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適時適量加脾擴巢技術
早春適時適量加脾擴巢技術
巢脾是蜂群培育蜂子、儲存蜂蜜、蜂糧和蜜蜂活動的場所。早春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要增加子脾數(shù)量,有效擴大子圈。
蜂王產卵,從巢脾中間開始,螺旋形擴大,呈圓形,常稱子圈。子圈面積大,表明培育蜂子多。但此時外界氣溫不穩(wěn)定,蜜粉源情況變化較大,如果盲目擴大子圈,加脾擴巢,氣溫降低時,蜜蜂護不住脾,會使子脾受凍,繁育出的蜜蜂健康狀況不佳,因此必須因群、因時制宜,靈活運用擴大子圈、增大蜂巢的技術。
1、加脾的依據(jù)
根據(jù)蜂場所在地的氣候、蜜粉源情況以及群勢的大小,確定所需要的蜂脾關系。
2、加脾的原則是:慢--穩(wěn)--快。開始繁殖時蜂多于脾,繁殖中期蜂脾相稱,繁殖盛期蜂略少于脾,生產開始時蜂脾相稱。
3、造新脾淘汰老脾
每年還應該造新脾淘汰老脾,尤其是中蜂喜新脾厭舊脾。造脾力求工整,減少工蜂工作量。造脾工具:上礎板(干凈、無傷痕,上面鋪張巢礎隔紙最好)、巢框(上梁下帶槽或加到鉛絲)、人工巢礎片(中蜂的巢礎比意蜂巢礎薄,上礎和埋線時注意不要弄破巢礎)、23~24號鉛絲、埋線器(釘子加手把也可以,冬天與夏天埋線器加熱不同時間)
一.擴大子圈
在剛開始繁殖時,只有少數(shù)幾個巢脾上有子,可采取割開子脾周圍蜜蓋,讓蜜蜂采食后產子來擴大子圈,不要急于加脾擴巢。早春蜂王產卵,多先集中在巢脾朝巢門一端,當這一端產滿之后,應將子脾調頭,讓蜂王產滿整張巢脾。
在早春繁殖時期,弱群往往出現(xiàn)蜂王僅在巢脾中央的不大面積內產卵,而產卵圈周圍被粉房包圍,這就是“粉壓子圈”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種情況,蜂群發(fā)展十分緩慢。除應加強保溫,讓巢中心溫度達到35℃之外,還應在蜂王所產卵的巢脾外側,加入空脾,讓蜂王盡快爬出粉圈到外面巢脾產卵,才能加快弱群的發(fā)展。
二.加脾擴巢
繁殖初期蜂多于脾的蜂群,一般在子脾上有70%~90%的巢房封蓋,或有少數(shù)蜂出房時,將1張空脾加在蜜、粉脾內側。群勢強的蜂群,在子脾面積達到70%~80%后加脾;群勢弱的蜂群待新蜂大量出房時加脾,也可根據(jù)蜂群情況,將巢礎加在巢脾外側,若蜂群造脾迅速則再移至內側。加脾之前,可將巢房表面割去1~3毫米,這樣能加速蜂王產卵。1天之后,當工蜂已清理好巢房,脾溫也升高之后,再加入巢中央“暖區(qū)”供蜂王產卵。
當?shù)谝淮尤砍龇浚矁裙し湟讯冗^更新期,全部由新蜂代替越冬的老蜂,而一個完整的封蓋子全羽化出房后,可以爬滿3張脾,這時蜂群內的蜜蜂較為密集,應及時加入1~2張空脾,供蜂王產卵。
幾天之后,蜂王已產滿空脾,幼蟲已孵化,再加入1張空脾,此時,巢內的蜂脾關系為脾略多于蜂,即巢內工蜂密度較稀,約7天之后,由于幼蜂不斷羽化出房,巢脾上的蜜蜂又逐漸密集起來,再加入1~2張巢脾。
然后可看情況,每過3~5天加一框脾,這樣,蜂群就會很快地壯大起來。一只越冬后的老蜂,只能哺育幼蟲1~3只,一只出房的新蜂可哺育幼蟲3~4只。因此繁殖蜂群中已加到3框脾時,再加脾時應慎重,要根據(jù)天氣(天氣晴暖)、群勢(蜂爬滿脾)、蜂子(子脾面積達70%以上)、飼料(子脾邊角有蜜,有花粉貯存)等情況,如果情況不好,可暫緩加脾。
三.加繼箱
當蜂群發(fā)展到6框時,如果進粉較多即可開始生產花粉和蜂王漿,王漿生產從此開始,直至全年蜜源結束為止,對采蜜較多的蜂群要進行蜂蜜生產。當蜂群發(fā)展到5~6框時,應暫緩加脾,積累更多的工蜂,使蜂、脾關系從蜂少于脾發(fā)展到蜂脾相稱或蜂多于脾,等待加繼箱。當箱里有7足框以上的蜂,就可以加繼箱。加繼箱前,每一群要準備一個繼箱,一塊隔王板,2塊隔板,2~3張巢脾。
把巢箱中1框邊脾提上繼箱(也可不提脾),再在繼箱中另加1~2框空脾。巢箱保持5張脾,繼箱上放2~3張脾,組成一個生產群,等粉源到來時就可以開始生產蜂王漿。對于弱群,應在春季蜜源植物開始流蜜后再加繼箱。
當箱內已有5~6足框蜂時,如果遇到持續(xù)的強冷空氣、雨雪天氣等特殊情況,由于箱內溫度高,工蜂負擔重,消耗大量花粉,工蜂急需出巢排泄,會造成蜂群損失。這時可以先加上繼箱,但不要放脾,以降低箱內溫度,減少蜜蜂外出,待條件合適再加空脾。
四.強弱互補
1、弱補強
一個蜂場所有的蜂群不可能均衡發(fā)展,在春繁過程中群勢有強有弱。強群內工蜂數(shù)量多,哺育蜂子能力強。但是,蜂巢內環(huán)境復雜,蜂王要尋找一個合適的巢房產卵,需要花較長的時間,相應地產卵速度減慢,產卵量下降,蜂群增長變慢;而弱群巢內蜂脾較少,環(huán)境不太復雜,蜂王產卵速度相對較快,但群內哺育蜂較少,哺育能力弱,不能完全保證蜂王所產卵的完全孵化和幼蟲的正常發(fā)育。
因此,及時將弱群內的卵、幼蟲脾,調入強群哺育,同時在弱群中央加入空巢脾,供蜂王產卵,產滿一脾提出一脾,加強群哺育。這樣既調動了弱群蜂王的產卵積極性,也調動了強群哺育蜂的積極性。同時又把強群里的封蓋子脾,提入弱群,補充弱群,弱群也會很快強起來,達到均等群勢的目的。
2、強補弱
當強群發(fā)展到8框以上時,蜂群繁殖速度最快,如蜂數(shù)繼續(xù)增加,其繁殖速度反而會下降。此時要進行強弱互補。將強群中的封蓋子脾提出加到弱群中,將弱群中的卵蟲脾提出加到強群中。這樣弱群中可利用強群哺育新蜂,強群中也加入了適合產卵的空脾。強弱互補是養(yǎng)蜂中經常用的一種措施,使全場的蜂群成為一個整體,發(fā)揮各個蜂群的優(yōu)勢,使所有蜂群都成為具有生產能力的強群。蜂群強弱互補一定要注意所調換的蜂群都是健康蜂群,若蜂群感染疾病(如大螨、細菌病、白堊病等)則不能調脾,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