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衰入手繁殖健壯的越冬蜂
秋衰入手繁殖健壯的越冬蜂
飼養強群,是養蜂高產和穩產的重要措施,但在生產實踐中,由于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往往達不到飼養強群的目的,突出的問題表現在秋衰造成的弱群越冬這個環節上。因此,從解決秋衰入手繁殖健壯的越冬蜂是培養強群的起點。
一、蜂群的繁殖規律
強群是蜂群繁殖發展的正常趨勢。在自然條件下,蜂群在結束越冬之后的整個繁殖季節積極育兒壯大群勢、積累采集蜂、在流蜜期加緊采集,為度過漫長的冬季而儲存充足的飼料。這種規律性的活動都是為了維護群體的強大,以延續其種族的生命力。但是,因為自然界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以及人為因素等方面的影響,致使蜂群發揮不了應有的強度,并且在繼續減弱。50年代飼養的蜂群,一只蜂王就可以繁殖8框越冬蜂,然而,目前這里的越冬群一般是4~5框蜂,更甚者還有2~3框的弱群。30多年的群勢之差說明,現在養蜂技術水平雖然提高,但蜂群的量和質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這種蜂群強度減弱的趨勢,不是蜂群自身繁殖的客觀規律,而是在飼養條件中逐漸形成的現實狀況。它的形成過程充分說明,蜂群既然存在著由強到弱的不利條件,也必然表現出由弱到強的有利因素。
二、蜂群為什么秋衰
蜂群的秋衰發生在繁殖末期,嚴重削弱了越冬群勢,導致下一年發展不起強壯的蜂群。不解決秋衰,不能保障強群越冬,靠當年繁殖強群是有困難的。蜂群秋衰的原因,從自然環境的變化和飼養管理技術的發展情況來看,人為的因素應占主要方面。
1蜂螨危害是促成蜂群秋衰的主要因素蜂螨的危害影響子脾的出蜂率,原本秋季一張七成面積的子脾能夠出房1~1.5框蜂,然而現在秋季一張甚至兩張子脾卻孵化不出1框蜂。目前防治蜂螨的措施雖已取得成效,但仍然未能很好的恢復蜂群的健康。
蜂螨的繁殖期短,其適應性卻很強。隨著季節的變化。蜂群的繁殖速度從秋季逐漸有所下降,而當時的氣候和蜂群的條件,正適應蜂螨的繁殖,寄生率上升到高峰,常常出乎養蜂者預料之外,嚴重的危害了繁殖末期最后一批蜂兒的健康發育。若干教訓告訴我們,蜂螨危害蜂群最嚴重的季節是秋季繁殖越冬蜂階段。2蜜粉源利用的不合理蜂群繁殖是受蜜粉源制約的,沒有蜜源可以人工補給,沒有粉源靠任何方法也難以達到繁殖強群的目的。只注重高產,不考慮穩收,人為的粉源缺乏,也是造成蜂群秋衰的重要原因。
有的蜂場進入缺粉的椴樹場地,雖然高產,但蜂群出場時僅有3張子脾,到秋蜜場地只能弱群繁殖,不但造成秋衰,而且由于儲存花粉少,也使來年早春蜂群繁殖緩慢。3飼養管理措施不適宜哺育蜂兒所需要的豐富營養來源于充足的飼料。巢內缺蜜少粉,甚至蜂群處于饑餓狀態,哺育出的蜜蜂體質不健壯,壽命短,抗病力低。
