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進蜜蜂授粉產業化發展的探討
摘要 蜜蜂授粉業是現代化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下一階段養蜂業增效的亮點。本文就當前我國授粉蜜蜂的種類、授粉業發展的基礎、制約授粉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及發展蜜蜂授粉業的對策措施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蜜蜂授粉;產業化
蜂類是自然界理想的授粉昆蟲,它以植物的花蜜、花粉為食料,在采集花蜜、花粉過程中為植物傳播花粉,蜜蜂與植物在長期協同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相互依賴、互惠共生的關系,這一自然現象早已被人們所認識。我國晉代郭璞(276~324)、宋代羅愿(1136—1184)分別在《淵鑒類別》中形象地描述了蜜蜂采花傳粉的過程,在《爾雅翼》記載了傳粉蜂的種類、蜜的色味與蜜源植物的關系等。達爾文1876年發表的《植物界的自花授粉與異花授粉》一文,對植物授粉及授粉昆蟲與植物間的關系予以科學的解釋。
蜜蜂授粉能使農作物、果樹、牧草以及其它蟲媒植物增產,提高種子或果實質量,產生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隨著現代農業集約化、產業化程度的提高,設施農業和效益農業得到較快的發展,溫室農作物對蜜蜂授粉的依賴性日益增強,為蜜蜂授粉業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1 授粉蜜蜂的種類
蜜蜂總科的蜂種很多,全世界約有3萬種,我國的蜜蜂種類估計有2000多種,已鑒定的近1000種。眾多蜂種中,小部分是社會性昆蟲,如東方蜜蜂、西方蜜蜂、大蜜蜂、小蜜蜂、熊蜂和無刺蜂等;大部分則為獨棲性昆蟲,如各種壁蜂、地蜂等。從形態上看,有些蜂種為短口器,有些蜂種則為長口器。但它們具有共性:為適應生存環境均具有各種特異形態構造和訪花行為;取食花粉和花蜜為自身和幼蟲生長發育提供營養;都能為植物起授粉作用。
1.1 家養蜜蜂
目前,人工馴養比較成熟的僅東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因其數量大,它們的授粉作用非常顯著。人們飼養蜜蜂除了直接獲得蜂產品外,還可以通過蜜蜂為各種農作物授粉,大幅度提高其產量和產品質量。
東方蜜蜂(主要是中華蜜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能節約飼料,適應性強,抗寒耐熱,環境惡劣時能節制產卵量,適宜果園定地飼養為果樹授粉。
中華蜜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擔負著為植物授粉的工作。浙江、上海等地利用中蜂為草莓授粉,廣東、福建等地利用中蜂為荔枝、籽蓮授粉,均取得了明顯的增產效果。
西方蜜蜂(主要是意大利蜂)群勢大,喙長,是國內外利用的主要授粉蜜蜂。意大利蜂能維持強大群勢,對大面積蜜源采集能力強,適宜于大面積顯花作物場、果園飼養和轉地飼養。利用意蜂授粉能使油菜增產30%~60%、向日葵增產30%~50%、棉花增產5%~12%、牧草增產30%~50%,而且還可以提高牧草的蛋白質含量,對改進農產品的品質有顯著作用。
1.2 野生蜜蜂
野生蜜蜂是與家養蜜蜂相對而言的,它們處于野生狀態,因其種類多、分布廣、適應性強,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所起的授粉作用遠遠超過家養蜜蜂,在農業生產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以熊蜂的研究最為熱門。
熊蜂個體大、全身絨毛、口器較長,對一些深管花朵的授粉特別有效。熊蜂不像蜜蜂那樣具有靈敏的信息交流系統,能專心在溫室內的作物上采集授粉,而不去撞膜或從通氣孔逃走。熊蜂在溫室中授粉比蜜蜂更為理想,尤其為溫室內蜜蜂不喜歡采集的、具有特殊氣味的番茄授粉效果更顯著。
另外,科研人員利用苜蓿切葉蜂為苜蓿授粉;地蜂為油茶授粉、壁蜂為多種果樹授粉、彩帶蜂為春砂仁授粉、蘆蜂為天麻授粉等。均取得理想的效果。
2 蜜蜂授粉業發展的基礎
2.1 蜜蜂授粉技術的深入研究為授粉業提供理論基礎
多年來,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對利用蜜蜂為作物授粉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在授粉蜂種選擇、授粉蜂群組織、蜜蜂授粉機理及增產機理的研究等方面成效顯著。中國農科院蜜蜂所、吉林省養蜂研究所、山西省農科院園藝所等單位長期從事蜜蜂為向日葵、油菜、棉花、蘋果、溫室蔬菜等授粉增產試驗研究,取得一系列進展,總結出溫室與大國作物蜜蜂授粉的配套應用技術,為蜜蜂授粉技術的推廣應用創造了條件。
