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蜂蜜是一種安全食品?
[美] Roger Morse
蜂蜜不會攜帶任何對人體有害的病原微生物,農業經濟是一種安全而獨特的食品。然而,蜂蜜的這些特殊性并非是微妙難測的。
蜂蜜呈酸性,pH值約為3.9,霉菌、真菌、細菌和其它微生物都不能在其中生長(pH值的范圍是1-14,pH=7時呈中性)。但是,蜂蜜的酸性特征卻沒有其它pH值在3.9左右的食物明顯。蜂蜜之所以具有較低的pH值是因為含有很少可使pH升高的緩沖劑,只要加入少量的酸或堿就可使蜂蜜的pH值發生明顯的變化。
蜂蜜是糖的一種過飽和溶液,具有高的滲透壓。滲透是液體透過半透膜的一種運動,只要膜兩側溶液的濃度不等就會發生。當細菌或其它微生物進入蜂蜜中,滲透作用就會使它們體內的水分滲出進入蜂蜜,微生物因細胞皺縮而死亡。由此看來,成熟蜂蜜具有抗御微生物生長的機制;高酸度和高滲透壓。
花朵分泌的花蜜主要含蔗糖和水,當工蜂采集花蜜進它向其中加入兩種化學物質:一種是轉化酶,它能把蔗糖分解為果糖和葡萄糖。另一種是葡萄糖氧化酶,能把蜂蜜中的小部分葡萄糖氧化分解為過氧化氫和葡萄糖酸。
蜂蜜采集花蜜,并將它貯藏于巢脾中,很快便將其含水量降至19%以下,于是便產生了具有保護作用的高滲透壓。蜂蜜從采集花蜜到將含水量降到足夠低,大約需24小時或更長的時間。在此期間,由葡萄糖氧化酶系統和它產生的過氧化氫對未成熟蜂蜜進行保護。當蜂蜜的含水量降至19%以下時,葡萄糖氧化酶系統便停止作用,同時已產生的過氧化氫迅速分解,其殘留量對體無毒害作用,但卻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這就是蜂蜜用于傷口包扎且效果良好的原因。
氧化產生的葡萄糖酸是使蜂蜜具有低PH值的原因之一。有趣的是,這種葡萄糖氧化酶系統不只在蜜蜂中存在,大黃蜂、螞蟻甚至獨居蜂也都產生葡萄糖氧化酶來保護它們貯存的食物。
出售的大多數蜂蜜都是經巴氏消毒殺死其中仍存活(但不生長)的酵母菌,巴氏消毒也破壞了蜂蜜中的葡萄糖氧化酶系統。所以有人反對加熱蜂蜜,因為加熱會破壞其中的酶類。但我認為加熱與否并不重要,因為葡萄糖氧化酶及其產物對人體沒有什么營養價值。
對蜂蜜進行巴氏消毒還有另一個有益作用:當蜂蜜結晶時,只有葡萄糖參與形成結晶體,果糖仍維持液體狀態。葡萄糖結晶中只含有9.09%的水,所以蜂蜜中未結晶部分的含水量相應提高。如果蜂蜜的含水量本來就很高,結晶后蜂蜜就可能發酵而發出難聞的氣味。對蜂蜜進行加熱會熔化一些促進蜂蜜結晶的蜂蠟晶核,從而降低蜂蜜的結晶速度,延長液體蜂蜜的貨架期。
高慶菊、李雷摘譯自美國Bee Culture,1993,121(11):598~599 王貽節 校 原載《蜜蜂雜志》
上一篇:蜂蜜有生用和熟用之分嗎?
下一篇:蜂蜜含有哪些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