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蜂王,介紹蜂王,蜂王不進群如何處理?
蜜蜂蜂王,介紹蜂王,蜂王不進群如何處理?
關于介紹蜂王,蜂王不進無王群的原因,小編認為是我們的介紹方式不正確導致的,不管是采用直接介入還是間接介入,都應該充分考慮蜂王物質對新王的影響,同時還應該選擇正確的方法。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提高失王群對蜂王的接受率呢?小編認為我們需要考慮失王群的具體情況和失王的時間。
失王群工蜂接受蜂王的要求
一個失王群要接受一只新王,首先要蜂群中的老王已經確定失去,這種失去并不是我們人為的認為蜂群失王,因為一個蜂群中的蜂王失去以后,其蜂王物質還能在蜂群中存在一段時間,所以當我們的蜂群剛剛失王的時候,雖然蜂群中沒有蜂王,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當做有王群。
一般來說,當一個蜂群中的蜂王失去以后,工蜂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發現,而且蜂群中會有一個尋找蜂王的過程,只有工蜂確定蜂王已經不在蜂群中后才會培育急造王臺或者接受新的蜂王,而這個時間一般是幾個小時到十幾個小時,所以一般我們介紹新王的時候都會選擇在蜂群失王后24小時介入新王,一般不超過48小時,超過以后介紹蜂王也有一定的影響,關于原因下面小編會進行介紹。
失王時間
上面小編提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失王時間要控制好,不長不短,一般限制在兩天內。那么如果失王時間過短和過長的情況下又會發生什么情況呢?
第一:失王時間過短
如果失王時間過短,老王的蜂王物質在蜂群中還有殘留,這時候如果我們介入新王,則容易出現工蜂不接受新王的情況,這時候新王就容易被工蜂驅趕,導致我們介入的蜂王不進入失王群的現象發生。
對于這種情況而言,我們需要延長蜂群失王的時間,讓上一只蜂王的蜂王物質完全消失以后再次介入新王,這時候蜂群就容易接受新王了。
第二:失王時間過長
如果失王時間過長的情況下,則容易引發蜂群中的工蜂卵巢發育,原因是由于蜂群中沒有蜂王如果沒有幼蟲來大量消耗哺育蜂體內的營養的情況下,哺育蜂就會造成營養過剩,引發哺育蜂卵巢發育,進而引發哺育蜂產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蜂產卵現象。產卵的工蜂對新王的接受率低,容易驅逐蜂王,所以蜂王也有可能不接受失王群。
對于這種情況而言,我們需要先消耗蜂群中的工蜂體內營養,讓工蜂卵巢萎縮,失去產卵能力,變為一只正常的工蜂,方法是把已經工蜂產卵的蜂群中的蜂脾全部抽出,然后把巢門關閉,保持蜂群內通風,讓已經工蜂產卵的蜂群失王一天,然后第二天在蜂群中加入蛹脾,并進行少量飼喂,讓蜂群中的蜂蛹繼續消耗產卵工蜂體內的營養,同時提高產卵工蜂的哺育積極性,然后囚禁一只蜂王放進蜂群里面,繼續進行獎勵喂養。
通過一兩天的獎勵喂養之后,我們注意觀察蜂群中的工蜂是不是已經正常飼喂蜂王,如果工蜂正常飼喂蜂王,不再包圍隔王籠,說明工蜂已經接受了蜂王,這時候我們留補充封蓋子脾和空脾,放出蜂王產卵即可。
介紹蜂王工蜂不接受的解決辦法
有的朋友在介紹蜂王的時候由于操作不規范,容易引發工蜂混亂,圍王的現象,最后蜂王不接受失王群,對于這種情況而言,我們要正確采用直接介王和間接介王的方式,一般來說,意蜂采用直接介王沒有困難,但是如果是中蜂,采用直接介王有時候容易引發工蜂圍王現象,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只需要更換介王方法,采用間接介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