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蜜蜂用花蜜釀制而成的粘稠液體,有些人將蜂蜜存放一段時間后發現變成固體了,還以為自己買到的蜂蜜是摻了白糖的假蜂蜜,實際上蜂蜜從液態變成固體的現象就是結晶,下面小編就簡單的科普一下蜂蜜結晶是怎么回事吧!
一、結晶原理
結晶的實質是葡萄糖以晶體形式從蜂蜜中析出,原理是蜂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且蜂蜜是葡萄糖的過飽和溶液,當葡萄糖溶解度低于過飽和點時部分葡萄糖分子便會有規律的排列成結晶核,隨著葡萄糖溶解度的進一步降低更多的葡萄糖分子將排列在結晶核各個面,最終這些葡萄糖分子將形成較大的結晶體并從蜂蜜中分離出來。
二、結晶難易
蜂蜜結晶難易度主要取決于葡萄糖的相對含量,其中葡萄糖相對含量越高時則越容易結晶,例如油菜花蜜、椴樹蜜、野桂花蜜等蜜種就容易結晶,而葡萄糖相對含量越低時則越不容易結晶,例如槐花蜜、棗花蜜、紫云英蜜等蜜種就不容易結晶,但所有真蜂蜜(蜜蜂采集花蜜并完全釀制成熟的蜂蜜)在一定條件下都會自然結晶。
三、結晶條件
蜂蜜中含有的結晶核越多則結晶速度相對越快,例如有些蜂蜜商人工去出蜂蜜的結晶核后可使蜂蜜不結晶或少結晶,同時將蜂蜜存儲在13~14℃的環境下時最容易結晶,低于或高于此溫度時蜂蜜結晶速度將受到影響,另外蜂蜜的含水量也是影響結晶速度的重要因素,比如含水量超高的未成熟蜜結晶非常緩慢甚至完全不結晶。
四、結晶狀態
蜂蜜結晶后的顏色有乳白色、白色及琥珀色等,例如油菜花蜜、鴨腳木蜜、荊條蜜等結晶后顏色呈乳白色,而野桂花蜜、椴樹蜜、紫苜蓿蜜等結晶后顏色呈白色,從結晶顆粒上看蜂蜜結晶后有粗也有細,例如油菜花蜜、野桂花蜜、椴樹蜜等結晶后結晶顆粒比較細膩,而烏桕蜜、蕎麥蜜、紫苜蓿蜜等結晶后結晶顆粒則比較粗。
五、恢復辦法
1、蜂蜜結晶后對營養和口感都沒有任何的影響,因此若無必要不用刻意將其融化成液態,實際上放在常溫下等夏天溫度升高時也能自然融化。
2、蜜蜂結晶后可隔水加熱來恢復,具體做法是先往鍋中加些水,然后再將蜂蜜連瓶敞開放在鍋中,最后開火將水加熱到50℃時蜂蜜即可融化。
3、蜂蜜結晶后可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會兒讓其融化,也可放在環境溫度稍高點的地方讓其融化,例如可將結晶后的蜂蜜放在暖氣片或火爐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