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飼養管理技術分享,什么才是真正的養蜂技術?
蜜蜂飼養管理技術分享,什么才是真正的養蜂技術?
今天和大家探討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養蜂技術?可能很多人都說,養蜂技術就是怎樣育王換王,治病殺蟲,分蜂造脾,繁蜂取蜜啊!實際上,這只是養蜂的基本操作,算不上真正的養蜂技術。養蜂該怎樣操作?只要說出來大家都能學會。可是想要把蜂養好,養到極致,沒有真正的養蜂技術是辦不到的。
育王的基本程序并不復雜,選好移蟲群,選好育王群,把三日齡以下的幼蟲移入清理好的育王筐里,讓育王群撫育就可以了。但關鍵的是,同樣的方法育王,有的人接受率很低,有的人接受率會很高,有的人培育出來的蜂王很好,有的人培育出來的蜂王不好。基本不是操作的問題,關鍵是沒有強盛的蜂群撫育王蟲,自身難保的弱小蜂群,無論用什么方法移蟲工蜂也不會接受,不會精心照顧的。
換王在蜂群秩序正常,蜜粉充足的時候,并不是難事。如果蜂群不正常,幼蟲不足,蜂齡老化有危機,想換王就很難了。
再說各種蜂病蟲害,除了意蜂必須要定期防治螨蟲外,其他病蟲害都可能會避免的,關鍵還是要養強盛蜂群,培育健壯的蜜蜂。高明的中蜂人可能從來沒見過什么蜂螨等蟲害,意蜂人除了用治螨藥,其他蜂藥都不會用的。
至于分蜂造脾的事情,那就更容易了,只要選對時機,在蜂群發展旺盛期,蜜粉充足的情況下,是很容易成功的。
所以養蜂關鍵的問題,是讓蜂群能夠盡快的繁盛起來,使蜂群保持優良有序的蜂群秩序,在適宜的時期做正確的事情。那么怎樣才能讓蜂群盡快繁盛,保持優良秩序呢?那就是結合自然環境的變化,把蜂群調整到最佳狀態;繁蜂季有充足的哺育蜂,采集時有足量的采集蜂使蜂群處于最佳發展狀態。
大家應該能夠發現,在氣候條件相同的地方,不同的養蜂人不同的蜂群管理和發展速度會有很大懸殊。無論怎么樣飼喂,蜂群并不會按照你的計劃發展起來。越是弱小的蜂群發展越慢,越是發展慢的蜂群毛病越多。
其實養蜂真正的技術是要知道不同氣候條件下,組織怎樣的蜂群才能保持最佳的繁蜂速度。蜂數是多少?巢脾用幾張?什么樣的蜂王帶領什么樣的蜂群?是絲毫不能馬虎的。特別是在氣候不適宜的情況下,多加一張巢脾可以毀了整群蜂,用錯了蜂王,會影響蜂群一年的收益。
如果弱小的蜂群放入再好的蜂王,也不會發展快的。可能蜂王產子量過高工蜂無力撫育,會引發爛子病等蜂病,甚至會引起工蜂情緒失控,殺死好蜂王。把劣質蜂王放到比較強盛的蜂群里,工蜂撫育力過剩就會產生分蜂熱,采集勞動積極性下降,開始鬧分蜂。這樣蜂群不會發展快蜂產品產量也不會高。
可是很多人養蜂以為有了點兒工蜂,有一只蜂王,只要注意飼喂蜂群就能慢慢發展起來。從來不在乎蜂巢脾多少,蜂群的強弱跟發展速度有多大的關系。
中蜂王一晝夜能產800~1500粒蜂卵,意蜂王一晝夜能產1500~3000粒蜂卵。可一般養蜂人都沒有讓蜂王達到這么高的產子量,原因還是蜂數不夠啊。在溫度不適宜的時候,20只工蜂能撫育一只幼蟲,在溫度適宜的時候,一只工蜂可以撫育20只幼蟲。只要讓蜂王一晝夜產1000粒蜂卵,幼蟲都能健壯成長,蜂群發展速度就已經很快了。能撫育這么多幼蟲,就必須要有上萬只工蜂才可以。溫度不適宜時,蜂數不夠,就只能緊脾減少產子量,保證幼蟲正常發育。
只要撫育出健壯的幼蜂,就不會得蜂病,只要有大量的幼蜂,蜂群秩序正常,就能夠撫育出優質的蜂王,換王就容易,產蜜量也會提高。
所以我們要根據氣候條件的不同,調整蜂群的密集度和強弱,不能隨便,讓蜂王多產子,想要讓蜂王產子多,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蜂數。多加脾對蜂群沒有任何好處,蜂數多少才是繁蜂的關鍵。
各地氣候條件不一樣,蜂種不一樣,適合繁蜂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養蜂人在實際過程中要摸索出怎樣的蜂群狀態才能讓蜂群發展快,保持優良狀態。一群蜂該用多少張巢脾?必須要有多少工蜂?真的是養蜂成敗的關鍵,特別是晝夜溫差大氣候變化多端的地方,亂加脾亂分蜂是永遠養不好蜂的。
上一篇:寒地養蜂的春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