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變多,群變強,細節很關鍵 !
蜂變多,群變強,細節很關鍵 !
度夏結束,蜂群即將進入秋繁秋采環節。抽脾補蜂、繁蜂擴場是項重要工作。蜂王是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蜂群強弱取決于蜂王。蜂變多,群變強,不得不說的幾個細節問題——
細節1:良種決定群勢
一只好王千斤蜜。不同蜂種具有不同的生物學特性,我提倡根據自己需要選種。總體上要求蜂群壯、蜂王產卵快、維持大群、采集力強、抗病力強五個方面能有優勢。重繁殖的,產卵、抗病是關鍵;重采集的,大群、采集力不可忽視。
細節2:好王“一半蜂”
養殖業發展關鍵在繁殖。夏季育王優于春季,流蜜期優于非流蜜期。春季育王以平箱意蜂 10 脾、中蜂6脾蜂起,繼箱流蜜期 15 脾育王。平箱育王可用立式隔王板將巢箱隔成兩個區,小區內放 2 脾供蜂王產卵,大區放 6 脾,育王框放中間。育王群要求飼喂蜂過剩,蜂群有一定分蜂情緒。
外界有充足的輔助蜜粉源且氣候條件24度左右為宜。育王必須提前培育雄蜂,應在育王前半月提前培育雄蜂,做到雄蜂性成熟與處女王婚飛相吻合。在組織蜂群時 10 脾蜂放 8 張脾,提出 2 張卵脾蟲,達到蜂多于脾,飼喂蜂占絕對優勢。
提出育王框工蜂在框上會完全覆蓋王臺基。育王前 4 天向種王群中加入 1 張灌糖漿巢脾,第 2 天檢查蜂王產卵部位,可作為移蟲脾。育王前喂至上梁見白,隔板外出現贅脾。飼料充足是蜂王優質的關鍵因素。移蟲后,每天傍晚最好堅持獎勵飼喂半斤糖漿。育王群白天巢門口要喂水,晚上巢門口獎勵飼喂。第2天檢查接受情況,第5天檢查封蓋情況,第10天檢查王臺成熟情況,并確定介臺分群數量。
細節3:合理組建新群規模
意蜂生產蜂場交尾群 2 框蜂為宜,多脾交尾成功率反而低。中蜂交尾則對子脾較講究,如果子脾能保持一定面積的各齡幼蟲,處女王交尾則不斷有吐漿蜂補充。中、意蜂介臺后,出房時間越短處王質量越好。王胎發育成熟的,在強光下可見黑色陰影、處女王在臺內能見活動,一般3-4小時出房。
細節4:交尾群管理新發現
交尾群最好箱外觀察,交尾成功前不應隨便開箱檢查。一是影響處女王交尾;二是蜜源短缺期容易引發盜蜂。在不受天氣影響的條件下,處女王出房 5-7 天外出試飛、婚飛、交尾。每日婚飛 3 次以上,當日可交尾成功。7天交尾、10 天見卵的多。我中蜂試驗得過寒冬48天、酷暑19天才交尾成功的。
試驗中為防斷漿,我每十天換入一張幼蟲脾,提出原有空脾,及時補充了新蜂。偶爾也有處女王出房 4天半就交尾成功、7天開產的。檢查交尾群見蜂王是件難事,白天一般難尋其蹤,它在外“談情說愛”;晚上一般都在“家”,所以我查處王晚上進行。如果發現箱前有死王,發現巢門前工蜂混亂,發現箱內發出雜亂尖叫聲,再開箱檢查,確認是否出現處王錯投現象。
意蜂一般情況下10-11 天新王可產卵,工蜂采集積極,采粉蜂比例增加。未交尾群工蜂采集情緒低落,很少有采粉蜂歸來。正常天氣情況下,半個月未開產的和被圍張翅受傷的處女王有條件的則應淘汰。之后,新王群與老王群的卵蟲脾可相互調換,從而為保障采集群有足夠的蜂力投入采集創造條件。
上一篇:秋繁時為何出現花子現象?
下一篇:如何防治蜜蜂甘露蜜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