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王臺多了難以抉擇,都留著能出好蜂王嗎?
自然王臺多了難以抉擇,都留著能出好蜂王嗎?
對于有選擇困難癥的人來說,做出抉擇是很難的。如果養蜂出現了多個自然王臺,就不知道該選哪一個,該去哪一個?有的人就懶得選擇了,就在蜂巢門口安上防逃片,阻止分蜂飛逃,想讓蜂王出房后自由競爭,留下的蜂王以為就是好蜂王了……
這種方法是一種懶辦法,也是一個愚蠢的辦法。這樣做的結果很可能讓好蜂王死在新出房的蜂王手里,這種方法絕不是公平競爭,難以選出真正好蜂王的。
我們都知道,新出臺的蜂王要做的第1件事就是尋找蜂巢里的其他王臺或者蜂王。發現其他自然王臺就會立刻去殺死,只要用蟄針刺破王胎,就會把里面未長成功的蜂王殺死。而工蜂一般都是對新出來的蜂王更加支持的,王臺里的蜂王畢竟沒有多少信息素能散發出來,是難以控制工蜂的。在蜂群并不強盛時,工蜂還會幫助新出來的蜂王殺死其他的王臺。蜂群弱小,工蜂也不敢隨便分蜂飛逃的。
但是這個先出來的蜂王并不一定就是優秀的蜂王。工蜂急造王臺時,會選擇不同日齡的幼蟲改造成王臺,這些幼蟲有的大,有的小,所以同一時期造出來的蜂王出房日期就會早晚不一樣。大幼蟲培育出來的蜂王會先出房,小幼蟲培養出來的蜂王會后出房。可我們都明白,培育蜂王的幼蟲越小越好,大幼蟲培育出來的蜂王品質絕不會好的。這個先出來的處女王很可能就是大幼蟲培育出來的,殺死的就是小幼蟲培育成的優秀蜂王。
所以,如果把多個自然王臺都留著,就會讓大幼蟲培育出來的劣質蜂王占了先機,讓小幼蟲撫育出的優秀蜂王根本沒有應戰的機會,這樣競爭的結果,只會選出劣質的蜂王,是完全不可取的。
其實不管是大幼蟲還是小幼蟲,如果能夠發育完成,也能夠交尾產子的。可是沒有對比,就不知道差距,大幼蟲培育成的蜂王生理功能會差得多,難以維持強群,產子量低,容易衰老這是肯定的。小幼蟲培育出的蜂王品質就會好得多,生理功能正常,蜂王信息素旺盛,能夠維持強群,不容易衰老,這也是試驗證明了的。
中蜂朋友們,養不出強盛的中蜂群,容易發生分蜂飛逃,不要只認為是中蜂特性。有一部分原因是中蜂王沒有進行正確育王,精心的選育,讓大量的劣質蜂王存活下來,才造成中蜂難以養強盛蜂群的局面。
如果蜂群出現了多個自然王臺,一定要認真選擇哪一個是優秀的?如果發現有小幼蟲培育的王臺,里面有大量的蜂王漿,哪怕這個王臺會遲幾天出房,我們也要創造機會讓這個蜂王成功。如果有自然王臺很快封蓋,王臺比較細小,這樣的王臺基本上就是劣質王臺,不要因為馬上要出房了舍不得摘除。這個劣質的蜂王可能會殺死優秀蜂王的。
在王臺成熟前一定要與其他自然王臺分開,不要好蜂王冤死在劣質蜂王的手里。作為養蜂人必須要學會分辨什么樣是優質王臺?什么樣是優秀蜂王?必須人為的讓優秀王臺優秀蜂王活下來,劣質蜂王堅決淘汰。
怎樣的王臺才是優質的,怎樣的蜂王才是優秀的,這也只是經驗之談,并不會百分百準確。如果選擇的經驗豐富了,是能夠準確判斷王臺機蜂王的優劣的,這也是養蜂技術的提高。
想要成為一個好的養蜂人,一定不要抱著聽天由命的態度,心懷僥幸心理,這也是一種懶惰。養蜂不能怕麻煩,要在實踐中摸索最好的方法,精益求精,這樣才能養好蜂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