中國農科院蜜蜂所熊蜂課題組科研人員經過多年攻關,掌握了熊蜂室內周年飼養的關鍵技術,在國內首次取得熊蜂人工馴養的成功,并建立了具有年供種千群能力的熊蜂繁育實驗室,為熊蜂工廠化繁育供種和授粉服務產業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蜜蜂授粉的增產作用已被人們所證實
隨著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大量使用除草劑和殺蟲劑,導致野生授粉昆蟲數量日趨減少,植物授粉直接受到影響。例如番茄、西葫蘆等作物未經人工或昆蟲授粉,根本不能自行授粉,靠純自然生長可能顆粒無收。有的農民采取給花涂抹2、4-D等措施保花保果,但畸形果數量多,口感差,而且涂抹激素既費工又欠安全,雖然促進了果實生長同時又造成激素污染。
蜜蜂為多種作物授粉,在提高坐果率的同時也能提高果實質量。據報道,意蜂授粉對向日葵含油量與蛋白質的影響同自花授粉相比較,含油量提高6.5%,蛋白質含量提高0.5%;經意蜂授粉的棉花,棉絨長度增加38.6%。利用中蜂為草莓授粉,與對照組相比,果實總糖含量提高8.2%,畸形果率降低25.6%。熊蜂為溫室番茄授粉,維生素C含量提高35.5%,總糖含量提高64%,總酸含量降低35.5%。利用壁蜂為富土蘋果授粉,平均果重增重33.8g,單果種子數增加3.4粒,正果率提高23.6%,著色指數提高0.06,糖酸比提高3.14%。
蜜蜂授粉比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的果實正果率高,單果種子數多,果色也比較鮮艷美觀,從而提高了果實的外觀等級和作物的繁殖率。另一方面,經蜜蜂授粉的水果硬度降低,維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增加,可滴定酸降低,從而提高了果實的生化性狀及風味。
2.3 溫室農業急需引入蜜蜂授粉
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業園區的建設,溫室農業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果蔬植物在溫室內得到廣泛栽培。但由于溫室是個相對獨立的小環境,幾乎沒有自然授粉昆蟲,作物授粉直接受到影響,造成結實率低、果實質量差等現象。
一些種植戶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但勞動強度大、成本高、效率低。把蜜蜂引入溫室,不僅降低人工輔助授粉的費用,而且可大幅度提高坐果率和產量。例如,浙江慈溪市養蜂管理站利用中蜂為溫室草莓授粉,增產25.1%,坐果率提高32.8%;吉林省養蜂研究所試驗意蜂為蘋果梨授粉,比人工授粉增產18.4。21.1%,坐果率提高20.1%,成本降低63%;中國農科院蜜蜂所利用熊蜂為溫室冬瓜授粉,坐果率比人工授粉提高53.3%,單果重增加34.7%,株產量增加了269.7%等等。
3 制約蜜蜂授粉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3.1 對蜜蜂為農作物授粉的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由于受傳統耕作模式的影響,大部分農民的意識里缺乏“租蜂授粉”這個概念,無法認識到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提高品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農民對蜜蜂授粉甚至持懷疑或否定態度,片面認為蜜蜂采花授粉只有蜂農得利,對自己沒有好處,從而消極對待蜜蜂授粉,甚至排擠蜂農在其作物地周圍放蜂。
蜜蜂授粉增產技術的宣傳、推廣力度不夠,仍停留在授粉試驗直接得利的農場或部分容易接受新技術的高素質規模場戶中應用,普通種植戶對應用蜜蜂授粉為農作物增產這一技術措施缺乏感性認識和主動性。
3.2 人們缺乏對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重視
蜜蜂授粉技術是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重要技術保障,利用蜜蜂為大田和溫室作物授粉,是我國城市“菜籃子”工程建設的重要部分,也是綠色食品工程之一。
