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人真的不容易:生產的蜂蜜質量更優質了 養蜂的收入卻下降
如圖:養蜂人在春季的油菜花花海養蜂圖片,檢查蜂群做蜜蜂養殖的日常管理工作,生產油菜花蜜
以前因為蜂農的疏忽和大意,蜂蜜用的鐵質搖蜜機、存儲蜂蜜的鐵桶導致生產的蜂蜜有些存在重金屬殘留,影響了出口。近年蜂蜜重金屬是否還存在超標?帶著這個疑問,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河北、北京等地進行了實地采訪。
從蜂農和收購商處了解到的信息顯示,相比以往,蜂蜜的抗生素、重金屬殘留等問題已經得到相當程度解決,但蜂蜜價格上不去,養蜂成本年年上漲,又使得蜂農收入陷入了不增反減的困境。
過去因為部分蜂農生產不規范,導致蜂蜜重金屬、抗生素超標,影響了蜂蜜的出口
抗生素、重金屬超標的問題曾一直困擾著國內的養蜂業,國內的蜂蜜也曾因這些問題而遭遇出口壁壘。
資料顯示,2002年初,歐盟以我國產蜂蜜含有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標為由,中止進口中國的蜂蜜。歐盟國家的許多商場陸續將中國產蜂蜜撤下柜臺,停止出售;已運抵歐盟國家的中國蜂蜜被執行退運;甚至有的國家宣布銷毀到岸的中國蜂蜜。當時,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國家也加強對中國蜂蜜的檢驗。
幾年來,由于部門執法和行業自律的加強等原因,這些問題已得到明顯改觀。河北趙縣康樂蜂業專業合作社銷售經理任麗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前些年蜂農使用氯霉素等抗生素,結果造成蜂蜜抗生素殘留超標、無法出口。現在,“好的企業不用藥,養不好蜜蜂的蜂農才會使用抗生素”。
現在養蜂企業都學會了科學化生產蜂蜜,不存在過去的蜂蜜重金屬、抗生素超標和殘留問題了。
河北贊皇縣蕊源蜂業的王岳峰告訴記者:“蜂蜜有疫情的時候,我會給蜜蜂喂藥,但不會使用抗生素。因為如果那樣,企業生產的蜂蜜就獲得無公害認證。”河北阜平縣東海養蜂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東海也表示,早前會對生病的蜜蜂使用鏈霉素、氯霉素等,現在合作社要生產有機蜜,抗生素一律不能用。
蜂蜜收購商于建明負責的甜蜜蜂蜜合作社與鄭東海的合作社一起,由山東華康進行技術指導和標準控制,“廠家會檢測抗生素、理化指標。所生產的有機蜜經過歐盟認證。”他說。
蜂農們也很明白這一點。湖北蜂農王國雄告訴記者,平常蜜蜂生病的時候,會喂一些中草藥,但抗生素什么的就不能喂了,以免有殘留,蜂蜜不好賣。
重金屬等污染問題方面,也同樣如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實地采訪看到,很多蜜蜂箱都是分獨立兩層,上面一層用來放蜜脾采蜜,下面一層是蜜蜂幼蟲生活的地方。
鄭東海表示,以前搖蜜使用鐵桶不好,容易生銹。現在有一大部分是使用塑料桶,“我們生產有機蜜,有專門的有機蜜塑料桶。現在檢測的鉛鋅、重金屬都沒有超標。”
[NextPage][/NextPage]
如圖:蜂蜜的詳細生產過程,現在蜂蜜生產質量更好了,詳細的蜜蜂采蜜、釀蜜,養蜂人生產蜂蜜然后檢測封裝到超市銷售過程圖片
今年年初,廣州工商通報2013年四季度流通環節蜂產品抽樣檢驗情況。工商部門委托法定檢驗機構對全市商場、超市等流通環節銷售的蜂產品進行了抽樣檢驗,樣品涉及市面上同類產品的主要品牌,檢驗項目包括標簽、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蔗糖、微生物、重金屬、色素(檸檬黃、日落黃、胭脂紅、莧菜紅)和氯霉素等。共計抽取樣品23批次,經檢驗,實物質量合格23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為100%。
不過,蜂蜜的質量越來越高,養蜂人的收入卻沒有同步上漲。
河北豐寧縣飛翔養蜂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建國說,現在收購商收購蜂蜜價格最低等的蜂蜜是6000-7000元/噸,平均下來一斤蜂蜜最低只有3-4元,相當于一瓶飲料的價格,過去養60-70箱蜜蜂就能賺錢,比打工合算;現在要養150箱以上才行,少了根本不賺錢。他說,農產品收購價格近年來一漲再漲,可是蜂蜜收購價卻多年不漲,而運輸成本、人工費用不斷增加,蜂農辛苦一年還可能賠本。
“蜂農比較苦,收入低,沒人再愿意養。養豬都會有補貼,我們養蜜蜂沒有補貼。”他說。
一些業內人士則認為,蜂蜜價格多年不漲,與行業的不良競爭有關。
蜂蜜收購商于建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蜂蜜出口商為了拿到出口訂單,互相壓價、打架,結果出口價格上不去;此外,現在日本人在國內洋槐花蜜主產區都有“內線”,蜜蜂養殖成本多大,蜂蜜收購價多高,日本人都摸得一清二楚,“你要是提價,他們把各種數據拿出來,讓你無法提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