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知識,高箱與矮箱養蜂優缺點對比及靈活應用
養蜂知識,高箱與矮箱養蜂優缺點對比及靈活應用
我們日常見到意蜂采蜜期采用高箱飼養,越冬期采用矮箱或平箱飼養,而中蜂大多使用矮箱或平箱飼養,也有養蜂者采用淺繼箱飼養。其中高矮箱轉換時機或只采用矮箱飼養,這其中有很多的講究。
養蜂使用的高箱與矮箱其優缺點非常明顯。下面從高矮蜂箱對蜂群的溫度、采蜜量做簡單的分析,尋找使用的一些規律性。
一、高矮箱對蜂群內部溫度影響
高箱最大的特點就是箱體疊加,箱內垂直方向空間大,水平方向空間有限;而矮箱最大的特點則剛好相反,矮箱為單層,垂直方向空間有限,水平方向空間大。高箱的制作費用較高,工藝復雜,使用麻煩,而矮箱制作簡單,費用低,使用方便。
1、繁殖期
蜂群一年中的繁殖期主要集中在溫暖或溫暖偏冷的氣候里,早春至夏初、秋季,繁殖期外界的氣溫的高溫在10℃~30℃,低溫在4~15℃,低溫可能更低。此期間只要蜂群中的蜂王產卵,蜂群中的蜂兒區溫度就必須維持在34.8℃。
(1)熱量的利用
如果在繁殖期采用高箱飼養,高箱垂直方向的空間無限,蜜蜂很難維持需要的溫度,但是水平方向空間有限,可以保持溫度,但是箱壁熱量散失嚴重,可維持溫度的面積比較小,卵脾的發展緩慢。
如果在繁殖期采用矮箱(平箱)飼養,蜂箱的垂直方向空間有限,蜜蜂就能很好的調控垂直方向蜂兒巢脾的溫度,隨著巢內蜂兒的增加,巢內熱源增加,蜜蜂能夠把這些熱量用來溫暖更多的巢脾,以及擴大巢脾下邊緣的蜂兒面積,實現快速繁殖。
(2)更方便保溫
在繁殖期,矮箱或平箱框梁上部通過覆布、保溫墊等更容易保溫,同時可封閉上蜂路,使熱量只維持在幾個巢脾之間,能有效的起到保溫的作用;而高箱則相反。
因此,矮箱或平箱能更好的利用熱量及維持蜂群所需要的溫度,并能快速的擴大卵圈,有利于蜂群的哺育繁殖,群勢快速壯大。
根據專家對意蜂在繁殖期采用高箱和矮箱或平箱的實驗發現,矮箱繁殖蜂兒數量是高箱繁殖蜂兒數量的1.26倍。
2、采蜜期
外界植物的流蜜期一般在15℃以上,大流蜜期在20℃以上,所以,采蜜期,外界的低溫和高溫都比較高。同時我們知道,蜜蜂生活最適宜的外界溫度是20~25℃。
(1)采蜜期蜂群內部的濕度。進入采蜜期,蜂群的主要精力是采蜜,繁殖是次要任務。蜂箱內的濕度在60%較繁殖期的濕度80%低很多,有利于風力的成熟,但是不利于蜂群的繁殖。
(2)采蜜期蜂群內部溫度分布。采蜜期蜂群育兒少,蜂群中大部分巢脾的溫度接近外界溫度,有利于騰出更多的蜜蜂參加采集活動(低溫或高溫都需要更多的蜜蜂參與到保溫或降溫工作中),有利于外勤蜂壽命的延長,變相的提高了蜂群的采集力,增加蜜產量。
在采蜜期,低濕、變化的溫度,有利于蜂群采蜜,不利于蜂群的繁殖。高箱充足的垂直空間,煙囪的效應,更有利于實現蜂群對溫濕度的要求,而矮箱或平箱則相反,容易形成悶的環境,容易使蜂群產生分蜂情緒。
二、高矮箱對蜂群采蜜量的影響
不論是中蜂還是意蜂都有子蜜不分離的現象,尤其是在低溫繁殖期,隨著溫度的升高,意蜂蜂王產卵量增多,卵圈迅速擴大,在流蜜期采蜜量大,子脾少,更容易實現子蜜分離。而中蜂群勢小,采蜜量較小,子蜜分離比較弱。
在流蜜期,意蜂采用高箱有利于蜂群的采蜜情緒發揮,更能實現子蜜分離,方便后續的取蜜工作,而中蜂可采用淺繼箱飼養,能有效的防止蜂群的分蜂情緒,同時也可以實現子蜜分離。
根據專家對意蜂在流蜜期采用高箱和平箱的對比試驗發現,在同樣的環境下(溫度、蜜源、群勢),高箱產蜜17.4kg,矮箱或平箱10.2kg,高箱的產蜜量是矮箱產蜜量的1.7倍。
三、靈活應用
1、意蜂高矮箱的轉化
根據上面的分析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意蜂在繁殖期采用矮箱或平箱有利于蜂群的快速繁殖,而在流蜜期采用高箱更有利于蜂群的蜜生產。
意蜂從矮箱或平箱轉高箱的時機除了考慮蜂群的群勢因素外,更應該注意外界溫度,當外界溫度在20℃以上時,應及時轉箱,即使轉箱后不能馬上采蜜,也有利于蜂群的繼續繁殖。夏末或初秋流蜜期結束后,進入秋繁季節,高箱轉矮箱或平箱也應以外界溫度20℃為界。
2、中蜂
中蜂養殖者大部分使用矮箱或平箱,可對中蜂箱做小的改造,使箱體呈正方形,在低溫期或繁殖初期,使巢脾與巢門平行,實現暖式蜂箱,能有效的保溫,使蜂群較早更快的擴大卵脾面積,快速復壯;在繁殖末期或流蜜期,使巢脾與巢門垂直,實現冷式蜂箱。當然,在越冬期采用暖式蜂箱,有利于蜂群的保暖,節約越冬飼料。同時,正方形的蜂箱較原蜂箱容積增加,使蜂箱內有更多的自由空間,高溫期有利于蜂群調控溫度。
冷暖蜂箱的轉換時機同意蜂高矮箱轉換。
結束語:蜜蜂規模化養殖,應簡化管理的程序,傻瓜式管理,但需順應蜜蜂的生活習性,在增加有限的工作量內,提高蜂群的質量與蜂產品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