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粉加工工具―DHG一1 型電熱蜂花粉干燥器
|OK蜜蜂網
福建農林大學蜂學學院 方文富 龔蜜
近年來,許多養蜂者都不同規模地生產了蜂花粉
,但由于缺乏適當的蜂花粉干燥器,
蜂花粉沒能及時干燥而霉變損失,或因干燥處理不當,蜂花粉的營養含有受到嚴重破壞,
影響產品質量。為解決花粉干燥設備短缺這個問題我們參考了國外蜂花粉干燥設備及技術,
研制出DHG一1型電熱蜂花粉干燥器(圖1)。

圖 1 DHG一1 型電熱蜂花粉干燥器
1 干燥器的構造
干燥器由器體、花粉盤、電熱器和控溫器等部分組成。
1.1 器體 由l mm厚的鋁板制成,內部距底35mm處用1片鉆有許多直徑6mm圓孔的鋁板隔成
上下2室,上室為干燥室,配5個花粉盤,下室為控溫室,裝置有電熱及控溫件,側壁和前
后壁的中上部分別有330×125mm和250×125mm。的帶有許多直徑 6mm圓孔的區域,供排出
濕汽用;右側壁上還有1個溫度計插孔,可插入1支0~100℃的溫度計用來測器體內溫;器
體門為前向開啟式,器體尺寸430×310×370mm。
1.2 花粉盤 邊框用20mm的角鋁制作,盤底用100目的尼龍絹布和5目的鐵絲網制作以通氣,
每個花粉盤可盛0.5~0.6kG花粉,尺寸為390×280×20mm。
1.3 電熱器 用300w的電熱絲呈蛇形固定在絕緣、耐熱的支架上制成。
1.4 控溫器 采用閃動式雙金屬片控溫元件,使工作溫度在40~50℃內可調,在控溫元件
下方裝有1個微型電熱器。
電熱、控溫系統還裝有工作指示燈和控溫指示燈,以指示干燥器的工作情況(圖2)。
圖 2 電熱、控溫系統線路
A 三腳插頭 B 控溫器 K 開關 W1 300w 電熱器 W2 微型電熱器 D1 工作指示燈(綠) D2 控溫指示燈(紅)
2 干燥器的工作原理
干燥花粉時,當電路接通后,工作指示燈(綠燈)和控溫指示燈(紅燈)均發亮,電熱器
供熱,器溫逐漸上升,熱空氣穿過隔板的孔洞進入上室加熱花粉;蜂花粉蒸發出的濕汽從
器壁四周的排濕汽孔排出。當器溫上升到所需溫度時,控溫器觸點自動斷開,紅燈熄滅,
電熱器停止供熱,器溫不再上升;當器溫下降至所需溫度以下時,控溫器觸點又自動閉合,
電熱器再次工作,器溫又上升,如此反復使器溫保持在所需溫度上。
3 干燥路的使用方法
3.1 控溫點定位 干燥器使用前必須根據所需的干燥溫度來確定控溫范圍(一般選擇40~50
℃)的位置,以便在干燥時選擇到所需的溫度作控溫點。定位時先在器體溫度計插孔內插入
1 支。0~100℃的溫度計,使其感溫端位于器體中央,然后我們以40℃、45℃和50℃3個控
溫點的定位為例來說明: 接通電路,把控溫旋鈕旋至最高點,這時綠燈和紅燈均發亮,待
溫度上升至40℃時,朝最低點方向調節控溫旋鈕至紅燈剛好熄滅, 觀察器溫約l0分鐘;若
低于40℃,則控溫旋鈕稍向高端調節, 反之則稍向低端調節,直至器溫穩定在40℃。最后
在控溫旋鈕所指處的器壁上作標記。 再用上法定出45℃和50℃控溫點并作標記,干燥花粉
時只需把控溫旋鈕旋至所需控溫點處,不必另行定位。
3.2 干操蜂花粉的操作方法
按每個花粉盤裝0.5~0.6kg 的量將花粉平鋪在盤內后插入干燥器,關閉器門接通電
源,并把控溫旋鈕旋至所需控溫點進行干燥。4~6h 后上下對調花粉盤1次,同時翻動盤內
的花粉,使其干燥均勻。
一般在室溫20℃器溫45℃時進行干燥, 新鮮蜂花粉經8 h干燥后,其含水量將低于5%,
達到干燥貯存要求。
干燥器用畢,應把花粉盤和器底內殘留的花粉粒清除干凈,然后置于干燥處。
4 干躁器的應用實驗簡報
為確定干燥器的干燥效果,我們用來自福州郊區的茶花花粉來進行實驗。
4.1 干燥前后合水量納測定 經測定,新鮮花粉的含水量為11.81%;在室溫20℃、器溫
45℃下干燥7h后,含水量降至6.l79%,8h后降至4.19%;可見在上述條件下,干燥約8h
就可使花粉的含水量在5%以下,達到貯存要求。
4.2 干燥前后活性的側定 采用氯化三苯四氮花粉活性測定法,測得新鮮花粉具有活性的
百分率為98.92%;干燥 8h后的花粉具有活性的百分率為97.49%。用生物統計來檢驗干
燥前后的花粉具有活性百分率的差異顯著性,得出t=1.43,t<t0.05=1.96即P>0.05,
所以差異不顯著。可見,經8h干燥后,蜂花粉的活性不變,即質量不變。
上一篇:臭氧滅菌技術在花粉滅菌中的應用
下一篇:怎樣造一張好的新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