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結晶的實質是什么?蜂蜜為什么會結晶?
|OK蜜蜂網
如圖:蜂蜜結晶圖片,結晶的蜂蜜圖片,白色的晶體是蜂蜜結晶后的狀態,白色結晶蜂蜜圖片。蜂蜜結晶后以白色居多,但是不一定都是白色,白色結晶蜂蜜也稱雪蜜,蜂蜜結晶不代表就是假蜂蜜,絕大部分蜂蜜在外界溫度13-14度的時候都會結晶,可以放心吃。
如圖:蜂蜜結晶的過程圖片,天氣逐漸變冷當外界溫度在13-14度左右的時候,蜂蜜從液態一步步結晶的過程圖片,圖片中的結晶蜂蜜是東北椴樹蜜,椴樹蜜由琥珀色的液態慢慢變成白色結晶晶體,結晶的雪白的蜂蜜也稱雪蜜。蜂蜜結晶有的很細膩有的有輕微顆粒感
新鮮蜂蜜是黏稠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膠狀液體,一般在較低的溫度下放置一段時間后,就會朦朧而混濁,逐漸結成固體,這就是蜂蜜的自然結晶,是一種正常的物理現象。
蜂蜜結晶的實質是葡萄糖的結晶,因為葡萄糖具有容易結晶的特質,而蜂蜜又是葡萄糖的過飽和溶液。影響蜂蜜結晶有很多因素:首先是結晶核的數量,含有結晶核越多,結晶速度就越快,反之結晶速度就會減慢。其次,貯藏溫度也影響蜂蜜的結晶速度,蜂蜜結晶最適宜的溫度為13~14度,溫度低于5度時,結晶速度反而遲緩。把蜂蜜貯存在很低的溫度下(-18度或以下),能大幅度推遲結晶。高于27度時,蜂蜜就不容易結晶,已結晶的蜂蜜加熱到40度以上,又還原成液體。再次,含水量與蜂蜜結晶速度也有關。含水量低的蜂蜜,溶液的過飽和程度高,比較容易結晶;含水量高的蜂蜜,結晶過程變慢,不成熟的含水量高的蜂蜜不易結晶或不能全部結晶。不同花種的蜂蜜,其化學成分不同,在結晶性狀上存在明顯差異。正常情況下含葡萄糖、松三糖和蔗糖較多的蜂蜜容易結晶,而含果糖、糊精和膠狀物質(多糖類)較多的蜂蜜則不易結晶。
上一篇:結晶蜜是否影響食用?
下一篇:蜂蜜有何光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