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中國)蜂蜜出口量穩定增長 由蜂產品出口大國變強國需破五大難題
據中國蜂產品協會信息,2015年我國蜂產品出口情況已見分曉,出口蜂產品包括蜂蜜、鮮王漿、蜂花粉、蜂蠟、鮮蜂王漿粉五個品種。2015年我國出口蜂蜜、蜂花粉、鮮王漿的出口量與金額同2014年相比均有上漲。通過出口數據可以看出,我國蜂蜜出口仍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蜂花粉出口量與金額同比增長均超20%,成為2015年我國蜂產品出口的“績優股”;蜂蠟出口量雖然有所下降,但由于單價上漲,使出口金額比同期增長7.39%;鮮王漿出口量大約是鮮王漿粉的3倍,整體來看,我國王漿出口較為平穩,與去年基本持平。
我國是世界第一蜂蜜出口大國
2015年,我國蜂蜜出口量14.48萬噸,同比增長11.56%;出口金額共2.89億美元,同比增長11.15%;蜂王漿出口量713.8噸,金額為19136135美元,同比下降3.90%與5%;蜂花粉出口量22.69.425噸,同比增長25.52%;出口金額11130976美元,同比增長80.95%;蜂蠟出口量10352.534噸,同比下降4%;金額為64349008美元,同比增長7.39%;鮮蜂王漿粉出口量239.8噸,同比增長8.73%;出口金額為20080911美元,同比增長4.63%。
據了解,我國養蜂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蜂蜜生產大國、消費大國以及蜂蜜出口大國。我國地域廣闊,蜜源豐富,人口眾多,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蜂蜜國內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國內現有蜂產品加工企業2000余家,遍及全國。蜂產品的生產、加工企業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蘇、北京、湖北、安徽、上海、山東、四川等省、直轄市。中國人均消費蜂蜜250克以上,中國蜂蜜產量10多年來逐年增加,近年來內銷市場占有份額越來越大。
我國是世界第一蜂蜜出口大國,中國蜂蜜占世界蜂蜜總產量四分之一以上。而歐洲、美國、日本的蜂蜜進口量占世界蜂蜜貿易量的85%,歐洲每年進口20多萬噸,美國進口10萬噸左右,日本進口4萬噸左右。每年全世界生產的蜂蜜約150萬噸,其中的30%左右即40萬—50萬噸用于國家及地區之間的貿易。
如圖:天然成熟蜂巢蜜,提高蜂蜜質量,多生產天然成熟蜂蜜,增強人們對國產蜂蜜的信心,蜂蜜的價格和銷售附加值也會增加,有利于養蜂人增加收入
大國變強國仍需解決五大難題
中國是蜂蜜生產大國、消費大國以及出口大國,但中國仍不是蜂蜜強國。中國蜂產品協會會長王啉表示,我國蜂蜜產業確實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他認為,中國蜂蜜大國變為產品出口創效強國,需破解五大難題:
其一,一些蜂蜜出口企業以“數量擴展,低價競銷”的方式拓展國際市場,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蜂蜜的價格被嚴重低估,在世界市場上聲譽不高。這種低價競銷方式不僅損害了蜂農的利益,也影響加工企業技術投入,失掉世界市場份額,削弱了中國蜂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其二,蜂蜜質量需大幅度提升。
其三,蜂產品消費市場需要加大力度開發。雖然我國蜂蜜消費量日益增加,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目前中國蜂蜜人均消費量在250克左右,美國人均消費500克左右,德國人均消費1000克左右。中國消費人數是美國的4倍、歐洲的2倍。眾多的人口使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蜂蜜消費大國,帶來了巨大的消費空間。
其四,進口蜂蜜快速增長,國際蜂蜜廠商集中搶占中高端市場,預計未來進口蜂蜜數量還會有較大幅度上升,中國企業需加大力度開拓蜂蜜中高端市場。
其五,一些蜂產品企業缺乏經營創新、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的意識,粗放經營比較普遍,經營方式雷同情況在業內較為突出。產品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科研投入不足,缺少科技含量高的品牌。目前在消費者心中有分量的國產蜂蜜品牌還太少。
王啉稱,中國蜂蜜產業在營銷上,應擯棄低價傾銷,著重創建優質品牌,靠開發中高端市場增效;在產品上摒棄追求蜂產品低價低質競爭,重在科技創新和研發科技含量高的精品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