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的濃度和價格
|OK蜜蜂網
什么是蜂蜜的波美度?
蜂蜜的波美度是國際上衡量蜂蜜中含水量多少的一種單位,其度數一般分為34—43度。我國規定天然蜂蜜中的含水量一般為25%--18%。 蜜蜂從開花植物中采回的叫花蜜,其含水量為40—60%,在夏天通過蜜蜂釀造二天后----合格品含水量為25%(39波美度),釀造3天后----優質品含水量20%以下(41波度),5--6天形成巢蜜(43度即含水量18%以下,超市賣的蜂蜜濃度。)實際上蜂蜜在37-38度密封好可保持一年不變質,39度可保持二年不變質,40度可保持三年以上,43度可保持數年不變質。
生產成熟蜂蜜對于蜂農來說是件好事,一可以減低勞動強度,二可以生產其它的蜂產品如王漿等!可蜂農為什么不愿意做了?去過蜂場的人都知道,生產成熟蜂蜜產量就低。在目前的收購情況下,產量低意味著收入就少!產量高,收入就高!
A形成生產低度蜂蜜局面的原因
我國蜂蜜濃度的降低,是由多種因素作用而導致的。長期以來我國就有生產成熟蜂蜜的經驗和技術,一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生產的蜂蜜基本都是成熟蜂蜜,那時市場銷售價格較高(超過豬肉的價格,是糧食價格的6-7倍),生產者積極性較高,產銷兩旺。每年的產品70%以上都出口了,在國內外需求的大好形勢下,生產和收購單位放松了質量的要求,轉而注重數量的增長,從70年代初起,低度蜂蜜的生產開始抬頭。以此為起點,1982年,全國供銷社和商業部更改蜂蜜的收購標準,規定容許收購39度含水量在25%的蜂蜜,實際上36度含水量在36%的蜂蜜都收購了。錯誤的導向一直影響到今天。以此為契機,加之國際市場對蜂蜜的需求的日益增長,全國各地的蜂蜜濃縮加工廠如雨后春筍的建立并運轉起來。由于生產成熟蜂蜜和低度蜂蜜的差距不能從價格上得到補償,而我國現行的養蜂形式又是以家庭為主的生產方式。收購部門低價收購蜂農就生產低度蜂蜜,你蜂農生產低度蜂蜜我就低價收購的惡性循環。銷售形式好,就是水收購部門也收購上去,銷售形式不好,你蜂農生產的產品質量再好我也不要的局面。后來國家雖然三番五次的強調要拉開蜂蜜度間的差價,實行優質優價,但實際執行情況并不如人意,高濃度和低度蜂蜜之間的差價只有0.5元/斤,甚至更低.所以蜂農為了經濟利益只能生產低度蜂蜜提高產量,致使蜂蜜的質量逐漸下滑!由于監管不夠甚至多次出現制假售假.劣事件!
B不同蜂蜜濃度和產量的對比
以早春的油菜蜂蜜為例:在天氣正常的情況下,每天可取蜜34-36度蜂蜜一次(強群甚至可以取2次),如果一個蜂場每天(一次)取100斤蜂蜜,3天就可以生產300斤甚至更多。 而早春由于空氣比較濕潤生產39度的蜂蜜一般需要3-4天,由于蜂巢已經被裝滿,3-4天也只能生產100多斤。07年中間商收購價3.2--3.5元/斤,如果生產39波美度合格品其收購價應為9.6--10.5元/斤甚至還要高些。
再以夏天一級蜜楊槐為例,蜜蜂一般2天可采滿蜂巢,每次如果取100斤(生產出的蜂蜜濃度一般可達到39度左右),但蜂農為了追求產量一般在第2天的下午取出來,如果情況好 ,第3天又可以進滿了,其總產量可達到200斤左右,而生產41波美度需要3天左右, 07年中間商收購價為6.5斤/斤,41度優等品其收購價應為13元/斤左右。
以上還沒考慮氣候的影響!比如如果明天變天,養蜂人今天下午把蜂蜜取出來了,由于有空蜂巢可裝,蜜蜂可在短短的2--4小時就又可以把蜂巢裝滿,而生產高度蜂蜜由于蜂蜜沒有取出,如果天氣不好時間一長,這一整巢蜂蜜就有可能被蜜蜂吃光,這樣生產低度蜂蜜和高度的產量差距就更大!
生產高度蜂蜜和低度蜂蜜產量差距這么大,可實際上了我國蜂蜜收購價每提高1波美度加0。1元/公斤,有時略高于此。高濃度的蜂蜜價格又不是很高,您說誰愿意去生產低度蜂蜜??由于有人收購低濃度蜜,高濃度的蜜就沒有人生產了。
自古以來,商品都是以質量論價!沒有好的價格,蜂農就不愿意生產好的產品!只有價格上去了,才有好的產品!!
