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蜂種的選擇與應用
優質蜂種的選擇與應用
蜂種的好壞直接決定蜂群的生產力和繁殖力。優質蜂種能夠提高蜂群的繁殖能力、生產性能和抗病、抗螨能力,抗病能力強能避免蜂群用藥,減少蜂產品藥物殘留,還能提高蜂產品質量。
一、選用優良蜂種
1、優良蜂種的相對性
一個適應于甲地飼養的優良蜂種,一旦被引種到與甲地環境條件相反或差異較大的乙地飼養,并不一定也能夠成為乙地的優良蜂種。如意大利蜂原產于意大利的亞平寧半島,這種氣候與我國南方地區的自然條件非常相似,因而可表現出很好的經濟性狀;卡尼鄂拉蜂能很好地適應我國北方氣候和蜜源,表現出很好的采集能力和越冬能力。
2、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蜂群的繁殖力、采集力、抗病力、分蜂性、抗逆性等與蜂群的發展和生產力的關系最為密切,但不能指望一個蜂種的所有特性都非常優秀,如:蜂王漿和蜂蜜;王漿高產和抗病力;采集力與溫馴性。當黑色蜂種(作母本)與黃色蜂種雜交時,蜂群的產育力將會有所改善;而黃色蜂種(作母本)與黑色蜂種雜交時,一般來說,蜂群的采集力和抗逆性將會有所提高。因此,如果想要適當增強漿蜂的抗病力,可適當多培育黑色雄蜂。
3、引種和用種的基本原則
引種首先要符合當地的蜜源與氣候條件,還要符合蜂場生產需要。根據自己的生產目的進行必要的選種,不能不加判斷地輕信廣告和蜂友的介紹。在以漿蜂為主的蜂場內飼養幾箱黑色蜂種蜜蜂,在繁殖季節插入幾張雄蜂脾培育一些黑色雄蜂,可達到增加黑色蜂血統目的。
4、蜂種獲取方法
①從種王場購買;②從親朋好友處獲得產卵蜂王;③從親朋好友處移蟲。選用后兩種方法引種時,2個蜂場之間距離不能太近,直線距離至少相差在10km以上。
二、種王的應用
1、種王的接收
收到種蜂王后,應觀察蜂王是否存活,肢體是否健全,以及活動能力、個體大小等狀況,如有疑問,應及時與種蜂場取得聯系。不要拆開王籠,因為國內多數種蜂場的蜂王補寄條件之一就是王籠未拆封。蜂王在郵寄過程中,由于受到產卵條件和飼料的限制,腹部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縮,經過長途郵寄的種蜂王個體會比正常產卵蜂王小。
2、安全介紹種蜂王
(1)直接誘王法蜂王被圍風險大。
(2)組織幼蜂法蜂群內適齡哺育蜂不足,將會影響蜂王食物質量,從而影響蜂王體質和卵的質量。
(3)扣王法將蜂王扣在無王群的帶有蜜粉的脾上,待接受后放出,此法最為保險。為防止蜂王在放出過程中飛逃,最好在室內進行。
3、蜂王培育過程中的問題
(1)種群的選擇
一般生產蜂場的蜂群,種性都比較混雜。因此,在生產蜂場中,雖然也可能有一些蜂群的各項性能表現突出,但一般不會真實遺傳,不宜作種群。建議蜂場每年向育種單位購買或在蜂友問交換1~2只種蜂王作母本,用其幼蟲培育處女王。
(2)種用雄蜂
雄蜂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到蜂王的交尾質量和交尾成功率。蜂場可在移蟲育王前30d左右插入一定量雄蜂脾,開始培育種用雄蜂。至少也應該保證在育王季節不割巢脾邊腳或贅脾上的雄蜂蛹。
(3)哺育群應選用健康無病且無分蜂熱的強群,盡量不要使用泌漿太旺盛的蜂群做哺育群。如果必須使用,該蜂群在育王的同時進行王漿生產。
(4)交尾群群勢交尾群群勢不宜過小,工蜂數量不宜少于1足框蜂,并且群內有充足蜜粉飼料。蜂王交尾后,首先是將精子暫存在卵巢的兩條側輸卵管中,蜂王交配回巢后,經過近24h的轉移才能將大部分精予轉入貯精囊中。在此過程中,如果交尾群不能保證巢內溫度,精子就不能正常轉移。因此,交尾群必須保持一定群勢。
4、后代觀察蜂場
在引入蜂種后,一般不宜直接大面積推廣。應先培育一部分新蜂王更換原有蜂王,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生產能力、抗病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比較,以考察該蜂種能否適應當地的氣候、蜜粉源條件和生產習慣。如效果好再進行大量擴繁推廣,反之應引其他品種。
5、輪回換種
從蜜蜂遺傳育種的實踐看,雜交一代優勢最為明顯,三代以后只在組配特別適當的前提下才有優勢,因此,生產上用種最好每年更換1次,避免累代使用造成優勢衰退。
上一篇:蜂群搬移的多種方法
下一篇:強群高產飼養管理技巧之引進良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