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創業養蜂!王善緯:養蜂賣蜂蜜做出全新模式
濃濃蜂蜜情!王善緯辭職創業:養蜂賣蜂蜜做出全新模式
時值寒冬,記者隨王善緯參觀他位于魯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養蜂基地,發現到處都是厚厚的冰層。“這里比城區低好幾度,山上零下十幾二十度很正常,我在這里已經完全習慣了。”冬天是蜜蜂休眠的季節,王善緯正忙著完善自己的蜜蜂科普觀光養殖項目,為來年春天的忙碌打好基礎。“這兩個月我參加了團中央主辦的第三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和團市委主辦的2016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分別拿到了三等獎和二等獎。”王善緯自豪地說,這對辭職創業的他來說,都是前進的動力。
辭職創業 他重回大山琢磨蜜蜂
王善緯1982年出生在博山區池上鎮上小峰村,大學學的市場營銷,畢業后從汽車4S店銷售顧問做起,一直做到了總經理。在汽車銷售行業奮斗了14年,事業又蒸蒸日上,誰也沒想到他竟然一下子辭職回鄉養蜜蜂了。“我對汽車行業這么了解,收入又不錯,為什么要突然創業呢?一是現在對創業的各種政策支持讓我動心,二是覺得蜜蜂養殖這個行業太傳統了,我希望用我的新思路去改變它。”王善緯所說的新思路,就是他的蜜蜂科普觀光養殖項目。
王善緯選擇蜜蜂項目,也源自從小的耳濡目染。他的父親一直在魯山養蜜蜂,已經30多年了,并且手下有一批技術熟練的徒弟。“因為養殖蜜蜂這個行業風餐露宿,蜂產品價格又不高,所以現在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從事這個工作了。但是我從小接觸蜜蜂養殖,想為這個行業注入新的元素。”雖然有想法,有感情,但是王善緯的創業夢還是被全家人反對。2014年,王善緯執意辭職。2015年1月1日,他在魯山住下來,成立了淄博寶善蜜峰養殖有限公司。
建科普館 大家一起來學學蜜蜂知識
王善緯到魯山創業的時候正是冬天。他覺得自己從小在農村生活,對這里的環境很熟悉,不會有什么問題,可是真正在這里工作才發現,自己在城里安逸了了太久。“剛開始確實是各種不適應,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邊搞基礎建設,邊重新適應這里的生活。”王善緯要建的第一項工程,就是蜜蜂科普館。
“說到蜜蜂對大自然的貢獻以及蜜蜂有幾條腿之類的知識,會有很多人回答不上來,大家對如何鑒別優質的蜂產品,也不是太了解,于是我就萌生了建立蜜蜂科普館的想法。”王善緯把蜜蜂科普館建在了魯山,雖然規模不大,內容卻非常豐富,在這里可以看到各種蜜蜂標本、蜂巢、蜂產品,還有圖文并茂的展板,再加上他專業的講解,就構成了一個有趣的蜜蜂科普課堂,尤其適合親子家庭或是結伴出游的中小學生們。這就是王善緯要給傳統蜜蜂養殖注入的新元素——與科普宣傳、旅游觀光、精準扶貧和網上銷售結合起來,讓消費者先來蜜蜂科普館了解蜜蜂科普知識,再穿上防蜂服到養蜂基地去現場體驗,然后高高興興地爬個魯山,到大自然中徹底放松。“我雖然是要達到銷售的目的,卻不僅僅在做推銷的工作,而是通過宣揚蜜蜂的科普知識和旅游觀光體驗,去提升塑造自己的品牌,我相信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養蜂賣蜜 創業是件挺快樂的事
“團市委為我提供了專業的創業指導,通過參加創業大賽,評委和投資人對我的項目進行了客觀的分析和評價,對我幫助很大。”王善緯說,通過參加大賽,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他的蜜蜂科普觀光項目。他現在致力于技術突破,完善中華蜜蜂和意大利蜜蜂混場飼養問題,同時繼續研發新產品“蜂巢蜜”,爭取早日投放市場。“關于混場飼養,我更看中的是中華蜜蜂的生態效益。中華蜜蜂是瀕危蜂種,能為魯山上的中草藥等植物授粉,對保護山上的生態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王善緯說,他的混場飼養技術,值得全國同行業借鑒推廣。
光靠自己生產的蜂蜜不夠賣,王善緯就開始聯合附近的養殖合作社和蜂農,開展精準扶貧。“我讓他們以蜜蜂入股,再進行技術培訓,這樣可以保證蜂蜜質量,最后包銷他們的蜂產品,貧困戶一年能增收一萬至兩萬元。”王善緯說,2017年,除了做好在魯山的發展,他還打算把自己的項目復制到外地。“我覺得創業其實是件挺快樂的事情。做自己喜歡的事,并把它做好,這就是我的創業夢想。”
“零成本創業”小貼士:
實行貸款貼息政策。將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個人擔保貸款額度提高為30萬元,按基準利率最高上浮3個百分點,給予全額貼息。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和專業技能人員創辦的企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為300萬元,按照基準利率的50%給予貸款貼息。對頂尖、高端、高層次人才創(領)辦的企業獲得的商業貸款且未列入其他貼息計劃的,按基準利率給予50%貼息補助,貼息金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