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瓊中養蜂人 賣蜂蜜也賣蜂種賺大錢
如圖:海南瓊中美麗的森林風景,海南瓊中山區多蜜源植物多很適合發展養蜂業
OK蜜蜂網養蜂新聞:“只靠養蜂采蜜,收入沒有太大提高。”劉世鎮1999年起開始養蜂,從最初10箱發展到現在300多箱,收入也隨著水漲船高。但由于蜜源、銷售等因素受限,一味地擴大規模、提高產量已經不再是蜂農增加收入的最好方式。
“雖說今年蜂蜜產量低,但價格比去年上浮一些,對收入影響不大。其實今年賣蜂種會更賺錢。”今天中午,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什裕村養蜂大戶劉世鎮正在自家大院里和孩子玩耍。他前段時間賣掉了今年培育的蜂種,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都會比較悠閑。
“還好,這兩年我主要靠賣蜂種賺錢。”養了多年的蜂,劉世鎮積累了豐富經驗。同時,他也看到了培育蜂種的大好商機。自2010年起,他充分利用縣里舉辦的養蜂技術培訓班,學會了人工育王等蜂種培育技術。今年,劉世鎮養蜂共賺了20萬元,其中11萬元就是靠賣蜂種得來的。
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瓊中一些農戶養蜂技術愈加成熟,他們拓寬產業發展渠道,改變以往單一養蜂采蜜的做法,把養蜂產業伸向蜂種的培育,并嘗到了甜頭。有些蜂農甚至把蜂種培育當成了主打產業,營根鎮新市村村民楊元武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楊元武收到來自三亞市育才鎮政府的一筆大單———雙方簽訂了一年提供價值300萬元、數量5661箱中華蜜蜂蜂種的采購項目。在項目合作中,楊元武除了提供蜂種外,還提供跟蹤服務、技術培訓、技術指導等有關事項。
“技術要過關,我們才能做蜂種生意。”楊元武說,如今海南的養蜂產業日益壯大,蜂種很有市場,他自2011年起開始培育蜂種,并組織蜂農成立了一家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
如圖:人工育王培育的蜂王,出售蜂種主要就是出售蜂王。
據悉,近兩年,瓊中加大蜂種扶持力度,每年投入40萬元免費為農戶購買蜂種,用于發展養蜂業。而農戶自己培育的蜂種,不僅能滿足自身養蜂的需求,解決蜂種從外地調運的難題,還能供給周邊鄉鎮、市縣的農戶,把產業做大做強,增加收入。
而中平鎮上水村的農民高連生,則是由單一產蜜轉向培育蜂種的專業大戶。雖然目前高連生仍有兩萬多斤蜂蜜正待銷售,但他今年已經收入了250多萬元,其中培育蜂種就為他吸金120多萬元。
“只有走產業升級、拉長產業鏈的路子,才能讓養蜂產業走得更遠,才能賺更多錢!”高連生笑著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