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養蜂業
墨西哥是世界蜂蜜主要出口國之一。20世紀40年代以后,養蜂事業迅速發展,到80年代初期,蜂蜜產量超過了5萬噸成為一個新的蜂蜜出口大國。
一、簡 史
墨西哥人民有養蜂的傳統,原來飼養當地的無刺蜂(背蠟蜂科無刺蜂屬)。16世紀西班牙人入侵以后,他們從歐洲帶去了歐洲黑蜂。1821年墨西哥獨立后,養蜂業才有所發展。20世紀20年代引進了意大利蜂和現代養蜂技術。到80年代全國蜂群已發展到250萬群,年產蜜4.5~6萬噸,其中80%供出口,每年蜂蜜出口的外貿收人為15~20億比索。
二、 生產與銷售
1989年全國養蜂240萬群,產蜂蜜4.85萬噸出口3.82萬噸主要銷往聯邦德國(占75%)、美國、英國、荷蘭和日本。
墨西哥的主要蜜源植物,在農業區有棉花、紫苜蓿、油料紅花、芝麻、柑橘、芒果等,熱帶山區和熱帶雨林地區的野生蜜源植物種類多、數量大、花期長,尤卡坦半島是蜂蜜的主產區。
墨西哥是一個高原和山地國家,全國分為5個養蜂地區:
①北部地區。面積92.4萬平方公里,多沙漠和高山是面積最大、養蜂業不發達的地區。有些地方進行了灌溉,種植了棉花、柑橘、油料紅花和芝麻等,有些地方還有大量的野生草本蜜源植物,有利于養蜂業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全區有養蜂人員3000名,蜜蜂16萬群,其中60%仍用舊法飼養,年產蜜2000噸。蜂場利用蜜蜂為棉花、紫苜蓿和果樹授粉,收益很大。
②中央地區。面積40.5萬平方公里,80年代初有1萬名養蜂人員,45萬群蜂,30%用舊法飼養,年產蜜1.3萬噸。這里是高原亞熱帶氣候,野生蜜源植物種類多、數量大,流蜜期是3~5月和9~12月,生產的蜂蜜大部分是琥珀色或淺琥珀色,含水量低,有香味,酶質高,大部分供出口。
③太平洋沿岸地區。面積25.9萬平方公里,80年代初有5000名養蜂者,33萬群蜂,15%舊法飼養,年產蜜1萬噸。屬熱帶雨林氣候,蜜源植物種類多、花期長,每年從10、11月到翌年5月流蜜期連續不斷。
④墨西哥灣地區。面積24.4萬平方公里,80年代初有5500名養蜂者,蜜蜂22萬群,年產蜜7000噸。熱帶雨林氣候,有大面積柑橘和芒果。
⑤尤卡坦半島地區。面積13.7萬平方公里,80年代初有1.6萬養蜂人員,55萬群蜂,全部以活框蜂箱飼養,年產蜜2.6萬噸蜂蜜大部分出口。屬熱帶和亞熱帶氣候,野生蜜源植物極豐富,花期11~5月,有3個主要流蜜期。
1981~1982年發生了武氏蜂盾螨病(壁虱病、氣管螨病),1985年又傳入了非洲化蜜蜂和雅氏瓦螨,對養蜂業造成了危害。墨西哥與美國合作正在建立非洲化蜜蜂分蜂群的捕捉帶,以阻止其繼續北上。
三、科研教育
80年代初期建立了國家養蜂研究所。主要研究蜜蜂病理學、毒理學、遺傳學、蜜蜂醫療、養蜂技術和工具、蜜蜂信息素的應用、蜜源植物和授粉,還舉辦訓練班,培訓養蜂員和技師,組織學術會議和專題討論會。
四、養蜂組織
全國養蜂計劃協調委員會指導養蜂業的發展,這個機構是由農業和水資源部組織,有國家銀行、貿易部、財政和公共信用部、外貿研究所、企業發展研究室等有關機構的代表組成,并吸收三個最大的養蜂協會(全國養蜂家聯合會、尤卡坦半島養蜂委員會、尤卡坦半島的羅勒-卡布養蜂合作社)的理事長參加。 (黃文誠)
引自《中國農業百科全書·養蜂卷》(農業出版社,1993)
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