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人工培育中蜂蜂王的因素 !
影響人工培育中蜂蜂王的因素 !
人工培育蜂王是蜜蜂育種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育種技術措施,選育良種蜂王的主要技術保障,也是中蜂良種選育的關鍵所在,對于初學者來說,技術含量高,難度較大。人工育王是養蜂生產中每年要做的基本工作,人工育王能夠有目的有計劃實施人工養王,蜂場規模大,自然王臺很難實施大批量更換老弱蜂王,所以必須進行人工育王。
要養好蜂,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蜂王的質量,優質蜂王具有良好的遺傳性狀,能維持強大的群勢,不易分蜂,工蜂采集力強,蜂群抗病能力強;蜂王個體大、產卵快、子圈面積大、整齊、繁殖速度快。
在同等蜜源和氣候條件下,工蜂出勤早、歸巢晚,蜂群進蜜快,取蜜時產量明顯高于其他蜂群,養蜂主要是養王。許多初學中蜂養殖的工作者普遍反映自己人工培育的蜂王個體小、質量不好,僅被急造王臺稍大,與自然王臺相比差別很大,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 蜂群群勢太弱
中蜂由于其生活習性,很難養成大群 (8 足脾以上) 一般蜂群群勢都較小,4-5 脾,這種群勢很難培育出吻長、體大的蜂王。
2 群內適齡的哺育蜂數量不足
要養好蜂王,群內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幼蜂,特別是大量 5-8 日齡的適齡哺育蜂是分泌蜂王漿的最佳時期,王漿腺發達。
3 群內子脾多
特別是小幼蟲多,加重了工蜂的工作量,增加了哺育蜂的負擔,減少了對蜂王幼蟲飼喂。
4 王臺數量過多
大家知道自然分蜂一般群內只有幾個王臺,即使是蜂群群勢弱,所產自然王臺也有個體大的,這是因為王臺數量少,蜂王幼蟲的營養有比較好的保障;有的養蜂人員一次培育 20-30 只蜂王,王臺數量過多,增加了哺育蜂的負擔,造成蜂王幼蟲營養不足,王臺數量最好在 15 只以下為佳,以保證新蜂王的質量。
5 箱內花粉不足
大家知道花粉是蜜蜂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哺育蜂只有取食了花粉才能分泌蜂王漿飼喂蜂王幼蟲;如果箱內花粉不足會影響哺育蜂的蜂王漿分泌,進而影響新蜂王的質量。育王群要有面積大的花粉脾供哺育蜂取食,如果育王群內花粉不足,從其他群內抽出花粉面積大的粉脾進行補充,加在育王區小幼蟲脾的旁邊。
6 沒有進行獎勵飼喂
育王框加入育王群里要連續用蜂蜜水或者糖水進行獎勵飼喂直至王臺封蓋為止。以激勵哺育蜂飼喂蜂王幼蟲的積極性,提高新王的質量;即使是在群內飼料充足的情況下也要進行獎勵飼喂。
強大的群勢,大量的哺育蜂是培育優質蜂王的前提,因此在移蟲育王的前 1-2 天要組織好育王群;如果育王群群勢弱,應提前一個星期補進封蓋子脾,或者從其他群內抽出幼蜂多正在出房的巢脾補給育王群,使育王群群勢達到 8 脾,并且保持蜂多于脾,當群內巢脾過多時應適當抽出卵蟲脾,以密集群勢和減少哺育蜂哺育幼蟲的負擔,育王群蜂脾比例應保持在1 ∶ 0.8,使蜂多于脾。
王臺數量控制在 15 個以下,過多的王臺在移蟲后的第 2 天進行清理,并且每天晚上進行獎勵飼喂直至王臺封蓋后停止。做到以上幾點才能培育出個體大、吻長的優質新蜂王。
上一篇:蜜蜂喜歡的4種水果,你都吃過嗎
下一篇:意蜂中蜂育王的相同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