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蜜蜂夏季繁殖的一些問題
關于蜜蜂夏季繁殖的一些問題
炎炎夏日,很多地方蜜蜂已經進入度夏模式,但也有很多地方的人在夏季繁蜂,高溫對卵和幼蟲的傷害 。
幼蟲的過熱,是由于持續的高溫和蜂群喪失調溫能力造成的。在多數情況下,蜂箱內的蜜蜂和采集蜂由于農藥中毒或其他粉蜜中毒的緣故、蜂群群勢嚴重削弱,巢內的許多幼蟲和卵在沒有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逐漸干枯變色死亡。另一種情況,蜂群在長途轉地過程中,若群勢過大,蜂箱缺乏充足的空間和通氣條件,往往造成一些老蜂的不斷騷動和取食、使蜂箱內的溫度不斷上升。
這樣,除造成相當一部分成蜂的死亡外、箱內的幼蟲和卵蛹由于無法忍受這種高溫而死亡。據知,幼蟲的最低致死高溫為37℃。因此,防止蜂箱蟲蛹卵的高溫傷害,必須具備由適當的群勢和空間,適宜的遮陰和喂水以及防止蜜蜂的農藥中毒。盛夏季節盡量避免開箱檢查、以免影響群內的正常溫度。
通常來講,并不主張夏季繁蜂,原因如下:
一,不劃算,度夏缺粉蜜,繁蜂必須有粉蜜,這樣浪費人工和金錢,蜂群少時喂喂感覺沒什么,如果一兩百群的,你去試試!所以除非你地本身夏季粉蜜源好,否則真的不劃算。
二,性價比太低,夏季天氣炎熱,蜂群繁殖一批蜂的成本要比春秋季大,天氣熱啊,蜂仔的折損率肯定高,有時候你付出一脾蜂的壽命得到的不過是一脾多點的蜂,性價比太低了。
三,風險太大,要成功夏繁,必須要換王,如果夏季缺蜜的地方,換王風險很大,不說天敵增多,缺蜜季節蜂群警惕性,攻擊性都很強,很容易把交尾回來的處王圍死,天氣熱工蜂卵巢發育快。一旦失王往往兩三天內就工產,風險實在太大,不值得搞。
綜上所述,如果夏季粉蜜源不夠,天氣又熱,又不是為備戰早秋蜜源的話,建議不夏繁,順其自然,讓蜂群斷子度夏,蜂群,蜂王經過三伏天的休整,立秋后繁蜂積極性更高,育的子脾更健康。
但并不是說夏繁就一無是處,如果夏季粉蜜源好,又要備戰早秋蜜源的,夏繁就有必要了。但夏繁也不能漫無目的亂搞,不能打無準備的仗,如果夏季沒有粉蜜源的,一定要提前準備好,夏繁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換新王,夏至一到馬上育王,然后全場換王,夏王是夏繁動力的根源所在。
二,拆群,把過大的群勢進行人工分蜂,大群繁蜂效率是很低的,拆成中等群勢甚至中下等都可以。
三,嚴防工產,全場換王不要一次性全部換,應分批次育王,把每批王的間隔拉開四五天,如果一旦發現蜂群失王,立馬從有王群調產王過去頂著,調過的群放王臺讓新王出來交尾,但已失王的群就不要換王了或等其他群有新王再調過去,如果出現工產,那夏繁就基本宣告失敗了,與其那樣不如不繁。
上一篇:高低溫對蜜蜂卵和幼蟲的危害
下一篇:冬季養蜜蜂要領與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