的概率非常高。所以蜂場整體環境太差是很容易導致逃群的。
④、食物短缺。
蜜蜂在沒有吃的時候首先會想盡辦法自救,然而要是情況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就只能逃群另尋他處了。
⑤、季節性要素。
逃群爆發概率最集中的時間是在每年的農歷9月-10月。雖然大部分原因是巢蟲、胡蜂,食物短缺這三個原因導致,但多少還是跟蜜蜂這個季節的習性有一定關系,所以每到這個時期需要更進一步的對蜂群進行合理的管理。
以上五點是逃蜂最主要的原因,我們平常在管理的時候“對癥下藥”才是最可靠的預防措施。
總的來說,上面這些就是小編關于“蜜蜂往外搬家,怎么制止搬家”的一些分析和管理建議。如果您有更多補充,歡迎留言分享。
下一篇:夏季養蜂,蜂蜜不封蓋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