蜂蜜的波美度是國際上衡量蜂蜜中含水量多少的一種單位,其度數一般分為34—43度。我國規定天然蜂蜜中的含水量一般為25%--18%。 蜜蜂從開花植物中采回的叫花蜜,其含水量為40—60%,在夏天通過蜜蜂釀造二天后----合格品含水量為25%(39波美度),釀造3天后----優質品含水量20%以下(41波度),5--6天形成巢蜜(43度即含水量18%以下,超市賣的蜂蜜濃度。)實際上蜂蜜在37-38度密封好可保持一年不變質,39度可保持二年不變質,40度可保持三年以上,43度可保持數年不變質。
生產成熟蜂蜜對于蜂農來說是件好事,一可以減低勞動強度,二可以生產其它的蜂產品如王漿等!可蜂農為什么不愿意做了?去過蜂場的人都知道,生產成熟蜂蜜產量就低。在目前的收購情況下,產量低意味著收入就少!產量高,收入就高!
A形成生產低度蜂蜜局面的原因
我國蜂蜜濃度的降低,是由多種因素作用而導致的。長期以來我國就有生產成熟蜂蜜的經驗和技術,一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生產的蜂蜜基本都是成熟蜂蜜,那時市場銷售價格較高(超過豬肉的價格,是糧食價格的6-7倍),生產者積極性較高,產銷兩旺。每年的產品70%以上都出口了,在國內外需求的大好形勢下,生產和收購單位放松了質量的要求,轉而注重數量的增長,從70年代初起,低度蜂蜜的生產開始抬頭。以此為起點,1982年,全國供銷社和商業部更改蜂蜜的收購標準,規定容許收購39度含水量在25%的蜂蜜,實際上36度含水量在36%的蜂蜜都收購了。錯誤的導向一直影響到今天。以此為契機,加之國際市場對蜂蜜的需求的日益增長,全國各地的蜂蜜濃縮加工廠如雨后春筍的建立并運轉起來。由于生產成熟蜂蜜和低度蜂蜜的差距不能從價格上得到補償,而我國現行的養蜂形式又是以家庭為主的生產方式。收購部門低價收購蜂農就生產低度蜂蜜,你蜂農生產低度蜂蜜我就低價收購的惡性循環。銷售形式好,就是水收購部門也收購上去,銷售形式不好,你蜂農生產的產品質量再好我也不要的局面。后來國家雖然三番五次的強調要拉開蜂蜜度間的差價,實行優質優價,但實際執行情況并不如人意,高濃度和低度蜂蜜之間的差價只有0.5元/斤,甚至更低.所以蜂農為了經濟利益只能生產低度蜂蜜提高產量,致使蜂蜜的質量逐漸下滑!由于監管不夠甚至多次出現制假售假.劣事件!
B不同蜂蜜濃度和產量的對比
以早春的油菜蜂蜜為例:在天氣正常的情況下,每天可取蜜34-36度蜂蜜一次(強群甚至可以取2次),如果一個蜂場每天(一次)取100斤蜂蜜,3天就可以生產300斤甚至更多。 而早春由于空氣比較濕潤生產39度的蜂蜜一般需要3-4天,由于蜂巢已經被裝滿,3-4天也只能生產100多斤。07年中間商收購價3.2--3.5元/斤,如果生產39波美度合格品其收購價應為9.6--10.5元/斤甚至還要高些。
再以夏天一級蜜楊槐為例,蜜蜂一般2天可采滿蜂巢,每次如果取100斤(生產出的蜂蜜濃度一般可達到39度左右),但蜂農為了追求產量一般在第2天的下午取出來,如果情況好 ,第3天又可以進滿了,其總產量可達到200斤左右,而生產41波美度需要3天左右, 07年中間商收購價為6.5斤/斤,41度優等品其收購價應為13元/斤左右。
以上還沒考慮氣候的影響!比如如果明天變天,養蜂人今天下午把蜂蜜取出來了,由于有空蜂巢可裝,蜜蜂可在短短的2--4小時就又可以把蜂巢裝滿,而生產高度蜂蜜由于蜂蜜沒有取出,如果天氣不好時間一長,這一整巢蜂蜜就有可能被蜜蜂吃光,這樣生產低度蜂蜜和高度的產量差距就更大!
生產高度蜂蜜和低度蜂蜜產量差距這么大,可實際上了我國蜂蜜收購價每提高1波美度加0。1元/公斤,有時略高于此。高濃度的蜂蜜價格又不是很高,您說誰愿意去生產低度蜂蜜??由于有人收購低濃度蜜,高濃度的蜜就沒有人生產了。
自古以來,商品都是以質量論價!沒有好的價格,蜂農就不愿意生產好的產品!只有價格上去了,才有好的產品!!
上一篇:天然王 PK 人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