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養蜂概況
新西蘭是世界上養蜂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養蜂業已成為其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以及遼闊的牧場、林地和灌木使新西蘭具備了良好的養蜂條件。
一、養蜂業發展歷史
養蜂業在新西蘭已經具有150多年的歷史。根據歷史記載,最早到達新西蘭的蜜蜂是由英國傳教士于1839年帶到新西蘭,其后又有多批蜜蜂到達。在那時養蜂還只是早期移民者的一種消遣活動,尚未形成規模。新西蘭第一本介紹養蜂知識的書籍出版于184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新西蘭的養蜂業迅速發展。隨著大片土地的開發,陸續回到家鄉的軍人接受了專業培訓,成為養蜂業主。到19世紀20年代,新西蘭的蜂群數量已經達到10萬群。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養蜂業進一步發展。到1950年,新西蘭已有養蜂業主7000戶,蜂群數量達15萬群。1955年成立的蜂蜜買賣管理局專門負責經營精煉蜂蜜的出口,這種經營管理是壟斷性的。
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西蘭的養蜂業發生了較大變化:政府對蜂蜜銷售的壟斷性經營終止了,一些私營企業或個人開始經營蜂產品的出口業務。80年代,由于國內農作物和水果對蟲媒授粉的需求,蜜蜂的飼養量以年平均增長率6%的速度不斷增加,全國的蜂群數量曾在1988年達到33.5萬群的最高峰。進入90年代后,由于受到政府修改養蜂業相關政策和立法的影響,蜂群數量略有減少,保持在30萬群左右。到1995年,新西蘭全國共有養蜂業主5,409戶;養蜂場24,764個;蜜蜂293,080群。
二、養蜂業現狀
1.養蜂業主分類
為了控制蜂類疾病的傳播,保障養蜂業的集體利益,新西蘭政府規定本國養蜂業主,不論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每年必須進行登記注冊。
和世界上其他養蜂業發達的國家一樣,只占養蜂者很小比例的商業或半商業化養蜂企業(擁有蜂箱數量在50只以上)在新西蘭養蜂業中居于統治地位,600戶經過注冊的專業養蜂業主只占養蜂者總數的9%,但他們卻擁有了新西蘭蜂箱總數的90%以上。其中許多養蜂企業還雇傭了大量員工,因此在新西蘭直接就業于養蜂業的人數超過2,000人。
與專業養蜂業主相區別的是把養蜂作為副業的養蜂愛好者,他們占養蜂者總數的91%,但所擁有的蜂箱數量很少。然而,大部分商業養蜂業主都來自于這個群體,同時由于幼蟲腐臭病等蜂類疾病的傳播方式,不論規模多小的養蜂者都會對其他養蜂者乃至整個養蜂業產生潛在的經濟影響,因此業余養蜂者群體亦是新西蘭養蜂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到2001年7月底為止,新西蘭全國共有專業或非專業養蜂業主4,539戶,養蜂場21,304個;蜜蜂314,091群。以下是養蜂業的數量分布情況:
2.蜜蜂種類
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是用于商業用途的主要品種,歐洲黑蜜蜂(Apis mellifera mellifera)在新西蘭也屬于很常見的野生種群。其他具有經濟價值的品種包括Megachile rotundata,Nomia melanderi,Bombus horturoum,B. ruderatus,B. subterraneus 和B. terrestris。
3.養蜂業產品及出口情況
高品質蜂蜜是新西蘭養蜂業傳統的、同時也是最主要的產品,蜂蜜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有三分之一的產量供應國際市場。其他蜂產品還包括蜂蠟、花粉、蜂膠、蜂王漿和活蜜蜂等。
新西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量豐富的植物群落使其養蜂業生產出種類繁多的蜂蜜品種,其中最主要的蜜源為白苜蓿(White Clove),其他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品種包括麥卡盧樹(Manuka)、石楠花(Ling Heather)、百里香(Thyme)和山毛櫸(Beech)等。
