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養蜂業
伊拉克的本土蜂種是敘利亞蜂(Apis mellifera syriaca),其它蜜蜂品種如意大利蜂和卡尼鄂拉蜂是從約旦、英國、伊朗、土耳其、敘利亞、埃及、意大利等國引進。伊拉克各地蜂種混雜(黃色蜂種與黑色蜂種),具體表現在蜜蜂個體大小與顏色上,采膠力差。養蜂人采用現代活框蜂箱飼養蜜蜂。敘利亞蜂適宜于伊拉克北部地區,后來傳人中部和南部地區。伊拉克北部仍有人用傳統蜂箱飼養本地蜂種;伊拉克南部的蜜蜂品種比較溫馴,易于管理,但防御能力不強;伊拉克東部地區有小蜜蜂(Apis florae),其分布情況不詳,它也是經濟作物的重要授粉昆蟲。
伊拉克養蜂歷史悠久。目前仍有養蜂人采用傳統方式取蜜和蠟,傳統蜂箱樣式各異。在基爾庫克有柳條編制的蜂箱,越冬時放在室內。在摩蘇爾以西地區還有泥制蜂箱和泥蜂房,其巢門一律朝外,以便于養蜂人管理,無需遮蓋,冬季抗寒,夏季耐熱。
海灣戰爭之前(1990年前),伊拉克養蜂比較發達,蜜蜂及蜜源植物資源相當豐富,主要蜜粉源植物有玉米、咖啡、豆類、油菜、水果、蔬菜以及香料植物。在20世紀70年代幾乎所有伊拉克農民都養蜂,那時全國有蜂群50萬群(包括舊法飼養蜂群),平均每群產蜜8~10kg。巴格達地區養蜂人數和蜂群數量居全國之首,納杰夫最低。巴格達及其周邊地區都采用活框飼養,所有伊拉克養蜂協會的會員都采用活框飼養蜜蜂。1985年~1987年寄生螨(大蜂螨)危害嚴重,損失了90%的蜂群,很多養蜂人放棄養蜂;海灣戰爭期間活框飼養蜂群被毀嚴重,蜂群遭到搶劫,活框飼養群還不到500群;1991年開始受聯合國制裁,養蜂業也異常艱辛。1992年養蜂人希望恢復伊拉克養蜂業,他們使用Apistan治螨初見成效,活框飼養群上升至7000群,1994年約有3萬群。伊拉克戰爭后全國很少養蜂,僅在少數地區有少量土法飼養蜂群。在70年代和80年代,伊拉克主要養蜂機具和蜂種依賴進口,1991年受聯合國制裁后,蜂箱、巢框、噴煙器和部分蜂具由本地生產。但是因沒有巢礎機,不能自己生產巢礎,無法及時更換巢脾,以致巢脾受污染,造成蜜蜂病蟲害危害嚴重。自從海灣戰爭后,伊拉克蜂群數急劇下降。戰爭后伊養蜂業很難恢復到原有水平,其原因有二:①極度缺乏養蜂機具和防治藥物;②蜂群數減少直接影響到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和蜂蜜產量。
伊拉克主要蜜蜂病蟲害有:①美洲幼蟲病和歐洲幼蟲病;②大蜂螨:在伊拉克幾乎所有蜂群都有蜂螨,能觀察到蜂螨的巢房都有3—4只成螨,螨害使蜂群死亡或工蜂殘翅,用殺螨藥劑只能減輕螨危害水平;③孢子蟲?。阂话阍谟昙景l生,通常將煙曲霉-B或土霉素加入糖漿治療,該病是可以控制的;④胡蜂:伊拉克各地都有胡蜂,8月~11月危害嚴重,12月危害減弱,養蜂人用誘捕法捕殺胡蜂。
伊拉克農民對養蜂很感興趣,希望復蘇本國養蜂業。由于多種原因養蜂人失去了蜂群,養蜂人認為養蜂是增加經濟收入的很好途徑。伊拉克人也意識到蜂蜜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它蜂產品的營養與醫用價值。伊拉克政府也正在啟動發展養蜂計劃,希望在當地大規模發展養蜂。伊政府農業部正在精心準備,采取強有力措施讓更多養蜂人掌握養蜂技術。
摘自《中國養蜂》 2004(6)
1660