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縣努力發展本地養蜂業
近年來,在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扶持下,北京市密云縣養蜂產業得到快速發展,逐漸成為該縣優勢特色產業,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開辟了一條新途徑。據統計,2012年該縣蜂產業總產值達8363.06萬元,蜂農銷售初級蜂產品純收入達4358.06萬元。
密云縣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養蜂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是“北京市養蜂第一大縣”。全縣現有蜂農1700戶,現有蜂群8.3萬群,占北京市蜂群總量的31.6%。平均年產蜂蜜2900余噸,占全市蜂蜜產量的1/3以上。新城子鎮吉家營村村民李洪才就是該縣養蜂能手之一,由最初的30箱發展到現在的存欄蜂80箱,實現年產值近10萬元。
該縣先后多次邀請國家及北京市有關領導和專家,為養蜂業的發展把脈支招。編制了《密云縣蜂產業十年發展規劃(2012—2021)》,提出了重點抓好“一廠一帶一中心”和“三園三社五基地”的建設目標。從去年開始,已逐步落實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
自2005年開始,該縣已累計安排資金3164萬元,用于優良種王基地、西方蜜蜂育種中心和質檢中心、中華蜜蜂繁育、規模蜂場改造、更新和購買蜂機具、蜜源植物種植等方面建設。同時,財政部門在每年預算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對蜂農、蜂機具補貼的同時,并進一步擴大補貼范圍,在現代化養蜂生產設備的引進和推廣、蜜粉源植物種植、安全無公害蜂藥使用等方面進行補貼。探索新的多元投入方式,確保蜂產業發展資金投入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逐步擴大農業保險(放心保)范圍,按照政府、合作社、蜂農適當投入比例建立蜜蜂養殖保險基金,消除蜂農的后顧之憂,促進養蜂產業可持續發展。
該縣發揮蜂產業龍頭企業(合作社)的引領作用,著力培育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合作社),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提高經營的組織化程度。企業(合作社)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蜂農支持和指導,按照最低保護價收購蜂農的蜂蜜;蜂農依托企業(合作社)規范經營,提高蜂產品質量;政府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社)進行蜂產品深加工,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采取多種現代營銷渠道開拓國內外市場。最終形成政府推動蜂產業發展、市場引導企業(合作社)提檔升級、龍頭企業(合作社)帶動蜂農致富的良性運行機制。
據了解,密云縣現有蜂產品合作社16家,其中奧金達和京純是兩大龍頭合作社。密云縣蜂產品總量的70%為這兩大合作社統購統銷,30%為蜂農零售。2012年蜂農銷售初級蜂產品純收入4358.06萬元,合作社銷售加工后的蜂產品增值4005萬元,蜂產業總產值達8363.06萬元。
該縣蜂產業的發展促進了林果業、設施蔬菜等產業的提質增效,實現了蜂產業發展與農業產業發展的雙向互動。如太師屯鎮優越的生態環境提供了優質的蜜源植物,使得蜂產業成為該鎮的主導產業,擴大了密云平原造林工程、退耕還林、農業種植項目、旅游項目和城市綠化工程的建設規模。利用蜜蜂授粉更是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蜜蜂授粉后可使作物增產30%以上,蜂農在非流蜜期內為設施蔬菜等種植戶提供蜜蜂授粉,提高了太師屯鎮果蔬質量和產量。
目前,該縣正在實施公路沿線“蜂舞云間”木屋建設,游客戴上防蜂帽后,可以在蜂場零距離觀看蜜蜂工作,還可以與蜂農一道學習采蜜、搖蜜,品嘗蜂箱里新鮮出爐的蜂蜜,促進蜂產業發展與旅游產業的有機結合。
為推進蜂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經濟效益,該縣將建設四大基地:繼續建設蜂王繁育基地,實現蜂群擴規擴繁;建設蜜蜂授粉基地,助力農業增產增效;建設蜂產品深加工基地,延長蜂產業鏈條;建設蜜源植物基地,提高養蜂場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