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養蜂業
波蘭養蜂業相當發達,1988年波蘭約有蜜蜂200萬群,平均每平方公里有蜜蜂6~7群,為世界蜂群分布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年產蜜1.5~2萬噸,基本可以滿足本國的需要。每年還生產蜂王漿約1.5噸,蜂膠5噸,蜂蠟400噸和蜂花粉等產品。
一、簡史
波蘭在11世紀已有了養蜂的記載,在有大面積森林的地方,養蜂業逐漸發展起來。16世紀公布的立陶宛條例(Lithuanian Statutes)中規定了養蜂者之間、養蜂者和林業主之間的關系。波蘭王國的許多地方都建立了養蜂者的組織,并設有管理人員和代訴人。19世紀中期J,齊從(1811~1906)將意大利蜂種引進波蘭,并通過克拉索夫養蜂、養蠶和園藝協會推廣意大利蜂種和科學養蜂技術,免費發放蜜源植物種子,培訓養蜂人員,舉辦養蜂展覽。1922年建立了波蘭共和國養蜂家協會聯合會,后經過多次改組和更名,1957年改為波蘭養蜂家協會。
二、生產與銷售
波蘭本地蜜蜂是歐洲黑蜂。此外,在南部與捷克斯洛伐克接壤的山區,還分布少量喀爾巴阡蜂。50年代以后,從奧地利引進了卡尼鄂拉蜂,從蘇聯引進了高加索螃。為了提高產量,在生產上普遍推廣這3種蜂的一代雜交種。全國有15個蜜蜂原種場,經農林食品部家畜繁育總站組織的蜜蜂育種專家委員會審定后,每年有將近10個蜜蜂原種場負責培育人工授精的或在隔離交配站受精的純種蜂王,分配到174個蜜蜂繁殖場,擴大繁殖后出售給養蜂生產場。
蜜蜂繁殖場也采用人工授精技術,或利用隔離交配站。售出的純種蜂王由國家給予經費補助,每只蜂王補助1000茲羅提,相當于蜂王售價的1/3;養蜂者只付價款的2/3。過去使用的蜂箱大部分是達旦蜂箱。50年代以后,逐步做到了蜂箱、蜂具標準化?,F在主要采用華沙式蜂箱和大波蘭式(高窄式)蜂箱,其中華沙式巢框外圍尺寸為360×260毫米。園藝養蜂生產供銷合作社負責組織和發展水果、蔬菜和蜂產品的商品生產,進行技術指導和生產服務;供應生產資料;與生產者簽訂長期收購合同,收購和向本國或其他國家銷售水果、蔬菜及蜂產品;加工水果、蔬菜和養蜂生產工具。全國共有134個園藝養蜂生產合作社,社員共35萬人,其中包括3個地區專業養蜂生產合作社,2.5萬名養蜂者。 本 1985年共收購蜂蜜6777噸,蜂王漿1242千克,蜂膠4376千克,花粉922千克;生產巢礎280噸,釀造蜂蜜酒119.9萬升。出口蜂蜜3100噸,進口蜂蜜lO0O噸。
三、 科研教育
波蘭園藝花卉研究所養蜂系建立于1937年,是主要的養蜂研究機構,設在盧布林省普瓦維鎮(圖1)。1987年全系有職工50人,其中高中級科研人員16人,下設蜜蜂育種、飼養技術、蜂病防治、敵害及寄生蟲、蜜源植物及授粉、產品分析、蜜蜂營養7個研究室。設在波茲南省的應用昆蟲疫病研究室也研究蜜蜂病蟲害的防治。
圖1 波蘭園藝花卉研究所養蜂系主樓
華沙農業大學畜牧系養蜂專業負責培養高級養蜂科技人員。盧布林省養蜂中等技術學校是1945年10月建立的,5年制,40年來已培養1200多名養蜂技術員。
四、養蜂組織
波蘭養蜂家協會有會員18萬多名,全國49個省都有分會,由15名常務理事處理日常工作,協會設有監察委員會、蜂產品生產和銷售委員會、蜜蜂育種委員會、歷史和出版委員會、教育委員會、經濟委員會、設備委員會、蜜蜂醫療委員會以及專家委員會。出版《養蜂業》(月刊),1950年1月創刊,每期發行4萬冊。養蜂協會在新松奇省喀米亞納(Kamianna)建立一所“養蜂之家”,它是全國養蜂工作者的休養和學術活動中心。附近還建立了一個養蜂展覽館,展出波蘭的養蜂歷史、現代養蜂設備和各種蜂產品。
(黃文誠)引自《中國農業百科全書·養蜂卷》(農業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