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市場亂,新國標待執行
即將執行的新國標規定,添加蔗糖等仍標稱“蜂蜜”將以摻雜使假論處
家住梅林的張女士致電本報,稱在超市購買蜂蜜,相同重量的蜂蜜,有的價格在20元左右,有的卻賣到400元,價格相差近20倍。記者近日走訪市內各大商場發現,目前,市場上的蜂蜜產品不僅價格相差很大,而且標準也不統一,按照11月1日起即將執行的國家標準,有的產品甚至根本不能稱為蜂蜜。
蜂蜜價格與功效不能劃等號
在位于景田附近的歲寶百貨,記者找到了張女士所說的“高價”蜜。產品標簽上標明的產地是新西蘭,500克標價168元,更貴的賣到200元以上,而國產的同類產品價格在20元左右。相比之下,差距確實很大。商場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種新西蘭進口的蜂蜜是采自新西蘭特有的植物,含有獨特的天然活性,對患有間接性胃病的人和腸胃功能差的人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價格相差如此之大,原因真如銷售人員所說的那樣嗎?記者通過采訪業內人士了解到,養蜂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墨西哥、加拿大等國家,養蜂僅僅作為旅游的附帶產業。從新西蘭進口的產品價格如此之高,很大原因是由于其人力成本比我國高,從而提高了其養蜂成本,再加上進口關稅等因素,自然比國產產品價格高。至于功效,該人士認為相差不大,即使真的如產品介紹所說,采自新西蘭的特有植物,那我國同樣有很多蜂蜜產品是國外所沒有的。目前,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蜂產品生產和出口國,國內產品和國外產品各有各的優勢,總體持平。
新國標即將執行
據了解,從今年3月1日起,蜂蜜國家強制性新標準已在生產領域實施,而流通領域也將在11月1日起實施新標準。新標準規定,凡在蜂蜜中添加果葡糖(漿)、蔗糖、葡萄糖等工業生產物質的蜂蜜制品仍標稱“蜂蜜”或“蜜”產品,將以摻雜使假、以假充真論處。
記者走訪市內各大型超市發現,目前,深圳市銷售的蜂蜜名稱五花八門,有“柚汁蜜”、“兒童蜜”、“老年蜂蜜”等等。它們多產自廣西、浙江、黑龍江等省,500克價格一般在18元~30元左右,但也有產品一千克僅賣15元。市場上仍有部分蜂蜜產品是執行的1998年或2002年的標準。有的產品在配料一欄標注了白砂糖、精水、檸檬酸等成分,根據國家標準,11月起,這些都不能稱為“蜂蜜”。國家標準規定,生產日期在3月1日以后的蜂蜜,其包裝標簽上必須寫明“GB18796-2005”。食品標簽上的產品標準號項目中,符合強制性和推薦性要求的,應標識為符合“GB18796要求”。若只符合強制性要求的,應標識為“GB18796的強制性要求”;此外,新標準規定蜂蜜產品的等級需標示,因此在標簽上也應注有“一級品”或“二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