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壽園蜂蜜:“基地+合作社+蜂農”商業模式的完美建構
如果將制作蜂蜜比作一盤象棋,蜜源的地位可能屬于“將”,其他儲存、運輸、開發等一切“棋子”都得誓死保衛這個“將”。的確如此,蜜源”高大上”了,其他環節確保的情況下,蜂蜜自然上乘。前不久,在云南頤壽園的養蜂基地,蜂農老王從蜂箱中拿出一張巢脾看了看,對記者說:“天兒好,花源質量不錯,明天又要出成熟蜜了。”聽到成熟兩個字,記者不禁疑惑:“我們平時吃蜂蜜都是直接吃,也不用煮,蜂蜜為何還分生和熟呢?”面對記者的疑問,頤壽園副總經理胡亞軍解釋道:“成熟蜜并不是煮了以后才熟,而是蜜蜂經過數月的釀造后,將蜂巢自然封蓋。成熟蜂蜜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蜂蜜,然而目前市場上賣的蜂蜜,蜂農兩三天就搖一次,雖然產量高了,但營養卻少了,并且水分多,波美度低,不易保存。”
接著,胡亞軍向記者介紹:“大部分有關食品安全的問題,都是出在原料的采購上。做蜂蜜如同做牛奶一樣,好的原材料是保證產品質量的第一要素。所以,頤壽園蜂蜜對原材料的進貨把關十分嚴格。”
“頤壽園蜂蜜對原料的質量要求非常高,優選自然成熟蜜,每件產品上都標注我們的名字,檢測不合格,會被毫不留情地退回來。”在蜂場參觀過程中,蜂農這樣說道。
直接與蜂農接口經過多年的發展,頤壽園已經逐步形成了“基地+合作社+蜂農”的源頭建設模式,定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蜂農進行技術指導。這種模式不僅有效解決了源頭分散的問題,而且幫助蜂農實現了養蜂專業化、規模化。更重要的是,省去了中間環節,直接與蜂農對接,定時定點收購原料,有效地控制了原料中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大大降低了原料出現問題的風險。
蜂農告訴記者,由于頤壽園蜂蜜執行著嚴格的收購標準,因此蜂農必須要按照要求嚴格規范養蜂的每一個細節。但頤壽園蜂蜜的采購價明顯高于市場價,因此,蜂農還是愿意將最上乘的原料賣給頤壽園。頤壽園采購部經理涂超高興地說:“在與我們合作之前,蜂農老王的年收入大概是3萬元,而在與我們合作之后,由于養蜂技術過硬,蜜源質量高,每年能達到20多萬元的進賬。這種合作模式,無論是給我們企業,還是蜂農、消費者,都帶來了好處。”
老王也告訴記者:“家里的耕地已經退耕還林。雖然養蜂很辛苦,但是收入比種地翻了好幾番,辛苦過后,就能嘗到無盡的甜蜜!”
頤壽園蜂蜜,“快樂“地從事著一份“甜蜜”事業,也帶給了消費者、蜂農、合作社等多方無盡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