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三級檢測體系 確保蜂產品質量安全
建設三級檢測體系 確保蜂產品質量安全
本報北京8月13日訊(記者潘鋒) 生物芯片檢測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國際分析領域的前沿檢測技術,對大量檢測樣本具有快速、靈敏、準確、抗干擾和高通量的特點。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農業部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中國養蜂學會和瑞典必安科研究中心,8月9日在北京共同舉辦最新生物芯片技術在蜂產品抗生素快速檢測中的應用國際研討會,與會中外科學家就生物芯片技術在蜂產品質量控制方面的應用進行了交流。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副所長彭文君在發言中說,我國將用5年左右的時間,初步建立起一套由部、省、縣三級組成,布局合理、職能明確、專業齊全、運行高效、既符合我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包括蜂產品在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為此將健全、提高部級專業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建立和完善省、區、市綜合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合理規劃和建設縣、市級綜合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鼓勵有條件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建立以速測為主的檢測站點,作為縣級綜合性檢測站檢驗能力的有效補充。
我國是養蜂大國,每年蜂群數量基本保持在700萬群;年產蜂蜜25萬噸,蜂產品行業產值達15億~20億元。由于養殖模式分散等原因,蜂產品質量成為多年來一直阻礙我國蜂產品出口的一個大問題。歐盟對蜂產品殘留監控和日本肯定列表的出臺,對蜂產品出口中抗生素的殘留量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為確保出口蜂產品質量安全,我國急需一套與國際接軌、便捷快速的蜂產品檢測技術。
瑞典必安科研究中心是國際上最早關注檢測領域中生物檢測技術研發的機構之一,在食品領域開發的檢測儀器和檢測芯片,已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等的安全檢測。鑒于近年來國際貿易中的蜂產品抗生素殘留問題,該研究中心先后有針對性地開發出用于檢測蜜蜂中5類抗生素殘留的生物芯片,這些生物芯片已被日本等國的貿易商用于蜂產品進出口檢測。農業部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對這類技術進行的驗證實驗表明,該技術對檢測蜂產品中的抗生素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與會專家表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出臺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提高到法律高度,借鑒和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提高我國蜂產品檢測的靈敏度和快速檢驗水平,對提高我國蜂產品質量、擴大出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潘鋒 來源:科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