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八成蜂蜜不可信 行業混亂企業漲價自救
國內市場八成蜂蜜不可信 行業混亂企業漲價自救
在經歷了部分蜂產品漲價后,中國一家大型蜂產品企業負責人昨日向記者透露:“未來無論是出口還是在國內市場銷售的蜂產品都將繼續全線漲價。”這次有些出人意料的大幅漲價不僅將對消費者產生影響,更反映出目前我國蜂產品行業的一些隱憂正日益凸顯。
不可否認,由于自然因素導致的減產讓蜂產品行業的原料價格大幅上漲,然而,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國蜂產品行業長時間處于比較混亂的局面,致使政府加大了對其整治的力度,歷來散漫的蜂產品企業突然要投入大量資金購買無抗生素殘留的高價原料,要建設符合QA認證的質量管理體系,要進行產品出口檢測等等,而這讓本就規模偏小的蜂產品企業一時無力招架,惟有漲價自救。
出口仍過不了抗生素門檻
根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以下簡稱“醫保商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7年1-9月份我國鮮蜂王漿出口數量561303公斤,同比減少8.31%;出口金額966萬美元,同比減少2.59%。蜂王漿制劑出口數量752680公斤,同比減少8.48%。
“蜂王漿的出口量下降以及價格升高主要還是由于此前包括日本、歐盟等加強了對進口蜂產品的抗生素殘留等標準,所以不少中國企業都不得不用高價格收購無農藥殘留的蜂漿。另外,出口企業還要支付大量費用用于產品質量的檢測。”醫保商會羅主任告訴記者。“但盡管如此,由于日本和中國的檢測標準不同,導致我們這邊檢測合格的產品,出口到日本就被查出農藥殘留超標。這樣不僅損害了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聲譽,同時也挫傷了企業出口的積極性。”
今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在致中國使館的照會中稱,日本檢疫所分別在今年4月和9月從我國河南和天津出口到日本的蜂蜜中檢出氯霉素殘留,檢出值分別為0.0006PPM和0.0011PPM。按照日本標準規定,蜂蜜中不得檢出氯霉素。
記者在醫保商會網站上看到,在日本實施了嚴苛的《食品殘留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后,醫保商會就曾多次警告中國企業要對蜂產品出口安全性提高警惕,同時也多次與日本相關協會進行洽談,然而,中國企業出口到日本的蜂產品還是多次被查出農藥殘留超標,這多少也讓醫保商會感到無奈。
國內市場八成蜂蜜不可信
一家蜂產品企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蜂產品出口遭到嚴格檢查對企業影響不是太大,因為企業可以將抗生素等項目不合格的產品在國內市場上消化。”在采訪的過程中,一家蜂產品行業組織的負責人也曾這樣告訴記者:“國際標準比國內的標準嚴格很多,主要反映在農藥殘留等方面的標準上,國內蜂產品市場是非常混亂的,如果嚴格來說,目前市場上80%的蜂產品都是不能吃的。”
另一方面,去年《蜂蜜》新國標出臺,要求蜂蜜“不得添加其他物質”,且“兒童蜜”、“女士蜜”、“中老年蜜”、“養顏補血蜂蜜”等導向性、功能性命名的蜂蜜不能再出現。然而,這一新國標已經實施了近一年,對蜂產品的規范成效可謂微乎其微。
昨日,記者在北京一家綜合超市中看到,標有“兒童蜜”、“美容蜜”等功能性命名的蜂蜜依舊充斥貨架。其中不乏知名企業產品,而生產日期都是在《蜂蜜》新國標出臺以后。
行業除了規范還需要什么
也許意識到了我國蜂產品行業已經到了必須治理之時,近2年內相關的行業規范、標準等不斷出臺,記者了解到,日前,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在大連舉辦《出口蜂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規范》統稿會議,并同時召開了遼寧地區出口蜂產品企業座談會。
參會專家對出口蜂蜜、蜂王漿在蜜蜂養殖、收集、加工、檢驗、檢測、追溯、產品召回等環節涉及質量安全控制方面的技術要求進行了充分研討,順利完成了《出口蜂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規范》統稿工作。會議還就蜂產品出口問題聽取了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并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講解和說明。
據了解,《出口蜂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規范》適用于出口蜂蜜、蜂王漿的搖蜜、取漿、加工、檢驗、檢測、追溯、產品召回等環節的質量安全控制,涉及出口蜂蜜、蜂王漿生產鏈中一個或多個環節的組織及其加工、出口單位。
記者從一位參會專家處了解到,該規范主要是針對近段時間來,我國蜂產品出口方面的不足做出補充性規定。而目前這一規范正等待相關部門批準,真正出臺時間尚未確定。
“除此以外,今后還要求所有蜂產品企業建立QS質量管理體系,同時,《蜂膠》、《蜂蠟》以及《蜂王漿》等國家標準也在醞釀出臺。”然而,僅有標準和行業規范就夠了嗎?“其實,目前出臺的所有規范都是在原有規范基礎上做出的,相關規定并沒有很大提升,所以,要治理蜂產品行業的亂象絕不能僅靠印在紙上的規定,而更要靠相關部門嚴格的監管。當然,蜂產品行業長久以來積累的問題較多,短時間還無法徹底根除。”中國保健協會保健品市場工作委員會王玨稱。
下一篇:蜂蜜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