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蜂與蜜蜂螯傷的防治與急救法
防范蜂類螯傷應注意下列事項:
1. 毒蜂對于香甜味、毛絨物體和暗色目標較敏感,因此登山郊游時,宜避免噴灑香水、發油;吃剩的含甜味物品應收藏好。另外,穿著淡色衣物和戴帽子都可防范毒蜂將自己視為攻擊之目標。
2. 途經蜂巢或蜂群圍繞飛翔的叢林,最好能繞道而行。
3.如發現蜂類在頭上繞飛,切勿驚慌,更不可伸手揮打,否則受到驚嚇的蜂類可能會引來蜂群一起攻擊你。為了保護頭可用白色衣服蓋住,安靜地坐下,等待蜂類自行離去。或以衣物保護頭,彎身靜靜、慢慢地大步走開。
4. 遭受蜂類攻擊時,以保護頭部最重要,下列方式有助于逃避攻擊:
(1) 用衣物包住頭部滾入草叢內。
(2) 躲入矮樹叢中,用雙手將樹枝拉回,再松手讓樹枝彈回以阻擋蜂群。
(3) 如遇水池可潛入水中以躲避攻擊。
(4) 將衣物拿在頭上旋轉后朝一方向丟擲,以引誘蜂去追逐拋出的衣物,接著趁機朝反方向逃走。
(5) 點燃物品以煙熏阻蜂群。
如果不慎被蜂的尾赤螯傷時,輕者在傷處會出現腫脹、刺痛和發熱等局部癥狀。當同時被多只蜂螯傷時,則因蜂毒吸收量增多,而出現全身性中毒反應,如腹瀉、嘔吐、頭痛、發熱、面色蒼白、失去知覺、昏睡、肌肉痙攣等。少數人對蜂毒會產生過敏反應,甚至休克死亡。
急救步驟如下:
1. 檢查傷口是否有蜂刺遺留在上面,如發現蜂刺,可用尖頭鑷子夾住毒囊前端,往后拉出;或以針將蜂刺挑出。
2. 盡快擠出傷口上的毒血。
3. 清洗傷口后,涂擦低濃度氨水或小蘇打溶液以減輕疼痛,也可以敷上熱痱水以止癢。
4. 遭受群蜂攻擊者,全身浸泡在含有小蘇打的水中,以減輕疼痛。
5. 發生過敏反應者,應預防休克。
6. 維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施行心肺復蘇術。
7. 迅速送醫。
毒蜂使用含堿性的肥皂清洗,再以水或冰塊冷數患部。假如刺傷部位在四肢,可用止血帶或帶子扎緊,每隔15分鐘松開15秒,以減緩毒素擴散。嚴重時,注射腎上腺素Epinephrine、抗生素及副腎皮質素(如Prednisolon或Decadron),但此類藥劑都有不良副作用,除非患者有生命之危,否則勿輕易使用。預防蜂群攻擊只一點,請勿侵犯之,看見蜂窩勿故意挑動,遇單兵蜂出巡時應靜立讓它離去﹔遇致圍攻時,撿根樹枝在頭上繞圈旋轉,最后往溪谷遠方甩去,則蜂群會順風勢飛去。
蜜蜂和虎頭蜂在遇到驚擾時就會螯人。
防范蜂類螯傷應注意下列事項:
1. 毒蜂對于香甜味、毛絨物體和暗色目標較敏感,因此登山郊游時,宜避免噴灑香水、發油;吃剩的含甜味物品應收藏好。另外,穿著淡色衣物和戴帽子都可防范毒蜂將自己視為攻擊之目標。
2. 途經蜂巢或蜂群圍繞飛翔的叢林,最好能繞道而行。
3.如發現蜂類在頭上繞飛,切勿驚慌,更不可伸手揮打,否則受到驚嚇的蜂類可能會引來蜂群一起攻擊你。為了保護頭可用白色衣服蓋住,安靜地坐下,等待蜂類自行離去。或以衣物保護頭,彎身靜靜、慢慢地大步走開。
4. 遭受蜂類攻擊時,以保護頭部最重要,下列方式有助于逃避攻擊:
(1) 用衣物包住頭部滾入草叢內。
(2) 躲入矮樹叢中,用雙手將樹枝拉回,再松手讓樹枝彈回以阻擋蜂群。
(3) 如遇水池可潛入水中以躲避攻擊。
(4) 將衣物拿在頭上旋轉后朝一方向丟擲,以引誘蜂去追逐拋出的衣物,接著趁機朝反方向逃走。
(5) 點燃物品以煙熏阻蜂群。
如果不慎被蜂的尾赤螯傷時,輕者在傷處會出現腫脹、刺痛和發熱等局部癥狀。當同時被多只蜂螯傷時,則因蜂毒吸收量增多,而出現全身性中毒反應,如腹瀉、嘔吐、頭痛、發熱、面色蒼白、失去知覺、昏睡、肌肉痙攣等。少數人對蜂毒會產生過敏反應,甚至休克死亡。
急救步驟如下:
1. 檢查傷口是否有蜂刺遺留在上面,如發現蜂刺,可用尖頭鑷子夾住毒囊前端,往后拉出;或以針將蜂刺挑出。
2. 盡快擠出傷口上的毒血。
3. 清洗傷口后,涂擦低濃度氨水或小蘇打溶液以減輕疼痛,也可以敷上熱痱水以止癢。
4. 遭受群蜂攻擊者,全身浸泡在含有小蘇打的水中,以減輕疼痛。
5. 發生過敏反應者,應預防休克。
6. 維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施行心肺復蘇術。
7. 迅速送醫。
毒蜂使用含堿性的肥皂清洗,再以水或冰塊冷數患部。假如刺傷部位在四肢,可用止血帶或帶子扎緊,每隔15分鐘松開15秒,以減緩毒素擴散。嚴重時,注射腎上腺素Epinephrine、抗生素及副腎皮質素(如Prednisolon或Decadron),但此類藥劑都有不良副作用,除非患者有生命之危,否則勿輕易使用。預防蜂群攻擊只一點,請勿侵犯之,看見蜂窩勿故意挑動,遇單兵蜂出巡時應靜立讓它離去﹔遇致圍攻時,撿根樹枝在頭上繞圈旋轉,最后往溪谷遠方甩去,則蜂群會順風勢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