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欽州市殘疾獨臂女自學養蜂技術脫貧
原標題:自強獨臂女養蜂脫貧
本報記者 張冠年 通訊員 吳揚雪
2017年8月2日,欽州市欽南區大番坡鎮青龍村。在45平方米磚木結構的房子旁邊,一棟磚混結構的小洋樓正在裝修。
看著新建的樓房,鐘復鳴習慣性地撫著空蕩蕩的左袖,堅毅地說:“我們的生活會好起來的……”
這位獨臂的女子,是青龍村的貧困戶。由于身體殘疾,鐘復鳴并無勞動能力,平時全靠丈夫在外打點零工補貼家用,供13歲的女兒上學。
令人擔憂的是,隨著丈夫年齡的增長,在外打工的收入越來越低,一家子的生活面臨著越來越困難的境況。面對這種情況,鐘復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思考著一定要為家里做點什么。兩年前,她在樹林中發現了兩窩蜜蜂,便引回家中放養。當年年底,她收獲5公斤蜂蜜。村里的親戚朋友知道她養蜂后,就來她家購買蜂蜜,她由此獲得了700元的收入。這對他們家來說,是一筆巨款。
此后她想,家里別的大事她幫不了,但養點蜜蜂總可以增加收入,說不定養蜂也可以讓家人過上幸福生活呢。隨即,她開啟了養蜂釀蜜的創業之旅。
但在此后的養蜂過程中,由于沒有技術,鐘復鳴的養蜂之路并不順利。一年下來,產的蜜最多不過10公斤,對改變家庭貧困沒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2015年底,青龍村“第一書記”高力駐村,對全村的貧困戶進行摸底,鐘復鳴的情況引起了這位年輕人的注意。
為了幫助鐘復鳴脫貧,高力邀請了養蜂專家進村對她進行技術扶貧,幫助她攻克養蜂的技術難點,并聯系幫扶單位為她資助了40個蜂箱,扶持她擴大養蜂規模,同時幫助她搭建了標準化的蜜蜂養殖棚,通過“造血”的方式,引導她走上脫貧致富路。
如今,鐘復鳴的養蜂規模已由原來的兩箱蜜蜂發展到60多箱,隨著養蜂技術的提高,產量也不斷增加。
鐘復鳴告訴記者,她的蜜蜂全部是野生放養的,釀出來的蜂蜜特別香甜。現在她釀造的蜂蜜,在市場上可賣到每公斤200元,供不應求。今年她的養蜂收入已突破2萬元,很快就能夠脫貧摘帽。
更讓她欣喜的是,去年她如愿申請到了危房改造指標,并在欽州市政協等幫扶單位的資助下,建起了新房。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鐘復鳴的創業經歷,讓村里人看到了創業致富的希望,不少貧困戶開始跟著她嘗試養蜂。而鐘復鳴也毫不吝嗇于技術的傳授,對于村里前來請教的其他貧困戶,她都熱情指導。“我也當了回專家呢。”鐘復鳴高興地說。面對未來的生活,她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