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和保護蜜蜂種質資源是當務之急
創新和保護蜜蜂種質資源是當務之急
蜂業被譽為“農業騰飛之翼”,蜜蜂授粉帶來的生態效益要比蜂產品本身效益多達百倍,這種巨大作用卻遠未被人們所認識。目前,我國養蜂業困境令人擔憂,專家提出―――
蜜蜂授粉要比蜂產品本身效益多110倍,能給我國農業每年帶來150億元增收,但這種巨大作用卻遠未被人們所認識。專家近日指出,養蜂業遇到的困境令人擔憂。
近年來養蜂業依靠的洋槐、野壩子等蜜源植物被大量砍伐,致使原本是大宗商品蜜的蜜種成為稀有蜜種;“銳勁特”等對蜜蜂具有高毒的農藥在大田廣泛使用,致使大量蜜蜂成群死亡。對此,人們僅認識到是經濟損失,而沒有意識到給農業和生態所帶來的災難。
專家提醒說,蜜蜂的減少和蜜源植物的大量砍伐,已給全世界生態敲響了警鐘。國際頂級刊物《自然》和《科學》相繼報道類似的消息,當年愛因斯坦關于“蜜蜂減少將誘發生態巨變”的預言今天在一些地方得到印證。
專家認為,我國是世界第一養蜂大國,蜜蜂在生態上的重要意義和預警作用急需政府和大眾給予足夠重視。當務之急是要做到種質資源的創新和保護,在全國建立蜜蜂育種體系,以更新老化蜂種。
中國農科院蜜蜂所、浙江大學昆蟲所等數十位專家學者近日在北京探討影響我國蜂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及未來5年聯合攻關目標,在分析我國養蜂業面臨困境的原因時認為,國內外對蜂產業發展意義認識差異較大,這是導致我國蜂業發展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專家說,蜂業是農業發展重要的組成部分,被譽為“農業騰飛之翼”。美國養蜂業首要目的是為農作物授粉。1980年美國公布的數字顯示,以蜂授粉使農作物增產200億美元,美國農民是花錢請蜂農授粉。1994年,美國發出授粉蜂短缺,農業將受到嚴重影響的預警。2003年,歐盟投入700萬美元進行蜜蜂基因測序。把蜜蜂作為研究人類免疫、過敏、抗生素的抗性、發育、智力、長壽、遺傳、老化過程、X染色體疾病等有關人類健康問題的重要模式。
在我國,授粉業沒有相關法律保護,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免費的授粉則被認為侵占了資源,蜂農常常人身都沒有安全保障。為此,專家呼吁,在全國主要中蜂分布區建立保護區,以保護具有優良抗性的中華蜜蜂蜂種。蜂業作為不占耕地和水肥的空中農業和生態農業,在科學引導下,可以帶動貧困地區,尤其是山區農民脫貧。專家建議,加強蜂產品的深加工和研究開發蜂蜜功能因子的有效提純技術。具體方法是,以農業部蜂產品質量中心為依托,建立健全全國蜂產品安全網,確保蜂產品的良性發展和蜂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和標準化建設。
(來源:《科技日報》范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