我國農村大部分農民仍缺乏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的意識,在大田和溫室栽培的許多果蔬類作物上依然采用激素蘸花來促使作物座果,而對使用激素有害人類健康等認識不足,片面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而一些發達國家早已明文禁止,普遍采用蜜蜂授粉方式來促使作物座果。
3.3 蜂農與種植業主間缺乏默契與溝通
一方面,不少種植業主缺乏正確、安全施用農藥的意識,往往在作物花期使用高毒性農藥,造成授粉蜂群大量死亡;另一方面,由于種植業主缺乏蜂群飼養經驗,而蜂農在蜂群出租或出售后就很少問律,造成蜂群未完成授粉任務就大量死亡,從而影響蜂農出租和種植業主承租蜂群的積極性。
蜂農缺乏開拓授粉市場的主動性,延續著傳統的單一生產蜂產品的飼養模式。在美國,每年有一半以上蜂群被農場主租用為農作物授粉,蜂農出租授粉蜂群的收入占養蜂總收入的60%。而我國蜜蜂授粉作為一項產業才剛剛起步,應用領域還不夠廣泛。
4 發展蜜蜂授粉業的對策與建議
4.1 加強蜜蜂投粉技術的宣傳與推廣
蜜蜂授粉的作用和意義僅有養蜂人知道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廣泛地向需要蜜蜂授粉的種植業主以及更多的人們進行宣傳,只有讓大家都認識到蜜蜂授粉對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蜜蜂授粉業才有發展的市場與空間。
無論是養蜂科技工作者,還是普通蜂農,應當用科學的依據和真實事例向人們宣傳蜜蜂授粉的作用。同時,還應積極研究與推廣有關授粉蜂群的配套飼養管理技術,以求取得最佳的授粉效果。
4.2 開發授粉蜜蜂品種,研究配套技術
我國有豐富蜜蜂資源,從事蜜蜂授粉研究的單位應加大科研開發的力度,篩選出適合不同環境條件和不同作物花朵的授粉蜂種。同時研究相應的授粉配套技術,并加以推廣,以提高授粉效率。
4.3 積極開拓國內授粉市場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作物反季節栽培技術的普及,國內溫室農業快速發展,這為蜜蜂授粉業的興起提供了市場基礎。
養蜂工作者應抓住目前有利時機,積極主動地尋找需要授粉服務的種植業主,進行廣泛的交流與聯系,以科學事實服人,讓其充分認識蜜蜂授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點帶面,通過利用蜜蜂授粉獲益的種植業主,用其事例來影響帶動附近種植戶,引導更多的種植業主來租蜂授粉,最終達到種植業與養蜂業雙贏的目的。
4.4 從政策上保護和扶持蜜蜂授粉業
鑒于蜜蜂授粉對農業增產效果顯著,各級政府應對蜜蜂授粉業進行政策性扶持,如對養蜂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鼓勵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禁止農戶在授粉蜜源開花期施用農藥、禁止使用激素蘸花等。
在一些蜜蜂授粉業發達的國家,政府采取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農場和果園采用租蜂辦法促進作物授粉,有力地激發了蜂農熱情。例如美國的農場和果園每年租蜂百萬余群,每群租金約20美元,英國的果園租一群蜂授粉一個月,租金為8.5美元,日本租蜂為溫室草莓授粉,每群租金竟高達40美元,有的國家不但給租金,還負責運輸費用。這些做法,值得借鑒。
4.5 加強交流與合作
一方面,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從授粉業發達的國家引進先進的授粉技術和授粉蜂種;另一方面,應做好授粉蜜蜂出租者與種植業主間的交流與合作,互相配合,以發揮最佳的授粉效果。
參考文獻
[1]吳燕如.發展傳粉昆蟲增加作物產量[J].中國養蜂,1984,(6):4~6
[2]紀天祥.中蜂飼養的歷史與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3]周偉儒.果樹蜜蜂授粉新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4]陳東海,劉福光.發展蜜蜂為農作物授粉振興長白山區蜂業經濟[J].養蜂科技,2002,(4):37~39
[5]果占寶,李乃光,孫永深等.熊蜂為溫室冬瓜授粉的效果研究[J].蜜蜂雜志,2003,(6):3~4
[6]李海燕.關注我國授粉業的發展-訪中因農科院蜜蜂所授粉專家吳杰研究員[J].中國養蜂,2003,(2):23,32
養蜂科技 2004(3)
羅建能,范益飛 浙江慈溪市畜牧中心
1143下一篇:論養蜂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