作為世界上養蜂業發達的國家之一,新西蘭十分重視蜂蜜在食品制造業中的用途,隨著生產企業不斷開發這種天然營養成分在其產品中的應用,蜂蜜越來越廣泛地被用于食品和醫療保健品的生產。與此同時,新西蘭人也是蜂蜜的積極消費者,據統計,每個新西蘭人平均每年消費蜂蜜約1.5公斤。
2001年,新西蘭對外出口的各種蜂蜜價值達1,867.86萬新元,主要出口市場為澳大利亞、德國、英國、日本和韓國。
除蜂蜜生產以外,活蜜蜂的出口也成為促進新西蘭養蜂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新西蘭的養蜂者向加拿大、韓國和中東地區出口成批的蜂王和工蜂用以培殖蜂群,同時也有專業的育蜂專家向以色列、英國和日本等國供應特種蜂王,用于擴大繁殖或取代過冬的老蜂王。新西蘭出口的蜜蜂種群品質優良、健康無疾病,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2001年,新西蘭共向海外市場出口成批蜜蜂18,293批,價值107.48萬新元;出口特種蜂王4,629只,價值7.84萬新元。 蜂蠟作為蜂蜜生產的重要副產品之一,一般經過加工處理后用做蜂巢的巢基。新西蘭生產的蜂蠟每年也有部分作為制造化妝品和蠟燭的原料,出口到美國、日本和荷蘭等國家。2001年新西蘭出口蜂蠟6.7噸,價值57.11萬新元。
4.主要的行業組織
新西蘭養蜂協會(The National Beekeepers’ Association of New Zealand, Inc.)是養蜂業最主要的行業機構。該組織成立于1914年,任何養蜂企業或個人均可加入,擁有50只蜂箱以上的養蜂者自動成為該組織的會員。該協會的宗旨是:代表本國養蜂者的利益,鼓勵養蜂者進行行業改良,促進行業發展。養蜂協會的主要職能和活動包括:
與政府部門聯絡,就養蜂業相關事務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
①防治幼蟲腐臭病;
②買賣蜂蜜;
③處理、協調公共關系;
④組織行業培訓和信息溝通,包括發行行業雜志(The New Zealand Beekeeper)、管理養蜂業圖書館和組織部門會議;
⑤扶持養蜂業科研活動。
除養蜂協會之外,養蜂業內的不同分支行業,如蜂王培育專家、巢蜜生產商、蜂蜜包裝商和出口商等還根據需要自發形成了自己的組織機構;在對蜜蜂授粉的需求比較集中的地區有授粉協會;養蜂愛好者也有自己的俱樂部。
5.政府管理
新西蘭政府對本國養蜂業的參與主要表現在其提供的一系列服務措施上。農林部的一組養蜂業專家負責向養蜂業者提供技術、資金和市場等方面的有償咨詢; 品質管理局(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Quality Management)負責執行蜜蜂幼蟲腐臭病監控計劃,調查該病的傳播情況,并對高風險地區的養蜂場進行定期視察;農業檢疫局官員在港口和機場等地實施相關檢查,以達到防范外來蜂類疾病和寄生蟲的目的。此外,農林部還負責為本國養蜂業產品的出口出具品質證明。
養蜂業是生態農業和設施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直接的蜂產品價值以外,蜜蜂還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可以為農作物、果蔬、牧草、中藥材等授粉的昆蟲,可使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大幅度提高,間接影響畜產品的產量,其經濟價值遠遠超過了蜂產品本身的價值。
我國雖是養蜂大國,但與新西蘭等先進的養蜂國家相比,我國在養蜂資源的合理利用、優良蜂種的培育和繁育、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養蜂技術和生產模式、蜂產品的深加工技術、產品的包裝、物流管理、養蜂業的整體經濟效益、養蜂業的勞動生產率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盡快縮小這些差距。加入WTO后,我國的養蜂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我們只要充分發揮養蜂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采用先進的產品質量標準和養蜂技術規范,進一步提高我國蜂產品的質量,就能保證我國蜂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