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蜂產品市場當前格局調查
中國是養蜂大國,也是蜂產品的出口大國,蜂文化雖然是歷史悠久,但是民眾對蜂產品在日常生活的使用并不是很了解,一般消費者都只知道蜂蜜潤腸通便,花粉具有美容功效等,消費者對于這種純天然的保健產品的熱情遠不如對一些所謂高科技的基因產品高,蜂產品的保健知識并沒有普及推廣深入人心,雖然在大街小巷有著眾多的蜂產品店在經營,可是規模普遍不大,所銷售的蜂產品基本上是一種半原始狀態,散裝零售居多。以店面生存是目前蜂產品經營的主要方式,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特別是在危機之下,這種店面經營的日子越來越艱難,2009年,蜂產品店面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嚴峻的時刻。
危機是一個共性,在這場危機面前,為我們很多蜂行業的經營者敲了一擊警鐘,眾多的企業都要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在經營中,危機其實是隨時存在的,只是眼下危機來得更兇猛些,危機來源于兩面,一是行業內部,二是市場環境。 在行業內部,蜂行業的競爭和現狀并不樂觀,自古以來,養蜂人都被視為“蜂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蜂產品并沒有像國外那種形成蜂產業,能整合上下游的有效資源,共同做大蜂產品,世界性的養蜂學會已經舉行了多屆,卻沒有一屆是在中國,而中國作為蜂產品的出口大國,在世界蜂產品中并沒有自己的品牌,我們所出口的都是一些低附加值的原料,這與我們的國力和蜂業現狀嚴重不符。
此外,在國內還沒有形成蜂業巨頭,大一點如汪氏、主要是以蜂藥起家,后來發展連鎖加盟,雖然加盟的店面不少,可是倒閉的也不少,雖說現在已是全國性的品牌,但其實力并不雄厚。以廣告策略為主的知蜂堂,雖然在蜂膠的宣傳上是不遺余力,可是,它并不算得上是一家嚴格意義上的蜂企,從事蜂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是一項長遠的事業,但是我們國內的企業很多是急功近利,一下子涌出來了不少,可是倒下去的也很多。蜂產品的經營模式還處于探索之中,至于南京的老山,湖南的昌盛、上海的冠生園、北京的百花、武漢的葆春、陜西的老蜂農、都只是一方諸候,只是某一產品的專注者,缺乏對整個蜂產品系列的生產和推廣能力,離開了本土,品牌的認知度和市場的推廣力都不行,至于還有一些以蜂膠、蜂產品為主要成分的醫企和保健品公司更是多如牛毛,但無一有做大做強之勢。低門檻兒的介入,在廣闊的市場上眾多蜂企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著,這種混戰的結果只能是攪局,因此,蜂行業都是小資經營,在產品的系列化和市場推廣策略上不成體系,經不起同行業內的自我沖擊,更別說是向國外出口蜂產品了。多年前的巴西蜂膠之爭正是說明了蜂行業面臨的尷尬地境。
在市場環境中,中國的蜂蜜出口雖然量大,可是在執行標準上與國外有所不同,以至于我們的蜂蜜出口標準受限,而且是以低價格的原料成本出口,其實是得不償失的。中國是養蜂大國,是出口大國,可是卻不是消費大國,一水相隔的日本,自50年代就開始全國服用蜂產品,尤其是蜂王漿,據說國民健康都得到大大的改善,日本人的平均身高都比以前高約2-3厘米。在日本,蜂王漿的銷售排名長居三甲,反之,我們國人呢?蜂王漿只是作為老年人的保健品服用較多,對于這種純天然,原生態的保健品是不屑一顧,熱衷于價格昂貴、科技含量高的其他產品,市場環境不利于蜂產品的良性銷售,此外,在國家制定的蜂產品的檢測標準和市場準入體制上,相關部門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一些公司利用蜂產品噱頭,紛紛以加盟連鎖經營,或是以招商代理撒網全國,還有一些營銷企業也把蜂產品作為主推產品,蜂膠熱來勢洶洶,一時之間,全國蜂產品市場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消費者也是無所事從。
在企業的運作中,在全國還有一支不可忽視的蜂業大軍,就是以店面形式存在的蜂產品銷售渠道,大部分的蜂產品店都是有蜂農的背景,自產自銷,雖然這樣也有牢牢抓住一部分市場,但是,衛生條件(蜂蜜的波美度、檢測標準,散裝銷售)和造假因素也是層出不窮,在國家日益規范市場經營標準之下,這種原生態的銷售方式還能行銷多久?原生態的蜂產品的價格很低廉,有些地方搞一刀切,大量的檢測費用和認證標準讓蜂店的店主苦不堪言,成本與費用量不敷出。
由此可見,自身切入點很低的蜂產品行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危機之下,生存是關鍵問題,針對于此,一是要加大對蜂行業的扶持力度,中國地域廣闊,蜜種眾多,養蜂基本上是一種原生態的工作方式,養蜂和蜂產品加工出口有著很好的前景;二是要讓整個蜂行業都認識到市場環境的變化,隨著消費者保健意識和消費觀念的加強,對于蜂產品的科學功效有了一個深入的認識,蜂行業要加強這方面的科學普及和推廣,在產品上加之創新,概念性的產品要少一點,功效型的產品要多一點,蜂產品中的蜂蜜、王漿、花粉、蜂膠等系列化產品是能足以完善整個產品線的發展的,在行業內,眾家蜂企應該要放下各自成見,以整合行業內的有效資源,共同做大做強。
對于蜂產品店面,一方面要加強自身衛生和行業素質,確保原料的真實,另一方面,對于蜂產品的功效,一定要因人而宜,在保健知識和治療方式上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以確切的療效為消費者證明。此外,在蜂產品的產品運用和創新上,要多想辦法,可憑蜂行業及產品的良好功效延伸到美容、食療、生態旅游等多個行業領域,只有做大了蜂文化,才能做好蜂產品。
更多信息
市場
上一篇:蜂膠的吃法與作用
下一篇:“新國標”將使蜂蜜更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