頻繁的搖蜜,甚至幼蟲脾上的蜜也搖,影響了蜂兒的發育。或者只追求擴大子圈,不保持蜜粉圈,人為的造成飼料缺乏,盡管有大面積的子脾,但蜂兒的發育卻很不健康。 在蜂群轉運時,高溫季節忽視通風或運輸時間過長而傷熱;低溫季節忽視保溫而凍傷子脾;不根據氣候、蜜源、蜂群的具體情況選用治螨藥物和方法,盲目施藥,造成蜂群中毒傷蜂傷子造成秋衰。4蜂種退化由于長期不換種,或者換種以后未能注意有計劃地利用雜種優勢,造成了混亂雜交的現象,蜂群的生產力和生活力明顯退化,出現了采集力低,難維持大群,抗逆能力弱的低劣品種,以至常年小群繁殖、弱群越冬。
三、保持越冬蜂群應有強度
遵循客觀規律,改革不合理的飼養管理方法,克服蜂群的秋衰,是提高越冬蜂群強度的有效途徑。
1防治蜂螨在繁殖越冬蜂之前必須徹底治螨,抓住有利時機,進行防治。 8月10日前蜂群內的子脾還不是越冬蜂,應采取治螨措施對越冬蜂不會有影響。
2合理利用蜜粉源蜂群的繁殖形勢為一環扣一環的,我地在交替期結束就繁殖椴樹花期采集蜂,椴樹花期繁殖的蜂又是越冬蜂的撫育蜂,有的時期繁殖的蜂,像是無用之蜂。卻是擔負哺育采蜜蜂或越冬蜂的蜂,根本不存在所謂無用之蜂。因此,繁殖期缺乏蜜粉源,蜂群的繁殖就受到間斷性的影響。
實踐經驗證明,凡是高產的蜂場都是利用豐富的蜜粉源(特別是粉源不間斷)培養了強群,不但產量穩,而且蜂群發展的也穩。
椴樹蜜場地應選擇兼有豐富的輔助蜜粉源,保證整個放蜂時期不缺粉源。如果進入缺粉的高產場地,也應在輔助蜜源充足的場地繁殖到椴樹開花再進場采蜜,后期要早出場,不要只顧采蜜不管蜂群繁殖,造成一年高產二年蜂衰。 從眼前利益看,秋蜜的主要蜜源,但從長遠利益看,應作為輔助蜜源來利用,要以繁殖越冬蜂和儲存越冬蜜脾以及儲存來年繁殖用的飼料為主。3為蜂群留足飼料秋季飼料缺乏的蜂群與保持充足飼料基礎的蜂群,培養出的越冬蜂群勢相差懸殊,經試驗,前者以6-7張85~90%面積的子脾僅保持4框越冬蜂;而后者以6張65~70%面積的子脾保持6框越冬蜂。在蜂螨寄生率同等條件之下,飼料充足的蜂群受害程度也較飼料缺乏的蜂群輕。說明飼料足的蜂群,其蜂兒在發育期獲得豐富的營養,可以增強蜜蜂的抗逆能力。
經蜜蜂釀制的成熟蜜粉,營養豐富,適應蜜蜂繁殖的需要;讓蜜蜂長期以不成熟的蜜粉或稀薄糖漿為飼料,其后代的健壯程度明顯降低。 繁殖越冬蜂期,不要一掃光搖凈群內存蜜,人為的造成蜜蜂缺乏飼料。要保持每群有一張整蜜脾(折合算)和一張花粉脾(折合算),其子房面積不低于60%,不追求無邊角蜜粉的大面積子脾,讓蜜蜂和蜂兒生活在蜜粉過剩的蜂巢里。越冬飼料要提前在繁殖越冬蜂時喂足,防止利用越冬蜂加工飼料,過早的消耗越冬群勢。4適當分蜂和飼養雙王群在繁殖期較短的情況下,不能超越實際情況多分蜂。春季群勢較強可以分蜂,保證新分群在繁殖越冬蜂之前強壯起來,以達到強群分出強群越冬的目的。
在繁殖越冬蜂前,結合換王和分巢治螨等措施,在繼箱群哺育力過剩的基礎上組織雙王群繁殖越冬蜂,可以有效的增強越冬蜂的群勢。5飼養優良蜂種選擇能夠維持大群,繁殖力強,生產力高,越冬性能好的蜂種,像黑環,黑美意,東北黑,喀蜂雜交種等優良品種都適應我地區的飼養條件,要堅持定期換種,長期飼養良種。同時,在繁殖越冬蜂前還要對蜂王選優去劣,利用產卵力較高的蜂王繁殖越冬蜂,加強利用良種優王的措施,對增強越冬群勢避免秋衰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下一篇:老養蜂師傅總結的養蜂技術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